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页(1 / 1)
('
那杨善几乎是一开口,舒良就明白了他的用意。
自然,也就不可能对他说实话,事实上,他的话半真半假。
那么刘五,的确是死了。
但是并不是被什么锦衣卫校尉打死的,而是被用刑用死的。
舒良说的那个叫张康的锦衣卫校尉,也是勋戚府邸安插进来的。
这个人,应该是颇受那些人信任的,知道刘五的身份。
在刘五被抓进诏狱之后,便试图要暗杀他,那场斗殴,就是张康蓄意挑起的,他的本意是想要趁乱打死刘五。
但是可惜没有成功,舒良早留了人马盯着刘五等人,刚一打起来,张康就被当场给抓了。
不过,此人的嘴很严,舒良暗中审了一番,什么都没问出来,就直接送他去见阎王爷了。
这件事情,知道的人很少,所以舒良才大着胆子,扯了这么个谎。
不过,谎言毕竟是谎言,这刘三的尸身一旦交出去,别人一看便知他的死因,他的这番话自然不攻自破。
但是要说拒绝,杨善的这个要求合情合理,若是拒绝的话,难免令他生疑。
正在犹豫间,只听得一旁的沉默半晌的胡濙敲了敲桌子,舒良和杨善二人同时望过去,只见老大人一脸不悦的撂下筷子,道。
“杨寺卿,这宴席之上,你要问些私事也就罢了,老夫正用着饭,你说什么尸身不尸身的,是成心要搅了老夫的胃口不成?”
杨善微微一愣,立刻起身作揖,连连道。
“大宗伯恕罪,是下官考虑不周,搅扰了大宗伯的胃口,实在抱歉,实在抱歉。”
胡濙余怒未消,脸上浮起淡淡的嫌恶之色,道。
“一个死人,还是在诏狱里头死的,怕是这个时候,早就被丢到乱坟岗去了,你还想领回家,也不怕晦气!”
这
杨善的脸上浮起一丝苦笑,只得继续作揖,道。
“大宗伯教训的是,是下官冒失了,只顾着给我家夫人一个慰藉,却没有考虑这个。”
见此状况,舒良也顺水推舟道。
“杨寺卿,不瞒你说,这件事情,的确咱家做得不对,当时人死了,咱家也没细想,就直接扔出去了。”
“不过,杨寺卿要是真的想找回去,咱家就派个人,带着杨府的下人去乱坟岗寻一寻,说不准还能找得到。”
杨善似是有些意动,但是看着胡濙不悦的脸,他只得连连摆手,道。
“还是不劳烦舒公公了,这么多日子了,想来要找人也不好找,何况大宗伯说得对,死在诏狱里头,又在乱坟岗待了那么多日子,未免太过晦气,还是不必了。”
正主都这么说了,舒良自然也不再言语。
接下来,在杨善的竭力活跃下,包间里头又慢慢恢复了融洽的气氛,小小的插曲,就这么被盖了过去。
用完了午膳,胡濙和舒良都先后上了轿子离去。
至于杨善,在送完这两个人离开之后,神色顿时变得有些复杂,站在酒楼门前踌躇了片刻,他便也上了轿子,没回衙门,而是吩咐人往勋戚聚集的西城去了。
不过,他没发现的是,在他离开之后,酒楼门前,原本坐着喝茶的两个茶客,也立刻起身,悄悄的跟了上去。
另一边,舒良坐在宽大的轿子里头,眉头皱的紧紧的,刚刚在包间里头,杨善的一举一动,都被他重新过了一遍。
正在这么出神想着,轿子行到了一个僻静的胡同里头,这个时候,原本平稳的轿子忽然一停。
紧接着,外头的随从小心的掀起半边帘子,道。
“厂公,前头有位老大人拦路,说是要寻您。”
舒良将帘子彻底掀开,顺着随从指着的方向望过去,却见一个身着绯色官袍的老者,静静的站在前头。
这人不是别人,正是刚刚分别不久的礼部尚书,胡濙!
第242章 胡濙的目的
礼部的公房当中。
舒良和胡濙分主客而坐,面前各自摆着一杯香茗。
茶香缭绕间,两人都没有说话。
舒良是被胡濙请过来的。
对于这位大宗伯,舒良一直都保持着十分的尊重,不仅仅是因为他老人家的资历,更是因为他在朝堂上屹立不倒的手段。
时至今日,和胡濙同一辈的人物,死的死退的退。
唯独这位礼部尚书,不显山不露水的,稳居七卿之位,还捞了个少傅。
不过,虽然说是胡濙请舒良来的,但是这个时候,他却好整以暇的品着茶,丝毫都不着急开口。
片刻之后,最终还是舒良先按捺不住,开口道。
“今日之事,多谢大宗伯了。”
凭他的眼力,自然是能够看得出来,酒楼当中的一番举动,是胡濙刻意为之。
为的,只怕就是给他解围
想了想,舒良旁敲侧击,道。
“大宗伯,关于杨善此人,不知您如何看待?”
关于杨善等人的密谋,舒良已经撒下人手调查了许久,但是对方十分谨慎,舒良又害怕被对方发现,打草惊蛇,所以一直以来,都没有太大的进展。
但是前番,老天官致仕一事,却给了他些许灵感。
杨善等人不论密谋什么,无非是围绕着太上皇而已。
这件事情,说到底是国事,凭借几个寺卿监院级别的官员,哪怕背后有勋戚推波助澜,也终究绕不过朝议。
官当中脉络复杂,但是说到底,也无非是从最顶级的这帮老大人门下迁延出去。
七卿老大人们对于朝议的控制力非同一般,想要将这件事情办成,必是要争取他们的同意的。
换句话说,他们要成事,必是要往上层去渗透,上下联动发声,把握才更大些。
就譬如上一次廷推阁臣,他们想要推选许彬入阁,就是一次尝试。
既然如此,那么不管是明里还是暗里,他们也必会想法子和这些老大人们接触。
老天官很可能就是不想趟这趟浑水,才迫不及待的急流勇退。
那么如此一来,作为在朝时间最久,根基最为深厚的胡濙,就没有道理,对于这件事情毫无察觉。
尤其是今天,胡濙在酒楼当中的表现,更是笃定了舒良心中的猜测。
胡老大人放下手里的茶盏,神色略有些复杂,沉吟片刻方道。
“此人,心思缜密,善交际,有手段,敢冒险,颇有功业之念,凭老夫这些年的经验,似他这般人,要么位极人臣,要么死无葬身之地。”
叹了口气,胡濙道。
“老夫这一辈子,都不喜弄险,对他,老夫并无太深的接触,也并不想和此辈弄险之人为伍。”
出乎舒良意料的,胡濙没有绕什么圈子,直接了当的就给出了他的结论。
听出胡濙话语间隐约的撇清之意,舒良便知道,这位大宗伯不会再给出更多的消息了。
胡濙历仕四朝,身居高位,他不想说的事情,舒良是无论如何也套不出来的。
因此,舒良便也不再纠缠,道。
“大宗伯特意在路上拦下咱家,不知是有何事?”
像胡濙这种老狐狸,绝对是无事不登三宝殿。
无缘无故的,他又是给舒良解围,又是将他从路上拦下来,必定是有什么事情找他。
胡濙苦笑一声,叹了口气道。
“此处无人,老夫也不瞒公公,都说儿孙自有儿孙福,可毕竟儿女是父母的心头肉,到了老夫这个年纪,功业富贵都是过眼云烟,所忧心者,无非是自家儿女罢了。”
“想来公公也知道,之前,张太皇太后做主,将老夫最小的女儿许配给了成国公府的小公爷,可惜天有不测风云,土木一役,成国公战死,我那女婿也受了牵连,门庭冷落。”
“老夫这看着,心里一直不是滋味,公公一向在皇上面前得宠,老夫今日方才舍下颜面,想请公公帮忙。”
原来是这件事情
舒良心中闪过一丝明了,都说这位大宗伯老来得女,宝贝的紧,看起来倒真是不错。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