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页(1 / 1)

加入书签

('

“妾身正想跟夫君说这事,那便一起吧?”

黄氏朝着夫君嫣然一笑,夫妻二人连袂朝着后院行去。

这些日子,怕是有些被香火与供奉撑着的高家列祖列宗,又可以享受一顿额外的加餐和香火了……

……

第二天一大清早,高俅与妻子黄氏,就站在了厅前,等候亲儿子高璋到来。

因为亲儿子要前往殿试,而高俅则不能相伴左右,甚是遗憾。

今日那些但凡是有亲眷参加殿试的官员,都不得进宫。

至少从表面上来看,这是为了避免各种小动作。

但实际上,去的都有谁,谁是谁的崽,今日入宫旁观殿试的官员们一清二楚。

高璋凑到了爹娘近前,就闻到了一个浓浓的烟火气,一脸懵逼地打量着神情显得有些憔悴的爹娘问道。

“爹,娘,你们这是怎么了,你们一大早吃腊货了?”

“哪有,爹和你娘,我们昨夜祭拜列祖列宗,希望他们能够保护我儿,继续披荆斩棘,争取能,嗯……”

高俅看到了黄氏瞪过来的眼神,赶紧及时刹车。

不能给亲儿子太大的压力,万一弄巧成拙那哭都来不及。

“好了娘子你在家好生歇息,为夫陪璋儿同行便是。

到时候,若是有好消息传出来,为夫也好及时遣人还家向娘子报喜。”

想到家中不能没有人,黄氏十分贤惠地点了点头。

“如此也好,你们快去吧,妾身正好一会再去拜拜祖宗。”

高璋下意识地抬起脑袋朝着府邸深处看去,倘若泉下有灵。

想必这些日子,一干高家的列祖列宗也被折腾地累得不轻吧?

还好,咱们家就我一个独子,神童也就这么一个。

与亲爹高俅登上了马车,朝着那皇宫方向而去,坐在马车里。

高俅本想说一些安抚高璋的好听话,可是看到高璋坐进了马车之后,神情自若,一副荣辱不惊的样子。

这让倒高俅自己不禁有些羞愧,没想到自己居然还不如才十一岁的亲儿子。

难怪,文武双全的自己虽然很努力,也才只能靠着玩球成为太尉。

而这位开蒙三年,今年也才刚刚背全《千字文》的亲儿子高璋,却能够一举夺得省元。

不过对于此,高俅倒没有半点的嫉妒,毕竟这是自己的娃娃,他越好,自己也只会越开心。

……

马车缓缓地停在了宫城外面,高俅朝着高璋叮嘱几句之后,便眼巴巴地瞅着高璋渐行渐远。

不远处,一辆马车缓缓行来。大宋执宰蔡京,坐在马车里边,闭目养神。

他的跟前正是那撩起车帘抬着下颔,一副目中无人架势左顾右盼的六郎蔡杳。

蔡京睁开了两眼,看着跟前活力四射,好了伤疤忘了痛的六郎,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

“你莫要忘记了为父的交待,倘若实在没有灵感,就拿让你背熟的来应付,明白了没有?”

听到了这话,总觉得亲爹小瞧自己这位蔡家麒麟子的蔡老六脖子一梗。

“呵呵……孩儿何等样人,怎么可能没灵感,爹你就等着听孩儿的好消息便是。”

“……老夫的话,你听是不听?!”

蔡京直接就毛了,下意识地伸手一摸,就将那柄这段时间随身携带的戒尺给抽了出来。

这个孽畜,典型的记打不记别的。

“成成成,孩儿一定听,这里可不是府里,伤了孩儿的颜面,对爹你也不好。”

看着仓皇而去的六郎蔡杳,蔡京无比心累地瘫在了车中,唏嘘不已。

“……唉,老夫怎么就生了你这么个孽畜。”

此刻,高府后院,那间原本供奉着列祖列宗的屋子,再一次冒出了青烟。

屋外,传来了黄氏那很有战斗精神的喝斥道。

“多上些香,没有了?快,赶紧去多买点来,莫要少了香火,惹得列祖列宗不喜。”

第八十七章 请官家确定今岁殿试题目……

高璋朝着宫门的方向大步前行,行不多远。

就看到了那蔡老六朝着这边仓皇而来,仿佛身后有恶犬在追赶一般。

“老六,老六,你这是怎么了?脸色为何如此难看。”

看到高璋满脸好奇地打量自己,不乐意在高璋跟前暴露差点被亲爹痛殴的蔡老六赶紧信口胡扯。

“见过高师兄,没事,方才不小心遇上了一头恶犬,被吓到了。”

“阿嚏!”远处的一辆马车里,传来了一声喷嚏声。

但很快就被宫门口处的喧闹声所掩盖住。高璋与蔡老六大步前行,很快就汇入了那近三百名殿试贡士之中。

作为省试第一的省元,高璋被安排在了队伍的最前方。

等到了时辰,宫门缓缓洞开,作为贡生表率,偏偏年纪最小,个子也最矮的高璋。

就在无数双视线中,昂首挺胸,大步直入……

身后边的一干贡士,看着这位今科省元,此刻亦是斗志熊熊燃烧。

不为别的,就是希望能够在殿试之上,与这个黄口小儿一决雌雄。

让这小子明白,凭着两份很有天赋的策问能够干到省元,已经是你的极限了。

而眼前的殿试,才是真正刀刀见血的血腥战场。

这殿试,乃是以诗赋论高下,就你这小子,开蒙不过三载,怕是连四书五经都没读全,又哪里有功夫去搞文学创作?

哪像在场的这些读书多年的老斯文人,读过的诗赋名篇都不知道有多少。

更不消说勾栏馆阁都不知道溜达了多少个来回,那里就是骚人墨客们灵感的源泉所在。

特别是不少在诗词方面,已然有了名声的贡士,今日更是信心十足。

当年的元献公拼死在进士科省试杀出一条血路,之后在殿试上呕心泣血,也只能弄到一个进士及第。

就已经令天下为之哗然,何况诗书传家的元献公还比这小子大上三岁。

总之,大家都很有信心,很想看看高璋这位今科省元,倘若今日连前三甲都进不了,那他这大宋神童的美名,呵呵……

……

感受到周围那些贡生们不怀好意的目光,高璋不以为意。

毕竟鹤立鸡群这样的事情发生,羡慕嫉妒恨的,肯定是鸡。

至于鹤,所关心的是即将振翅翱翔前往的九霄云外。

难道还乐意低下脑袋,打量一票痴肥的家禽跟他们称兄道弟不成?

贡士们正在鱼贯而入的当口,这边,大宋天子,业已经在集英殿内安坐。

此刻,他手提御笔,打量着跟前那张大红宣纸,若有所思。

此刻,赵佶的心中隐隐有些后悔,若是当时去见高璋之时。

提前给他点提示,以他的才华和过人的天赋,说不定真的可以再创奇迹。

可惜,当时脑子一热,总觉得这孩子能够夺得省元,再加上梦中又得见他一举夺魁首,被点为状元。

以至于让自己热血上脑之后,根本就没考虑他还是个孩子。

可惜,事情没有如果,也没有后悔药。

如今最要紧地便是构思出一个令所有贡士都觉得至少看起来很合理的题目。

但又能让高璋这位爱徒能够略占一丝便宜,这,就已经是自己能做的极限。

一旁的吴执中可真是有些等得不耐了,这个时候,有宦官快步入殿禀报。

吉时已至,诸位贡士,已然开始入宫,正朝着这集英殿方向行来。

吴执中按捺不住,站了出来,朝着提笔沉思的赵佶高声提醒道。

“还请官家速速确定今岁殿试题目,臣也好等贡士们到达考场之后宣读。”

“吴爱卿不必心急,朕,已经有了。”说话间,赵佶脑海中灵光一闪笔落于纸上。

一边下笔如飞,一边口中朗声言道。

“我朝科举昌盛,今岁科举,更有少年才俊倍出,虽年少,然却又能有经世济民之志。朕心甚慰,故今科殿试,便以少年……”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