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9页(1 / 1)

加入书签

('

在张不疑低头受教中,刘盈强忍着笑意,做出满脸鄙夷的样子。

虽然他和刘乐都遗传了刘邦的败家子天性,尤其是刘乐,从小就没有为钱发过愁,更是养成了喜欢就买的性格,但人赚钱比钱赚钱难上一百倍,因此刘乐即便是全年不休的买买买,拥有的财产照样是与日俱增……

因此张不疑所谓的努力赚钱养活老婆孩子,其实是一种自我感动,为的就是心安理得的当小白脸吃软饭……

不过刘盈虽然附和着刘邦做出了鄙夷的神色,但却并没有做出落井下石的言行,只是眺望远处人群,沉默不语轻声叹息。

“你也觉得乃公说的对吧……”刘邦一脸找到知音的神情。

啥玩意……刘盈满脸懵逼,在张不疑惊诧的眼色中,弱弱说道:“嗯,其实我是在感慨人太多了……”

刘邦皱皱眉:“什么人太多了?”

刘盈指了指街市广场上熙熙攘攘的人群:“参加考试的人太多了……保守估计,差不多得有五万人吧。”

刘邦愣了一下,左看右看,轻轻点头:“你说少了,按照乃公的理解,至少要有八万人之多!”

毕竟他打了半辈子的仗,此刻居高临下看上一眼,自然可以大致判断出有多少人。

刘盈感叹地说道:“这只是第一天的初试,后面还有两场,虽然人数不一定有今天这么多,但总体加下来,二十万人总是有的。”

“问题的关键是,名额有限,说一句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也不为过……”

刘邦凑了过来,用只能由他和刘盈听到的声音说道:“这很好呀,总归要给人点盼头,否则……”

他虽然没有明说,但刘盈秒懂。

比如科举初创的大唐,在安史之乱爆发前期,河北的士子已经很多年不去长安城参加科举了,毕竟他们去了也照样名落孙山,反倒不如留在节度使的幕府里做个幕僚,然后和中央朝廷死磕到底……

比如黄巢,虽然科举失败,但却天街踏尽公卿骨……

再比如写下‘夏竦何曾耸,韩琦未足奇。满川龙虎辇,犹自说兵机’的张元,也同样是科举不第……

还有就是我大青果,前脚废除科举,后脚人就没了……

所以有些时候让毕业生都来参加国考这件事,也不失为一个稳定社会的定海神针。

而且一战二战,乃至三战四战,如此漫长的时间,既让他们遵纪守法,不敢越雷池一步,进而让治安越发良好的同时,也能让开培训班、卖教材的商人小赚一笔……

但刘盈觉得,是时候让孔乙己脱掉长衫了……

因此他看向刘邦,摇了摇头:“话虽如此,但就这么吊着他们,属实是一种浪费……尤其是大汉公学的学费由国家财政和大户募捐为主,入学者连食宿都不用花钱!”

“最初的时候这种教育模式,本就是为了培养出大量识文断字的人才,充实帝国的各个阶层。”

“但现如今国考一出,很多读了理工科和土木工程的学生,也惦记着考佐贰官,做行政工作,不再去按照咱们预期的那样,成为一个技术性人才……”

“如果人人如此,我干嘛还要在大汉公学开那么多的学科?”

“只开一个文法专业不就行了?而且这些学生做起行政工作来更加得心应手!”

刘邦沉默一下,赞同道:“你说的确实有道理,国家总归需要各行各业的人才,全来考佐贰官确实浪费……但木已成舟,又如之奈何?”

刘盈想了一下,手指轻敲栏杆:“其实我并不反对他们报考佐贰官,毕竟帝国的扩张太快了,也需要大量的基层官吏,我唯独有些在意的,就是我花大价钱培养出的技术人才,也去了行政岗位……”

“所以我打算拆分大汉公学,将之按照不同的学科,组建独立的院校,同时取消部分专业的补贴,也就是不再全面实施免费教育,减少国家的财政负担。”

刘邦皱皱眉头,咽下指责的话,只是盯着刘盈问道:“你准备怎么做?”

刘盈字斟句酌:“各地面向幼童的义学依旧免费,这种基础性的扫盲工作,值得朝廷持续投钱。”

“而对于诸如土木、冶金、电力等学校,依旧不收学费,只是入学之后需要签订就业协议,也就是他们毕业之后,必须要在专业相关的工厂或是机构工作十年,否则按照每年四千钱收取学费……”

“至于豪右勋贵最喜欢送孩子去念的文法学院,则每年收十万钱的学费……”

“嗯,对了,还有军校,附属讲武堂每年十万钱,但考入军校的不仅不收学费,还要按月发津贴……”

“军校?”刘邦愣了一下:“这也是能教的?”

第127章 刘盈: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军校?”

“这也是能教的?”

刘邦满脸诧异的神色,一副你我父子之间定然是有一个疯了的样子。

毕竟在古代,这是一个很敏感的话题。

豁达如同刘邦,也将刘盈编纂的《大汉百科全书》中有关兵家和兵法的内容全部抽了出来,将底稿藏在了宫禁之内密不示人!

当然了,这只是不公开传播兵书,至于民间收徒教学,亦或是家族传承,则放任不管。

因此刘盈觉得,这就是封建王朝大一统的弊端。

为何会有百家争鸣?

就是因为列国犬牙交错,战国七雄中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粗暴干涉别国内政,禁止对方任用本国‘叛逃’的人材。

比如张仪。

无独有偶,欧洲也是这样。

比如哥伦布。

哥伦布是热那亚人,也就是后来的意大利人。

他一直有一个理想,就是找一条可以从欧洲直达亚洲的航路。

他最先找的是热那亚商会,但被赶走了……

因为热那亚靠直布罗陀海峡赚钱,如果有了新航路,他们的利润就会受损。

哥伦布第二个找的是威尼斯总督,然后又被赶走了……

威尼斯人和绿萝勾勾搭搭,就指着欧亚大陆之间的陆上通道过活,新航路必然损害他们的利益。

哥伦布接着找的是髪国,不出所料,又被赶走了……

作为天主孝子,老路易和绿萝暗地里有秘密盟约,绿萝会支付一定数额的陆路商税给髪国佬……

没奈何,哥伦布又找到当时还不是日不落帝国的英国,许是哥伦布昏了头了,竟然将自己开给热那亚的条件开给了亨利家,亨利家的海军司令,是一个意大利人能做的?

于是先写伏辩,后来是打,最后好不容易才跑了……

再然后哥伦布又去找既不神圣也不罗马的神罗,于是,又双叒叕被赶走了……

那时候的神罗正忙活着和意大利人打仗,顺便收拾教皇这个刺头,哪里顾得上开拓新航道,不过马克西米利安一世这个人还算厚道,写了封介绍信,将哥伦布送到了自己的亲家,也就是西班牙女王伊丽莎白一世那里。

六年之后,哥伦布扬帆起航,开启了大航海时代。

毫不夸张的讲,如果换到某大一统王朝,就哥伦布开出的条件,只怕一开口人就无了……

于是刘盈摇头说道:“当然可以。”

“人人知兵,等于人人不知兵……”

“孟子曾曰过,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终归是得民心者得天下!”

“比如暴秦的灭亡,不就和办不办军校神马的也没有太多关系……”

“而且正如同治粟内史阎泽赤多日前曾给我说过的那样,如今之汉国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别的不说,派驻在各都护府的驻军,也需要大量合格的中下级军官来坐镇指挥,总不能平定个数百人的小叛乱,就要动用绛候、舞阳侯这样的名将吧?”

“他俩还名将呢?”刘邦很是不屑的撇了撇嘴。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