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8页(1 / 1)

加入书签

('

而英布此刻身后跟着百十个侍卫,一脸阴沉的去抓奸,抓的却并不是大汉公学的学生,而是他自己的中大夫贲赫。

此人的府邸,正巧在医学生居住的客舍隔壁,所以听闻大王最受宠的姬妾生病了,自然就备足厚礼,登门拜访……

于是,一来二去之下二人就混得很熟了,等到英布的姬妾疾病有了好转的时候,贲赫更是摆下酒宴,酬谢医学生的同时,也请对方同饮。

酒是色之媒,一通大酒喝完,二人勾搭成奸,给英布戴上了一顶大大的绿帽子……

毕竟英布是个刑徒出身的武将,不管做什么都粗鲁的很,哪里比得上文士出身的小白脸温柔体贴……

嗯,太史公说并没有,想来那个平行世界应该是真的,毕竟太史公素来喜欢听人墙角……

只不过纸包不住火,事情总有败露的一天,这天那名姬妾说是病体未愈,需要再次上门诊治的时候,英布就悄悄尾随而来。

此刻,英布听着房间内的淫声秽语,顿觉天昏地转,面无血色。

叛徒!

而叛徒,都该死!

当英布震了震袖子转身离去的时候,跟着他一起前来的卫士自然知道该如何做。

他们抽出腰刀,笑容满面的冲了进去。

毕竟,杀贵人的机会可不多!

“你们干什么,不知道我是谁吗?”

“别跑,抓住他!”

窗户碎裂,女子尖叫,脚步凌乱过后,响起的是利刃劈砍人体的声音。

片刻之后,一众侍卫收刀而出,只是脸上并没有砍杀贵人的喜悦。

贲赫跑了,他们没有追上!

因此,他们只能将英布的姬妾,以及那几名随行的宫女全部剁为肉泥,以此来向英布复命。

毕竟这时候有没有查验DNA的技术,本领再通天的人,也无法从一摊烂肉中判断出贲赫是否就在其中。

第111章 英布:韩信?区区执戟郎而已!

淮南王宫。

一脸阴郁的英布在看完信使送来的信笺后,待立不动,整个人仿佛石化了一般,只是脸上血色尽失,颗颗黄豆大小的汗珠从额头鼻尖滚落。

信上说,刘邦将要巡游江淮,所以让他前去沛县朝觐天子,之后和荆王、楚王一道,作为前驱引领皇帝车驾南巡,并作为东道主,为随行人员提供衣食住行等一应事宜。

嗯,虽然信笺上还写了,征调民房、劳工,送来的酒肉吃食等花费都由东宫买单,但这对于英布来说其实无所谓的。

他的淮南国占地极广,最早的时候下辖九江、衡山、庐江三郡六十三县,相当于今河南东南、江苏南部到浙江、福建两省及江西北部广大地域,有四十多万户,近两百五十万人口!

虽然后来被切割走了一个豫章郡,减少了纸面上的十八个县,但其实总人口数量不过减少了两三万户,最多不过淮南国一年的新增人口。

而英布这些年一直劝课农桑,大量引进新式的耕犁和耕牛,并且在原本春秋时期淮南地区旧有的陂塘这样的蓄水灌溉工程的基础上,继续扩大水利工程的覆盖面积,一举让淮南国的水浇田面积,占据了全天下水浇田的七成以上!

嗯,这时候关中还没有修建诸如六辅渠、龙首渠之类的水利工程,而刘盈不急着修水利工程的原因,在于现如今的关中实行的是三圃制,养殖牛猪为主,力争实现从吃得饱到吃得好这一质的转变,至于日常吃的粮食大部分是从关东水运而来。

所以,府库中贮藏有至少三年存粮的淮南国,根本不在乎是否无偿为区区一万多人提供食物。

英布此刻的大汗淋漓,仿佛是从水里捞出来的样子,主要是他想起了多年前的一件事情。

伪游云梦擒韩信!

那时候,他放出假消息,祸水东引,掩盖了自己偷偷购买朝廷明文禁令的重装步人甲,使得韩信和刘邦反目,一石二鸟的解决了韩信统辖下的楚国对淮南国的军事压力。

嗯,他并不怕韩信,或者说,他并不认为自己比韩信差多少,毕竟他曾经是楚怀王帐下的第一战将,仅次于项羽这个后来居上的战帅……

而韩信,不过是时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罢了……

如果不是汉军善战,萧何的千里馈粮,刘盈捣鼓出的新式铠甲,诸般威力惊人的攻城器械,只怕楚汉之战中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所以,英布现在在担忧一件事,一件会不会让他成为民间小儿传唱故事的主角。

伪游江淮擒英布……

虽说他每年都会在新年的时候前往长安城朝觐刘邦,但是一方面他远来是客,重要的是他有不惧怕被刘邦扣押下来的底牌。

那就是他有成年的儿子。

楚汉战争期间,项羽攻破九江国,虽然杀死了英布的王后和王后所生的子女,但英布早年落草为寇,干的是‘替天行道、劫富济贫’的勾当,‘自愿’为他生下子女的压寨夫人有七八十来个,自然不缺儿子。

所以英布每次前往朝觐刘邦之前,都会将国内的军政大权交付给他这些庶子,毕竟他犯下的罪行是死罪,他的这些儿子要想活命,只有和朝廷拼命这一条路。

也因此,他笃定刘邦投鼠忌器,不会对他动手,让整个帝国的东南再度陷入战乱之中。

但这次不同,刘邦本人亲至沛县,然后传召他前往朝觐。

这样一旦将他拿下,就会立刻以天子禁军为中枢,以荊国、楚国以及长沙国的军队为前驱,以鲁国、齐国、梁国的军队为后援,在旬月之间集结起几十万的军队,多路进军淮南国!

这样,战场的范围就集中在了淮南国这相对于整个汉帝国来说的一隅之地。

以现如今汉帝国的体量来说,纵然打的淮南国十室九空,死个两三百万的人口,也绝对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

而且,刘邦亲至,他又被刘邦扣押的情况下,只怕他的儿子们想要奋起反抗,拼死一搏,那些县令、将军们也会和朝廷暗通款曲,甚至倒戈相向!

所以,他绝对不能离开淮南国哪怕一步!

但,诸侯王拒绝皇帝召见,等同于将逆贼这两个字刻在了脑门上,属于是自己给自己宣判了死罪。

因此,去沛县亦死,居淮南国亦死……

这一刻,英布仿佛置身于大泽乡,化身为了陈胜、吴广……

英布在殿中如同热锅上的蚂蚁般来回踱步,患得患失之中,以至于忽略了那些向他汇报处决奸夫淫妇的卫士们漏洞百出的说辞。

其实截止到现在,他的内心中其实还保留着一丝侥幸,觉得刘邦乃敦厚长者,虽然他触犯律令,死罪当诛,但总要念一念他昔日灭楚之战时的功绩,会对他网开一面,不计较他在几年前犯下的过错。

毕竟现如今随着冶铁技术,以及遍地开花的煤铁工坊,各个诸侯国的钢铁产量逐年攀升,诸如禁止除汉直属军队外的诸侯国列装重装步人甲这条禁令,其实早就名存实亡了!

不仅是他在偷偷仿制铁甲,隔壁长沙国为了进山抓捕越人奴隶,那些从属于长沙王吴臣的捕奴队甚至装备了半身胸甲!

就是那种几乎免疫了刀剑劈砍,哪怕面对长戟、战斧也丝毫不虚的板甲!

所以,区区几万套重装步人甲,何足道哉?

因此英布在殿中思前想后,盘桓许久之后,还是决定先不反了……

毕竟荣华富贵这么多年,消磨掉的不仅是他那颗杀伐决断的雄心,而且也让他变得更加惜命,但凡有一丝可能,都不会去拼个鱼死网破。

不过凡事都要有两手准备。

英布招来侍立在殿中的心腹內侍,让他们派出信使和侦骑,前者是寻找那些在汉庭之中的朋友打听消息,毕竟财可通神,堆积如山的黄金砸下去,总能获得刘邦此行的真实目的!

至于后者就更简单了,那些人是去荊国、楚国、长沙国这三个邻国打听消息,看看有没有军队调动,粮草转运的迹象。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