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0页(1 / 1)
('
刘盈回想了一下他俩的水平,觉得刘邦说的也有几分道理。
纵览整个楚汉战争,周勃樊哙等人都是在打顺风仗的时候大放异彩,但是一到了大军溃败之际,几乎没有什么力挽狂澜的举措,因此刘邦当日才会说诸将是猎犬,大抵就是这个原因。
毕竟狗的天性就是如此……
“这不重要。”刘盈食指轻敲栏杆笑着说道:“我就是拿他们俩出来打个比方,那淮阴侯算是名将吗?”
刘邦毫不犹豫的点头。
功劳是功劳,过错是过错,他从来不会因为个人的好恶就抹杀别人的功绩,尤其韩信还是他钦点的汉初三杰,因此说一声名将也丝毫不为过!
于是刘盈嘴角扬起,回忆着说道:“上次我领军征战河西,淮阴侯被我请去做了军中参议,然后还有很多的功候子弟一同随军出征,结果操练军队的时候,他们差点没把淮阴侯气死……”
“后来我不信邪,西征辽南的时候又在他们中选拔了一次,然后差点没把我气死……”
“不过想想也正常。”
“毕竟他们的本事,大多来自于他们那没什么本事的爹的言传身教……”
“在军中任职多年的勋贵子弟尚且是这么个样子,那些每年只训练一两个月的戍卒就更不用说了!”
“难不成将来我大汉想要再出一两个名将,还要靠类似抽奖的模式?”
“所以我从那时候开始,就在考虑军校的问题。”
“虽然科班出身的不一定能成为名将,毕竟指挥作战是一种艺术,靠的主要是天赋,但至少经受过系统化的培训之后,军校生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中下级军官!”
刘邦捏着下巴上掉了不少,已经称不上美髯的胡须,沉默良久,最终满是赞同地说道:“你说的也有些道理。既然你这么想的,那就先这么去办,至于别人若是有意见,就让他们来找乃公!”
这一刻,他霸气侧漏,不复之前那种吊儿郎当的老游侠的样子。
刘盈笑容满面,心中慢慢浮现起了一句话。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刘邦所谓的别人如果有意见,指的自然是国内的军功贵族,以及很多拥有中等爵位的中产阶级。
如今的汉国依旧保持着二十等军功爵制度,也就是说,军中的很多中下级军官,主要就是那些爵位在三级以上的爵户担任,战时是兵,平时是民,若是机缘巧合,还能被选拔成亭长之类的基层小吏。
若是军校建立,也就意味着军队开始了职业化的进程,中下级军官必然会由军校生担任,而这些人中,未必各个都有三级以上的爵位。
而很多诸如百将、屯长之类的中级军官,年龄普遍在三十岁左右,让他们从讲武堂开始扫盲,然后再上军校念书,直到获得毕业证书重返军队做回下级军官,前前后后最少也要三四年的时间,一些文化水平低的,甚至要七八年的时间……
这,必然是不可能的。
所以,那些曾经参加过历次战争,然后积攒功劳获得土地,进而成为地方豪强的老兵,心中肯定会有意见。
问题的关键是,军功爵制度下,豪强可不是后来的地主阶级那么好拿捏。
因此,这就是刘邦所说,如果谁有意见就去找他的原因。
作为一手建立汉国的皇帝,刘邦虽然已经退位成了太上皇,但依旧拥有着至高无上的威望,足以压服国内任何不和谐的声音!
……
十日之后,长乐宫,宣室殿外。
正在带着上百名属吏批阅卷子的曹参,突然接到了刘盈的传唤,于是急匆匆而来,只是正在殿门口脱鞋的时候,被从另一边急趋而来的中行説叫住。
“相国请随我来,陛下已移驾御书房……”
曹参愣了一下,虽然有些诧异,但还是跟在中行説身后向御书房而去。
毕竟按照春秋时期的传统,国家有事,其实是君主前往丞相那里商议,刘盈这个二代皇帝对他这个一代功臣招之即来,已经很不合规矩了,如今召见之时又不在正殿而是御书房,就更加与礼不合了。
但没办法,毕竟如今不是春秋,而是汉,皇权至高无上!
少顷,御书房内,双脚只有足衣的曹参急趋而去,脸上的神色变得越发疑惑。
“拜见太上皇、拜见陛下……”
“见过相国……”
“见过燕王……”
曹参的疑惑,自然是卢绾也在。
不过卢绾和他见礼之后,就再度坐回原位,只是黑着脸,仿佛谁都欠他钱一般。
刘盈摆摆手示意曹参坐下,笑着说道:“初试如何,通过率和往年相较可有变化?”
曹参欠着身子说道:“回陛下,虽然尚有部分试卷并没审阅完毕,但从现有的情况来看,和往年无异,大约都是十进其六……”
刘盈轻轻颔首:“那还可以,不过不妨再放低一些标准……如今岭南的统计结果也出来了,比咱们之前预期的还要多五六百人。”
“遵旨。”曹参拱手应命,只是依旧看着刘盈。
果不其然,刘盈接着说道:“嗯,朕准备拆分大汉公学,将之改建为不同专业的学校……这是朕写的提案,你看看,若是没有其他意见,就颁行天下吧。”
曹参接过,匆匆看了几眼,轻声呢喃:“帝国理工大学、帝国文法大学、帝国财经大学、皇家海事大学、皇家医科大学……长安师范大学、长安建筑工程大学、兰池水利工程大学……”
“嗯?帝国陆军军官大学,帝国陆军讲武堂……”
他抬起头看向刘盈,满脸疑惑:“陛下,这是不是有些重复?已经有军官大学,为何还有讲武堂?而且讲武堂的学费也太贵了一点吧?一年二十万钱?黔首如何负担的起?”
作为汉帝国的相国,刘盈准备建军校的事情自然早就和他透露过些许口风。
刘盈摇摇头:“谁说讲武堂招收平民子弟了?”
“帝国陆军军官大学才是面向天下人招考的学院,而讲武堂,主要用于功臣勋贵子弟进修,系统学习之后才保送军校,学费高一些也很正常啊。”
“这和文法大学一年十万学费一样。”
“毕竟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嘛……”
曹参看看刘邦,见他虽然目无表情,但很明显是在默认,于是拱手说道:“臣明白了,这就照办……”
“先别急着走。”刘邦叫住起身正准备离去的曹参,换上了一副笑脸:“既然阅卷已经接近尾声,你这个相国不妨将之交给别人去做……朕这里还有更重要的事情交给你!”
曹参愣了一下,躬身行礼:“请太上皇明示。”
刘邦看了看黑着脸一言不发的卢绾,笑眯眯的对曹参说道:“燕王公主年过及笄,品貌端庄,可为帝妇……况且这门亲事也是太太上皇生前就定下来的……所以,你去让太卜算个吉日,然后上门求亲……”
这一刻,曹参为何明白卢绾是这么个神情了。
同为丰沛功臣,他和卢绾平日里虽然私交不密,但或多或少了解过一些,作为一个女儿奴,哪怕女儿嫁的是皇帝,但一想到刘盈在此之前已经有了好几个女人和子嗣,卢绾必然很不情愿。
但这种事情,很明显卢绾说了不算。
毕竟这门婚事是燕王后找到太后以及当时的太上皇所定,朝野皆知,自然反悔不能!
当初我找你提亲你不同意,活儿该……曹参微不可见的泛起冷笑,但很是谦逊的拱手说道:“贺喜太上皇,贺喜陛下,贺喜燕王……”
喜从何来啊……卢绾心中长叹,黑着脸拱手还礼。
喜从何来啊……刘盈心中长叹,面无表情。
毕竟卢虞小了他九岁,如今他二十五,卢虞勉强十七(虚岁),这个年龄差即便是放在后世也一样会让人不齿,虽然前两天刘邦在新丰城举办的家宴上他见过卢虞一面,正式场合下显得仪态端庄,加上自小练习舞蹈的缘故,整个人看上去亭亭玉立前凸后翘,但毕竟幼齿加太熟,还是会让他有些下不去手……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