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页(1 / 1)
('
但是其他人……
翰林清贵,是清流中的清流,之所以那么多人都愿意挤破脑袋往翰林院里坐冷板凳,不仅仅是因为那份虚妄的名声,更重要的是,有实实在在的利益。
按照惯例,翰林官员补缺清流京官,正常情况下,会迁升一到两个级别,如果有合适的的机会,甚至直接升三级也不是什么难事,这就是翰林资历的作用。
如果是外放,正常就是迁升三级,一般是地方布政使司的四品参议或者是四品知府。
但是这一次,别说是迁升了,基本都是平调,外放,甚至还有降职的……
天官大人是疯了吗?
要知道,翰林本身就不是好欺负的人,如今的翰林学士萧镃就不说了,内阁的次辅高谷,阁臣江渊,大理寺卿杜宁,都是翰林出身。
更不要提,翰林一脉还有一位重量级的大臣,工部尚书陈循,他老人家虽然不在京中,但是地位摆在那里,这么做未免有些打脸的嫌疑吧?
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王文说完之后,殿中没有任何的反应,甚至就连天子也没有多问,直接了当的就是一个“准”字,就将事情敲定了下来。
整个过程,没有任何一个大佬站出来哪怕质疑一句,仿佛这就是一件普普通通的政务一般。
接着是户部,禀报了最近一段时间的支出情况,并且已经初步制定好了互市的计划以及和蒙古使团谈判的前期准备,不日就会启动正式的谈判。
兵部这边也没什么大事,西南苗乱已经平定了大半,保定伯梁瑶的行动力还是很足的,接到诏命之后,雷厉风行即刻出兵,先解平越之危,其后连下数城,捷报频传。
唯一让老大人们有些不安的是,瓦剌似乎有所异动,各处关隘都请求增兵,以备不时之需,但是总体来说,边境局势还算平稳。
然后是刑部,靖远伯王骥和提督军务大臣侯琎已经被押回了京师,关入诏狱当中,南京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的联合调查公文,也已经送到了刑部,接下来,就是京城这边的审讯工作。
金老大人总算秀了一把存在感,请求由刑部主持,在七日之后启动三司会审。
工部尚书不在,所以存在感不高,侍郎王伟回报了近期的修河情况,据说已经开始准备动工。
最后礼部这边,最近在忙的唯一大事,就是选秀事宜,经过礼部初选,内宫二选,太后终选,最终确定了最终的名单。
选出了妃一人,嫔一人,才人四人,答应四人,只待天子允准之后,便可以着手遣使册封。
这份奏本一上,倒是破除了京城当中的某些流言。
要知道,这次的选秀特殊,在胡濙的力主之下,选出了原本只有大婚选秀当中才会直接中选的四妃之一的贤妃。
本来,京中有许多人猜测,这个贤妃的位置,是给成国公府的母家表妹留的。
但是如今名单落定,这位贤妃李氏,却是府军左卫指挥使李通之女,和成国公府没有丝毫关系。
至于其他中选的后妃,大多都是来自书香世家,或者是千户之家,身份都没有特别高的。
六部禀奏结束之后,接下来便是各院,寺,监,禀报了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天子都是照准。
不知不觉,一个多时辰过去了,按照流程,常朝也该差不多结束了。
就在老大人们都已经饿的饥肠辘辘,想着赶紧回家吃个早饭,然后赶去衙门上班的时候。
头前内阁序列当中,高次辅迈着沉重的步伐上前,深吸一口气,开口道。
“臣户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高谷谨奏,近日以来,臣体弱多病,精力不济,恐无力担负朝廷政务,乞请陛下垂怜,准臣致仕归乡,颐养天年。”
第383章 高次辅的去处
就在京城当中的老大人们忙着上朝的时候,成国公府也早早的开始忙碌起来。
天还没亮,朱仪就备齐了人手,身着素服,带着队伍缓缓朝着城门驶去。
今天正好是和天子奏对的三天之后,也是岳丈嘱咐他的出发日期。
朱仪虽然心中不解,但是还是按照胡濙的吩咐,趁着群臣去上朝的时候,带着队伍低调出发。
不过,他此去是为成国公朱勇祭葬扶灵,将尸骨运回京师安葬。
虽然说尽量低调,但是毕竟是按照国公的礼节,该有的仪仗却是少不了的,因此哪怕再三减省,也还是长长的一支队伍。
开城门的时间,和上朝的时间是一样的。
晨钟一响,城门被推开,朱仪坐在马车当中,望着渐远的京师,神色有些复杂。
太阳很快就升了起来,随着距离京城越来越远,人烟也渐渐变得稀少起来。
周围偶尔有些稀疏的村落,官道宽阔,但是老百姓们看着这么一支气派的队伍,都自觉的纷纷避让。
队伍走的不快,甚至可以堪称是有些磨蹭,走了两三个时辰,也才出去不到三十多里。
一路上甚是平静,让朱仪有些怀疑,自己那位岳丈大人,是不是有些多心了。
前头是一处驿站,正好时间差不多了,朱仪便下了令,在驿站暂歇片刻,半个时辰后继续出发。
然而还没进驿站,他就被人拦了下来。
这些人身着普通驿卒的缁衣,口气客气,道。
“给小公爷见礼了,我家大人在此等候已久,请小公爷移步上房一见。”
跟着朱仪过来的管家顿时有些不悦,冷声道。
“放肆,我家小公爷是什么身份,屈尊到这驿站中来,你家大人还不紧着过来拜见,反而让我们小公爷过去相见,好大的架子。”
那些驿卒没有理他,而是依旧带着笑容,望着朱仪,脸上没有丝毫的惧色。
朱仪上下打量了一下这些人的穿着打扮,虽然穿着驿卒的公服,但是明显有些不大合体,气度也不像是普通的驿卒。
最重要的是,脚底蹬的快靴崭新崭新的,明显价值不菲,恐怕这一双靴子,都要普通驿卒一个月的俸禄了。
他心中一动,摆手让管家退下,和颜悦色道:“你家大人姓甚名谁,如今在何处?”
那驿卒脸色不变,只道:“大人就在上房当中等候,按理来说该是亲自出迎,但是出于一些原因,不太方便,小公爷随小的过来,一见便知。”
说罢,俯了俯身,引着朱仪便朝楼上走去。
后头的随从管家想要跟上去,但是刚一动步子,就被旁边的一帮驿卒挡了下来。
“我家大人和小公爷有要事相商,还请诸位在此等候。”
管家皱着眉头,抬眼望着自家小公爷。
朱仪也有些不满,转头望着引着他上去的那人。
见状,那人犹豫了片刻,从袖子里拿出一个木牌,隔着袖子,递到了朱仪的手中。
朱仪低头瞧了瞧,顿时心中一震,转身吩咐道:“你们在这等着,我去去便回。”
跟着那驿卒上了二楼,在上房门前站定,那驿卒推开房门,做了个请的姿势。
朱仪往里扫了一眼,只见房中早已经摆好了酒菜。
窗口处有一日负手而立,衣着打扮倒是低调普通,但是只看身形,却有几分熟悉。
进了房中,外头驿卒将门小心关上,房中人方转过身来,带着笑容拱了拱手道。
“碍于身份,不能亲自出迎,失礼失礼,咱家在此,给小公爷赔罪了。”
看清了来人的面容,朱仪的心中总算是松了口气,眉眼间闪过一丝了然,道。
“果然是你,舒公公!”
不错,在此等候许久的,不是别人,正是东厂提督太监,舒良!
含笑点了点头,舒良一伸手,道。
“小公爷不着急的话,不妨坐下和咱家一叙如何?”
朱仪眸光一闪,点了点头,在桌旁坐下,道。
“公公亲自相邀,自然不敢推辞。”
…………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