第240页(1 / 1)

加入书签

('

不过这种被冷落的恼怒,在见到了汉军为他们准备的飨宴之后,就烟消云散了。

洁白如玉的碗碟之中,摆放着许多散发出诱人气味的食物。

最让项声垂涎欲滴的,则是那一盘红彤彤的,叠放在一起的大肉片子!

近一扎宽,五花三层的大肉片子!

肥腻腻油汪汪,这让平日里油水不足的项声,忍不住咽了好几口口水。

这一瞬间,他浑然忘却了自己的任务,只是双眼直勾勾的盯着桌子上的肥肉。

要不是他还要脸,就会如刘邦一般,每每在主人还没到之前,就大快朵颐。

对面的将作大匠公输承则相对有些出息,他年岁渐长,肠胃就不是很好,所以日常饮食主要以清淡为主,眼前的这些肉食虽然诱惑,但也仅此而已了。

所以,他时刻惦记着项羽交代的任务。

探听汉军虚实。

不过眼前摆放的这些食物,却并不能说明汉军物资充裕。

毕竟,打肿脸充胖子这种事情,在刘邦身上见的多了……

少顷,刘邦匆匆从外间返回。

他几步走入殿中,满脸笑呵呵的正要赔罪,却突然看着项声,微微愣神。

“你怎么来了?”

他这一句话,完全把项声问懵了。

不是,汉军主动提出的议和吗?

自己来,不应该吗?

在项声满脸问号中,刘邦再次询问:“你是项籍派来的?”

项声有些生气的点点头。

只是对方也是个王,直呼自家大哥的名讳虽然有些不恭,但勉强也算对等。

嗯,平日里,项羽也是刘季刘季的称呼刘邦……

刘邦回看魏无知,皱眉小声问道:“不是说是历阳……”

一瞬间,他自觉失言,于是乎赶忙闭嘴。

历阳?你刚刚想说历阳侯是吧……项声目光炯炯的盯着刘邦。

历阳侯,是范增的封爵。

刘邦不屑的看了项声一眼:“来人呀,把这些吃食全部撤下去!”

魏无知上前询问:“撤下去?撤到哪里?”

刘邦眼珠子一转,看着门外溜溜达达着走过,很明显是刚刚睡饱,于是开始锻炼身体的看门狗。

“当然是撤下去喂狗!被他们闻过了,人还能吃……”

哗啦!

不等刘邦说完,项声直接把桌子掀了。

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他怒视了刘邦一眼后,大步向门外走去。

血气方刚,自视甚高的项声,哪怕是死,也决不能受这种侮辱!

反正,两国交兵不斩来使!

这,是规矩!

在一旁,公输承无奈之下,只得亦步亦趋的跟着走了。

刘邦站在屋里,看着地上的杯盘狼藉,嘴里小声嘀咕。

“据说,三秒之内捡起来还能吃……”

“不过,三秒是什么东西?”

“算了,不管了!”

第115章 会盟

启封城东,一辆牛车缓缓从城门驶出。

范增坐在车中,满脸阴郁,一如此刻乌云密布的天空。

俄顷,小雨淅沥沥的下了起来。

此刻虽然是夏季,但在范增的感知中,却是秋风秋雨愁煞人。

“刘季,你不是人……”

他咬着后槽牙,开始用家乡俚语咒骂了起来。

这段时间,在陈平主持之下,反间计已经大获成功。

本就互相有些猜忌的范增和项羽,在一场争执之后,彻底分道扬镳。

准确的说,是范增被一撸到底,赶出了西楚的庙堂。

眺望远处奔流不息的大河,范增越发对屈原感同身受。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牛车沿着土路缓缓向前,形单影只,尽显无尽悲凉。

……

广阳郡,涿县。

千骑卷平冈。

此刻,在千军万马的簇拥下,刘盈的马车疾驰在凹凸不平的土路上,一路向北而去。

刘盈坐在车内,斜靠在沙发上,小脸煞白,不时将脑袋换个位置,好将左右脑摇晃的均匀一些。

在他对面,则是如同刘姥姥进大观园一般的臧荼,正上上下下的抚摸着马车的内部摆件。

别的不说,底部有小弹簧支撑的沙发,就足以颠覆臧荼的认知了。

他们此行,是要前往北方完成会盟。

会盟的主体,自然是被匈奴人闪电战击败,而向东逃窜的东胡残部。

其中一支,以乌桓山为家,于是就号称乌桓,而另一支,则以大鲜卑山为家,于是号称鲜卑。

相较于组织形态接近于夏商的匈奴,东胡更多的是一个原始的部落联盟,相互之间,其实并没有什么统属关系。

也因此,才会被匈奴一战击溃。

刘盈这次去会盟的鲜卑王和乌桓王,是和他们签订兄弟之盟,让他们成为大汉的藩属。

此时的匈奴人正处于消化前期过扩而带来的负面影响中,完全无力东征西讨。

冒顿此刻的精力,放在组建左右贤王,左右当户等一系列的官职,以及调教归顺的白羊王等人,好彻底掌控他所攻占的草场。

毕竟,草原广袤,虽然没有路,但其实到处都是道路。

游牧状态下,封建体制完全不适合他们,纵然冒顿想要集权,也完全是不可能的。

刘盈要做的,就是趁此时机,提前布局。

和鲜卑乌桓互相通商,只是第一步,第二步则是利用商队所拓宽出来的道路,加速两边的交流,早日让这些人,成为大汉的一部分。

乌桓和鲜卑这两个名字代表的是什么,刘盈还是一清二楚的。

尤其是后者,更是一个了不得的存在。

只是重视归重视,单不说他们现在还都出于苟延残喘的状态,即便是后来强盛,也不过是因为中原王朝的目光,始终放在西边的匈奴罢了。

这时候平均温度高,降雨量充沛,所以西北边疆的戈壁上,养的起一支数量庞大的游牧部落。

同理,还有后来的唐朝时期,温暖多雨的总体气候下,就连贫瘠的青藏高原,也养得起一个庞大的吐蕃王朝。

别说什么送女送技术,手工业时代,农耕和冶炼是没有什么技术门槛的。

最重要的,还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以及人家出了几个能力很强的君主。

当平均温度逐年降低之后,青藏高原就重新回到了亘古以来的荒凉。

于是,吐蕃王朝不再,但在北方,另一个横压天下的帝国,正在苦难中逐渐走向辉煌。

所以,为了避免出现这样的事情,刘盈还是打算趁着这个短暂的温暖时期,对很多后世里有威胁的地方,做到应占尽占。

之后,自然慢慢移民实边,铺设交通网,当主体民族的占比超过原住民的时候,那里就彻底成为汉王朝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马车上,虽然臧荼想要和刘盈说些什么,但处于晕车状态下的刘盈,却完全没有谈性。

他在心中构建着一副和乌桓鲜卑通商的交易表格。

人参。

这种在后世里大名鼎鼎的东西,就是他最想要得到的一种东西。

虽然在科学实验下,人参的很多神话破灭,但其中丰富的人参草苷,还是对人体有着不小的好处。

刘太公和刘邦年岁都大了,这些食补的药材,大概率能够让他们多活几年。

尤其是刘邦,要是他的身体能够比原有历史线上更好一些的话,也许像是彭越韩信这样的人,就不必死了。

但最重要的是,刘盈和吕雉之间的关系。

在刘邦活着的时候,吕雉看上去只是一只人畜无害的小喵咪,只是偶尔露一露爪子。

然而实际上,这不过是一种假象罢了。

如果说刘邦是那只翱翔在九天之上,行云布雨泽被苍生的真龙,那么吕雉,毫无疑问就是那只有威者凤,非梧不栖的神鸟。

时机合适,就会一飞冲天。

凤凰鸣矣,于彼高岗;梧桐生矣,于彼朝阳。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