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7页(1 / 1)

加入书签

('

“喂,这位公子,进入工坊之前,烦请戴上护具……”

一名断发文身的越人工长,手中拎着一个木头做成的防尘面罩,在距离刘盈五步之外被抢上前的东宫卫士拦了下来。

看着腰刀半露,杀气腾腾,身高在一米八以上的两名壮汉,越人工长虽然面露怯懦之色,但还是摇了摇手中的防尘面罩,带着几分祈求的继续说道:“公子,还是戴上吧,对身体好……还有、还有就是若被管事看到了我们放任不戴护具的人进入工作区,我们今天的功绩点就没了……”

嗯,他称呼刘盈为公子的理由,不仅仅是因为那些身材魁梧的卫士,更重要的是刘盈走路的姿势。

昂头挺胸,目中无人。

尤其是后者,这主要是因为刘盈平日里大多在宫中和官府行走,完全不担心会有人挡住他的身前,因此从来都是横冲直撞,基本上不看路的……

封建王朝,等级森严,作为太子这种人上人,自然如此。

看着那名越人工长怯懦中带着几分讨好的神情,刘盈向他笑了笑,接着从袖子里摸出一个防护等级更高的防尘面罩戴在了脸上。

不只是他,那几个东宫卫士也有样学样,从袖囊中也摸出了防尘面罩带上。

毕竟刘盈一向很爱惜自己,进入这种尘土飞扬的工坊之前,自然会提前准备好相应的护具……

在那名越人工长的目瞪口呆中,刘盈凑到了一名拿着记事本的汉人组长身后,探头探脑的看着对方在记事本上写写画画。

“嗯,今天才能出三千块砖头?有点差啊,是不是你们不够努力……”

刘盈呢喃有声,而那名汉人组长却并恍若未闻,并没有做出丝毫反应。

毕竟,他的肩上按着一只大手,一名身高近丈的东宫卫士就站在他身侧,虽然他的身高不低,但两相对比,就显得如同老鹰抓小坤了……

看了看周围那群过度紧张的东宫卫士,刘盈无奈长叹,只能再度远离人群,不去打扰那些正在忙碌中的工人,只是自顾自的看向冒着浓烟的轮窑和水泥工坊。

嗯,轮窑是一种已经被后世基本淘汰了的砖瓦窑,特点是具有连续性生产,产量较高,可以采用各种燃料,建造费用低。

而重点,自然就是连续性生产和产量高。

毕竟轮窑也叫环窑,是一种在公元1858年由德国人富里多利·霍夫曼所设计连续式窑炉,其外形为椭圆型,共分为不同的烧制区,因此可以做到同时装坯、出砖、清扫。

至于另一边的水泥工坊,烧制的其实并不算是水泥,而是一种‘土水泥’,说的洋气一点的话,就是人工火山灰水泥……

简单来说,就是把烧成的砖瓦或者陶器破碎碾细放在火窑内煅烧,只需要六七百度的温度就可以烧制成功了,比如抗战时期的滇越铁路就是用这种水泥修筑的,性能并不比硅酸盐水泥差太多。

反正,凭借匈奴人的能力,想要刨开这种水泥修建的长城,至少也需要三五天,而这,就够汉军发现并驱逐亦或是歼灭他们了……

至于使用碎砖头作为原料,其实也很简单。

另一边喷吐着浓烟的轮窑,每天会烧制出一大堆不合格的碎砖,这也算是废物利用了……

第92章 刘邦:太坑爹了……

函谷关以西,大河之南。

从清晨开始,这里就人山人海,河堤之上挤满了看热闹的民众。

上次大家只是在长池边上短暂的看了看蒸汽船,惊鸿一瞥没有看够,重要的是当初看的是蒸汽船空载,所以他们今天准备再看一遍蒸汽船是怎么拉货的……

在如今商业氛围很浓的大汉,许多小商贩果断把握住了商机,不仅凑钱请人骑马沿着河道传来蒸汽船走到哪了的情报,而且还在岸边支起了芦棚,摆上各色点心和茶水,供那些站累了的游人歇脚解渴垫垫肚子……

嗯,还有一些豪商搭起了帐篷,内里不仅有酒有菜,还专门从新丰城请来了天南海北的海鲜商人,邀请那些出手阔绰的纨绔子弟们前来寻欢作乐,共赴温柔……

到了日上中天的时候,远处的河道上出现了蒸汽船的身影,粗粗的烟囱喷吐着浓烟,蒸汽机的轰鸣之声也隐约可闻。

在两岸的人头攒动中,拖着整整十条货船的蒸汽机,用一种比人奔跑速度稍微快一点的航速逆流而上,由远及近。

嗯,航速满的原因主要是超载了,那十条货船上满载的全部都是沉甸甸的钢铁。

准确的说,是铁轨。

因为蒸汽机的功率问题,火车头的拉货能力也并不太强,不需要太高承载能力的情况下,前期修建的铁路并不需要使用钢轨,铁轨就能够满足需求了。

重要的是始终保持产品升级换代,刘盈可以赚……嗯,可以拉高国民生产总值!

而在大河南岸,看着那些站在蒸汽船上,洋洋得意的船工,许多人都快把牙都咬碎了……

毕竟从前的时候,船工这个行业,只有最没有本事,地位最下贱的人才会去做,现如今这帮人下人摇身一变,居然在他们面前耀武扬威,神气极了!

不过和那些因循守旧的老家伙不同,许多十三四岁的少年则暗下决心,等到大汉公学秋招的时候,说什么也要报考海事学院,争取也成为这么威风的船工!

嗯,哪怕他们不会游泳,平日里看见个水坑腿肚子都直哆嗦……

在万众瞩目之中,蒸汽船并没有过多停留,而是直接向着北方继续航行。

他们的终点站,是大河中下游,距离壶口瀑布最近的一座码头。

黄河之所以航运价值低,一就是没有修成小浪底水库之前,三门峡河段水文复杂,航船如行鬼门关,再就是壶口瀑布,直接断了船只逆流而上以及顺游而下的可能。

因此,刘盈一直在考虑,要不要人为把壶口瀑布给炸了……

不过他思前想后,还是决定把这个世界奇观留给后人。

也因此,他的计划就是航船只到壶口瀑布下游,然后转陆路,也就是从这里开始修一道铁路,连接上从九原郡直抵关中的铁路干线!

这样一来,九原郡的廉价煤炭就可以直接顺着大河顺流而下,运送到地理位置优秀,方便进口海外廉价优质铁矿石,但缺乏煤炭的江南、岭南地区。

毕竟,钢铁这种东西,其实是永远都不嫌多的!

……

长安城,冀阙。

因着城中居民都去大河边上看稀罕去了,所以今日的邸报贴出,观看者就寥寥无几,让那些铆足劲头准备维持秩序的甲士有些兴致缺缺……

不过很快,邸报上的内容一传十十传百的传扬开来,长乐宫门前的广场再度人头攒动,摩肩接踵起来。

而让这些宅在家里的人都出门来这里看的原因,在于今日份的邸报发布的依旧是扩编朝廷官吏的消息。

嗯,准确的说,只是亭长这个级别的斗食小吏。

不过在现如今的汉国,没有人会鄙视亭长这个小官,这一方面是亭长再小,也是吏而不是民,天然就高人一等,不过最重要的,还是如今那个高居帝座之上的男人,曾经也是泗上一亭长!

冀阙之下,许多人读着读着,眉头渐渐舒展起来。

毕竟按照规矩,十里一亭,也就是说亭长这种官员的编制是有限的,并不存在可以大量扩招的可能。

因此最早的时候,他们心中满是质疑。

“铁路亭长?这是个啥官?”

“说是替朝廷看铁轨的,就是那种会冒烟的铁牛跑的那种路……”

“哦,那就怪不得了!毕竟是铁,有贼娃子惦记也很合理!”

“监守自盗者绞,玩忽职守造成巨大损失者斩……嘶,好严厉的刑罚!”

“这有啥可严厉?我七舅老爷的邻居的妹夫是煤铁商社的工师,他说火车一旦出轨,损失至少上亿!杀头?杀头都是轻嘞!”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