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页(1 / 1)
('
不等陈循回答,高谷便自问自答道。
“非也,当时群臣立陈不可令吏部尚书入阁,又不愿天官自降身份,被罢吏部尚书一职,若陛下真有此意,大可直接命陈兄为华盖殿大学士。”
“毕竟,首辅是新设之职,如何选授朝廷并无先例,何况内阁之职,向来秉承圣意,不必通过外朝,且各殿阁大学士,品阶一致,皆为辅臣,只是排序问题,甚至都算不上超擢。”
“陛下既然没有选授,自然是不想选授!”
“所以哪怕老夫向皇上进言,恐怕也难有其功,反而会令天子觉得我等贪得无厌。”
烛火摇曳下,陈循的面色有些失望。
他自然晓得,高谷说的这些理由,但是他总是不甘心。
想了想,陈循道。
“如此说倒也有道理,不过世用,天子此举,明显是要重用我内阁,既然如此,以陛下的英明睿智,定不会只做一半,这又该如何解释呢?”
高谷叹了口气,他这个老伙计,这是被官位迷昏头了。
“陈兄既然坦诚,那老夫也不讳言。”
“陛下做事,自然会设想周到,设首辅而虚位,自然是心中已有人选。”
陈循的脸色更不好看了,捻着花白的胡子,沉吟片刻,反问道。
“另有人选?”
“这京中翰林出身的官员,除你我之外,资历大多不够,谁能堪首辅大任?”
应该说,陈循在朝中沉浮了这么多年,若是一点希望都没有,他是不会这么激动的。
恰恰是因为,这件事情他觉得大有可为,才会找高谷过来商议。
他之所以笃定自己有机会成为首辅,最大的原因就是。
翰林院比他资历更深的,都死在土木堡了!
虽然相较之下,以他的资历,登临七卿勉勉强强,但是考虑到现在的局势,并非没有可能。
高谷说另有人选,但是他刚刚在心里,把京中的多数官员,都过了一遍,再次确定,京城当中,的确没有什么适合的人,能够入阁了。
于是高谷叹了口气,道。
“陈兄忘了,上次皇上说的话了吗?”
上次?陈循眯着眼睛回忆,过了片刻,忽然睁大了眼睛,两条眉毛紧紧地绞在了一起,道。
“你的意思是,皇上要从有地方经历的部院当中特简?”
外朝当中,翰林院出身能混到三品以上的寥寥无几,还大多都是刚刚补缺上去的。
但是要说非翰林出身的,虽然还是不多,但是挑选的余地就宽泛多了,各部侍郎,各寺寺卿,都察院左右副都御使,都在此范围内。
甚至如果是要从地方直接特简的话,那就更多了。
各地的布政使,总督,巡抚,不说一抓一大把,那也是一抓好几个。
陈循坐不住了,站起来道。
“可是为何呢?”
“陛下这些年从未出过京城,更不曾听说,跟地方的哪个官员有过往来,没道理弃用吾等侍从之臣,自外简拔啊?”
高谷摇了摇头,道。
“皇上的确不曾出京,也没有跟地方有什么往来,但是陈兄不要忘了,就在这几日,皇上特召了一位大臣进京。”
“自其进京后,一应军国大事,皇上必问其意,更曾召其入宫,数次密谈,倚为肱骨之意,难道陈兄看不出来吗?”
陈循愣了愣,反应过来他说的是谁,反问道。
“王简斋?”
高谷点了点头。
右都御史王文,字千之,号简斋。
高谷道:“千之本就是右都御史,巡抚在外,论品级已是正二品的大员,若无此次意外,待他九年任满,七卿理当有其一席之地。”
“此番应召入京,陛下如此倚重,时时带在身边,如果老夫所料不错,待此次千之自边关巡抚归来,首辅的位置,便是陛下为其酬功所准备的。”
话至此处,高谷的神色有些犹豫,压低了声音道。
“甚至,老夫怀疑,陛下在此刻提出内阁之事,恐怕也是和千之有关。”
陈循坐在椅子上,沉吟片刻,最终幽幽叹了一声。
“若是如此,那王简斋何德何能,令陛下为他如此大动干戈,竟硬生生的要在七卿之外再加一位……”
第131章 暗夜杀戮
深秋的草原,昼夜温差极大。
当太阳落下了山坳,大地归于黑暗,寒冷也随之而来。
有经验的牧民,永远会赶在太阳落山前,回到自己的蒙古包里,喝上一碗煮热的马奶酒。
然后围着篝火,拿清水将羊肉煮熟。
撒上一把青盐,配上醇香的白酥油,就是一顿完美的晚饭。
对于牧民们来说,深秋是他们最开心的日子。
养了许久的牛,羊,会在这个时候被大批量宰杀,食物在这段时间,会变得异常的丰沛。
但是同时,这也是最悲伤的日子。
这个季节对于农耕民族来说,意味着丰饶的收获,但是对于牧民来说,则意味着寒冷的冬季即将到来。
大地将被冬雪覆盖,广袤的草原将变成白茫茫的一片。
牧人不得不费尽力气,替牛羊寻找可以充饥的草根,同时,它们也会成为牧人充饥的食物。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在这一刻体现的淋漓尽致。
羊群中幼小的,生病的,瘦弱的,在深秋的时候都会被宰杀。
因为它们注定,活不过寒冷的冬天。
深秋,对于牧民来说,是盛大的狂欢,也是无奈的悲伤。
塔塔尔部是一个很小的部落,隶属于鞑靼部。
他们的大汗,是伟大的黄金家族后裔,脱脱不花可汗。
尽管,他们的部族加起来,一共只有五百多人。
但是他们的物资很充沛。
这都要归因于,数年以前,部族的首领,跟着可汗进贡的队伍去了一次大明。
他从大明的京城里,带回了许许多多的铁锅,盐巴,茶叶。
于是,塔塔尔部在那个秋天,搬迁到了距离大明边境不到两百里的地方。
这个地方不仅水草丰美,天气温暖,而且没有其他部落的侵扰。
更重要的是,首领找到了一条稳定的,获取盐巴和茶叶的渠道,这让部族的日子好过了很多。
不仅如此,如果是往年的这个时候。
部族在宰杀了那些注定活不过冬季的羔羊之后,首领就会会召集起部族最强壮的勇士,带领跨上自己的战马,在深夜越过边境。
于是在每个对于牧人来说,无比难熬的冬季,塔塔尔部都能有丰裕的物资,帮助他们度过寒冬。
不过今年不同了,伟大的可汗召集了他的勇士。
在伟大的长生天庇佑下,可汗将带领他的部族,重新回到关内那片丰饶的土地上,让所有人都匍匐在黄金家族的弯刀下。
大明的辉煌已经过去,黄金家族,将重新君临天下!
每每想起这句话,塔塔尔部的每一个牧人,都会变得热血沸腾起来。
这是一个美丽的夜晚,天上的繁星闪烁,清亮的月光柔和的洒向大地。
凌冽的寒风,挡不住牧人庆祝食物丰饶的兴致。
高高燃起的篝火旁,十多个上了年纪的老牧人,左手拿着皮鞭,将几十只瘦弱的羊羔赶到一起。
右手上,银亮的弯刀在月光的照耀下,闪烁着寒光。
韵律十足的马头琴,伴着鼓声响起,年轻的姑娘们围着篝火,跳着原始而古老的舞蹈。
羊羔惊恐的咩咩,牧人高亢的歌声,姑娘们优美的舞蹈。
在熊熊燃烧的火焰旁,共同筑成一道和谐而神秘的画卷。
老牧人的手很稳。
手起刀落,准准的刺在羊羔的喉咙上。
滚烫的鲜血喷涌而出,羊羔便会无力的倒在地上。
牧人只有十多个,但是羊却有好几十只。
同伴被一一杀死,这些羔羊却只能缩在一起。
只要有四散逃跑的,就会被周围的老牧人,用皮鞭狠狠的抽打。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