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8页(1 / 1)
('
朱公爷说的没错,最近这些日子,京中的确流言四起,但是,老大人们都是在朝多年之人,自然能分辨的出,哪些流言是胡说八道,哪些,可能是确有其事。这桩事情,传的有鼻子有眼的,上奏的是谁,什么时候上奏的,甚至连上奏的内容,都被流传了出来,而且,不是好几个不同的版本,而是所有人听到的流言,都大同小异。这种情况,通常来说,背后肯定有人运作,可就算是运作,那也得有些依据才是,所以朝臣们心里很清楚,十有八九,这个消息有大半都是实话,如此一来的话……“陛下,臣觉得成国公所言有理,如今江西,徐,淮大灾,不少流民正向京师聚集而来,当此之时,此等流言如若放任不理,百姓势必会心生不安,若是再起民变,便是大事。”“故而,理当彻查!”说话之人,乃给事中林聪,紧跟在他后头,又有不少御史,同样跟风请奏。虽然说,科道改革之后,底下普通的科道官,不准随意谏奏和他们执掌无关的事由,但是,早朝上这种普通议事的场合,相对来说,还是管辖比较松的。???.BiQuPai.其他的大臣,虽然没有出面,但是,不少人的目光,已经纷纷望向了一旁正在低头擦冷汗的吏部侍郎何文渊大人。与此同时,天子见此状况,也皱了皱眉,道。“如今朝廷重务,在于赈灾,这等事情朕觉得,倒是可以稍放一放……”话到此处,天子的口气顿了顿,明显是在等一个人来附和他,但是底下群臣面面相觑,却皆是有几分犹疑,就连一贯对天子亦步亦趋的吏部王天官,也并没有站出来。别的事情还好,可这次出事的,却是他的吏部,别看王天官平时好像是冲动莽撞,但是,什么时候可以莽撞,什么时候不能莽撞,他还是一向有分寸的。这种情况下,不仅没有人附和,相反的,还有人直接站了出来,道。“禀陛下,臣以为,方才诸位大人已经说的很清楚了,彻查此事,亦是在安抚民心,平定灾情,所谓赈灾,并不仅仅是救济百姓而已,更重要的,还是要维持民心稳定……”众人定睛望去,却见站在殿中侃侃而谈的,竟然是一个青袍官员,有眼力好的人,一眼就认了出来,这位,是太子府的右春坊大学士,徐有贞!“请陛下明鉴,太子乃是东宫国本,事关社稷,如今有宵小之辈,借太子生事,这既是在动摇国本,亦是在败坏陛下的名声,挑拨天家关系,如此用心险恶之辈,岂可轻纵?”“臣知陛下心系万民,但正因如此,才更该下令彻查,以安社稷民心!”这一番话,说的正义凛然,大公无私,听得在场不少大臣,都不由得肃然起敬。看来这位徐学士,还真是一个一心为国的忠臣啊!不过,这番话说下来,天子的脸色却并没有变得好看起来,而是道。“诸卿之意,朕已知晓,今日早朝便到此处,散朝吧。”说罢,天子未待众臣行礼,便起身离开,留下一帮大臣大眼瞪小眼。眼瞧着天子的身影消失在了眼前,殿中安静了一瞬,随即,立刻爆发出一阵剧烈的议论之声。如果说,刚开始的时候,殿中还有大臣觉得,这流言是无稽之谈的话,那么此刻天子的态度,其实已经昭示了一切。要知道,这份密奏到底有没有,内容是什么,天子应该是最清楚的,如果说真的没有的话,那么,天子又岂会如此遮遮掩掩?如今这种状况,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这份密奏不仅存在,而且,只怕流言的内容,也大概率都是真的!一时之间,老大人们也顾不得礼仪,嘈杂的议论声,几乎要把文华殿的顶给掀了。当然,如果仅仅是如此的话,那么,最多也就是朝会失仪罢了,老大人们议论一阵,还是要该干嘛干嘛去。但是,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在天子离开之后,原本站在殿中的成国公朱仪不仅没有退下,反而是转了个身,径直朝着文臣这边走了过来,至于他的目标……有眼尖的大臣循着他的目光望了过去,果不其然,正是想要溜走的何文渊!“何大人,伱打算去哪啊?”朱仪明显是早有准备,正正好好的挡在何文渊的去路前,冷笑一声,开口问道。经过了刚才的事,何文渊此刻只觉得,四面八方的目光都在看着他,当下,他只想立刻离开这是非之地,因此,面对着拦在面前的朱仪,他脚步不停,想要绕过去,同时嘴里道。“国公爷恕罪,吏部还有公务要处置,恕本官先行告辞了。”然而,他绕过了朱仪,却没想到,后头还有人在等着他,刚往前走了两步,就发现东宫的徐有贞,正在前头等着他,道。“却不知有什么公务如此着急?难不成,何大人是心虚了不成?”这句话说的声音很大,顿时引起了周围不少人的关注。随即,殿中缓缓安静下来,何文渊最害怕的事情终于来了,所有人的目光,都汇聚到了他的身上。如此一来,他想走,都没法走了!感受到来自四面八方各种态度的眼光,何文渊把心一横,却是继续往前闯,道。“徐学士在说什么,本官听不懂!”然而,徐有贞却并没有要想让的意思,何文渊往左绕,他便挡在左边,往右绕,他便挡在右边,摆明了就是要将他死死的拦在此处。几次都不能成功,何文渊也有些着急,额角冒出一丝冷汗,厉声道。“徐有贞,此处乃是文华殿,本官乃朝廷三品大员,你罔顾礼仪,将本官拦在此处,难不成是要造反吗?”“我看,想要造反的是何大人吧!”面对色厉内荏的何文渊,徐有贞同样没有弱了气势,直接反唇相讥,道。“近来京中流言,都说那份密奏,乃是何大人所上,如今,朝堂之上,群臣面前,何大人对此竟无半点解释?我倒要问问,何大人敢不敢说,自己没有上过这份奏疏?”这话一出,何文渊的脸色顿时变得难看之极,与此同时,徐有贞的神色也变得严厉起来,喝道。“何文渊,你挑拨天家,妄进谗言,蛊惑陛下,动摇国本,此辈祸国之人,竟还有颜面立于朝堂之上?”第1125章 战斗力过强文华殿上,群臣面前。徐大人疾言厉色,义正言辞,对着何文渊厉声呵斥,一时之间,不知道在多少人心中树立起了高大的形象。这副场景,谁人看了不得称徐大人一声好胆量!与之相对的,则是作为视线中心的另一位主角,何文渊,此刻却是脸上青一阵白一阵,简直就和戏本子里被戳中痛处的大反派一模一样。于是,群臣顿时议论纷纷,原本天子刚刚奇怪的举动,就已经让殿中诸臣心生疑窦,如今,何文渊一个堂堂的三品大员,吏部侍郎,面对区区一个五品的右春坊大学士,却如此气短,很难不让人觉得他在心虚。殿中的情势愈演愈烈,东宫一脉的官员,今天摆明了,就是不想放过何文渊,紧跟着徐有贞之后,右庶子倪谦也站出来,道。“东宫储本,攸关社稷安定,近来京中流言,多传乃是何大人鼓动陛下,有废立之心,如今群臣俱在,何大人若是未曾上奏,何不趁此机会,将事情分说清楚,既是还何大人自己一个清白,也是澄清流言,安顺舆情!”倪谦同为东宫属官,职位还没有徐有贞高,但是,他是治学大家,在士林当中,一向颇有清望,自入东宫之后,也一向恪尽职守,此刻他一出面,不少东宫的其他属官,也纷纷站了出来,嚷嚷着要让何文渊给个说法。如此群情鼎沸,何文渊被逼的无路可退,脸色难看之极。要知道,这里可是文华殿,群臣皆在,他无论说些什么,转瞬之间,就会传遍整个京城。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