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7页(1 / 1)
('
“所以说,天子肯定已经知道,徐有贞的身份暴露了。”朱仪抿了口茶,将张輗的话头接了过来。“不过,我看刚刚徐有贞的神态,天子应该没有把太上皇已经知道他身份的事告诉他,当然,这无关紧要,重要的是,既然天子已经知道徐有贞的身份暴露了,为何还是要让他来游说呢?”“这……”张輗有些跟不上朱仪的思绪了,这种权谋之事,他本就不擅长,能够看出这么多已经很不容易了,此刻,听到朱仪一步步深入,脑子早就不够用了。叹了口气,张二爷也只能无奈的问道。“这是,为何呢?”朱仪倒是没有卖关子的意思,直接道。“依我看来,这是天子在寻求新的平衡!”说着话,朱仪往前倾了倾身子,道。“朝堂上的平衡,也是……和太上皇之间的平衡!”这话说的,越发难懂了。张二爷抬头看着朱仪,等待着他的解释。于是,朱仪继续道。“你我既然拒绝了徐有贞起事的要求,那么,天子必然清楚,现如今的筹码,不足以让太上皇,让你我下定决心,所以,他肯定会加大筹码,换而言之,之后朝堂上,必然会对你我委以更多的重任,可在这之前,却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如果你我和徐有贞一样,还被蒙在鼓里,在此后朝局之上,仍旧和天子作对的话,那么,就算是天子想要对你我委以重任,也要顾及朝堂上下会不会起疑,所以,徐有贞这次前来,便是天子在试探你我,到底清不清楚,天子有意放权的意图。”“你的意思是……”张輗隐约明白了什么,道。“正因如此,我才答应了徐有贞,不出意外的话,这次的事情,就是天子的尝试,除此之外,还有一点就是,趁此机会,天子只怕是想要解决东宫的问题……”话说到此,朱仪似乎也意识到,自己接下来的话有些惊世骇俗,因此,神色变得认真起来,道。“不过,不是废黜,而是……扶保!”第1124章 倒霉的何文渊朱仪的话音落下,果不其然,张輗顿时一脸惊愕。他有些不可置信的眨了眨眼睛,似乎是在说,你在说什么胡话?天子,扶保太子?要真是这样,那合着他们这帮人,前头都是在做无用功呗?见此状况,朱仪也知道,自己有些语出惊人,于是解释道。“二爷不要误会,我并不是说,天子已经打消了废黜太子之意,只不过,天子如今已经有了更好的办法,又何必去做这会惹得朝局民心动荡的事呢?”张輗思索了片刻,便是明白了这个道理。的确,如果太上皇已决意要起事的话,那么,天子和太上皇势必不能两存,如若最后太上皇胜,天子自身都难保,要一个太子位又何用,如果说最后天子胜,那么,作为叛乱之人的子嗣,太子殿下的东宫之位,不废也要废了。既然如此的话,那么天子确实没有必要,在这个时候急着废黜太子,不过……“即便如此,可天子未必就要扶保太子殿下吧?”有更好的办法是一回事,但是,双管齐下岂不更好,而且,太上皇也说过,不到迫不得已,不会真的做什么。所以,易地而处的话,张輗自问,他肯定还是会打压太子的,毕竟两手准备,没有什么不好的。见此状况,朱仪脸上浮起一丝笑意,道。“二爷说的有理,但是现在来看,天子应该是不得不如此……”“哦?为何?”作为一个合格的捧哏角色,张二爷现在已经很清楚自己的职责,立刻就接上了话。于是,朱仪继续道。“二爷难道没有注意到,近来的朝堂上颇不平静吗?”“从皇嫡子出生,大赦京畿内外,再到于谦入狱,内阁六部剧烈变动,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再到前些日子,王竑当中文武群臣的面,在朝堂上进谏,要求陛下召回所有的矿税太监,这一桩桩一件件,其实都有迹可循。”话至此处,朱仪的脸色变得认真起来,语速也慢了下来,似乎每一句话都在仔细斟酌,道。“其实打从去岁开始,天子越发的专断起来,早已经不止是这些事情而已,因着种种原因,朝中文武大臣,可谓在步步退让,但是,朝堂之上的事情,哪是乾纲独断几个字就能妥善解决的,天子越是如此,群臣心中积累的怨气就会越多。”“皇庄之时户部刻意拖延,到于谦抗旨,再到如今王竑弹劾皇庄,其实已经可见群臣对天子的不满之意。”“可这种时候,江西又有灾情,而且,据说近来河南,山东等地河水大涨,如果说不是两年前陈尚书主持修建了大渠,只怕江西旱灾之外,别处还要有洪涝,如此天灾连绵的情势下,君臣不和,岂非不是大事?”张輗听着,倒是明白了过来。反正就是,天子太专断了,惹得群臣不满,但是,明着劝谏的路子被天子封死了,暗里劝谏又没有用,所以,群臣就只能消极怠工,通过这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不满。如果说,换了其他年景,也无非就是政务耽搁一下,处理的慢几日罢了,可是如今大灾之年,天子正需要朝臣们尽心竭力的办事,这种时候,群臣却憋着劲儿和天子生事,这对于天子来说,只怕也是头疼的很。所以很多时候,其实事情就是这样,如果说,想要让别人听你的,并不难,但真的想要别人尽心竭力的配合,却难比登天。不过……“这和太子殿下有什么关系?”张二爷仍旧有些不明白。见此状况,朱仪又道。“所以,这便是我方才说的,天子在找群臣间的平衡,其实说白了,如今朝中的这帮大臣,不满的是天子的乾纲独断,所以,他们想要的,实际上不过是天子的让步,至于具体是什么事情,倒是并不一定。”“而要说天子和群臣之间,最激烈的争端,自然是莫过于东宫之位了,二爷试想一下,如果说,何文渊的事情被散布出去,群臣激愤,将其弹劾,而最终,天子迫于压力,却没有护住他,那么,朝臣们心底里的这股气儿,是不是也就平了呢?”这番话,给张輗听得一愣一愣的。片刻之后,他总算是捋顺了这中间的关系,这才缓缓道。“不错,这的确像是天子的一贯作风……”见此状况,朱仪脸上又浮起一丝笑意,道。“所以说,过几日朝上,你我需得……”…………不得不说,近来朝堂上的风波,越发的波云诡谲了。先是朝廷中枢的一系列变动,随后,又是江西的灾情,近几日,竟然还传出来了,有大臣进谏,鼓动天子废黜太子的消息。这如何能行?早朝上,朱仪一身国公冠服,赶着早朝的末尾,稳步上前,开口奏道。“臣奏陛下,近来京中街头巷尾,有消息流传,称朝中有大臣以密奏蛊惑陛下,阴图废黜太子殿下,已闹得沸沸扬扬。”“此等大灾之际,朝野上下本就人心不稳,流民四起,此时传出这等流言,臣恐是有宵小之辈趁机作祟,败坏陛下声誉,故而,臣奏请陛下,命大理寺彻查此事,将幕后宵小彻底绳之以法。”所以说,朱公爷一向在朝上,说话都是十分谨慎的。他刚开始开口的时候,所有人都以为,他是要质问天子,但是,却不曾想,这位年轻的成国公话锋一转,却将此事说成是有心人散布的流言。言下之意,皇帝肯定没有这个意思,朝中肯定也没有这种佞臣,幕后之人用心险恶,所以必须彻查。这一招,不可谓不高明。底下不少大臣心中暗暗思索着,这成国公这么一说,便算是将天子逼到了墙角。如果说,天子不答应查,那么,便相当于放任流言传播,而且,有心虚的嫌疑,可如果说要查的话……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