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5页(1 / 1)
('
居然派出了自己那愚蠢的亲弟弟过来,高璋使辽之时,可是跟他们萧氏兄弟好好的打了许久的交道。
那萧嗣先长得牛高马大,颇有勇力,好大喜功,胸无韬略。
偏偏还很喜欢武事,洋洋得意显摆自己最喜欢看的书就是兵法。
不过依高璋对他的理解,他的那些兵法肯定都不是什么正经兵法。
反正就是一个很典型的碌碌无为之辈,却成为了辽国大军的主帅。
这简直太适合不过了,高璋觉得大宋已经搞定了西夏,可是,一旁的辽国正在虎视眈眈。
的确很需要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让辽国退缩,更要让大宋军民自信起来。
更要让大宋朝堂明白,大宋是可以变得强大,重要是需要上下一心,君臣团结。
反正送功劳这种手段和方式,高璋这些年来一直都是熟练工。
重点就是,只要自己能够给大宋带来一个接一个的胜利,那么,再加上师尊对自己的信任,那就足以解决问题。
就在五天之前,从东京汴梁又运送来了一批补给,而这批补给,几乎将现如今神雷司所生产的弹药尽数送了过来。
还有新近制备出来的五十门飞雷炮,以及三十门惊雷炮。
有了这些充足的武器装备,高璋自然也就对于将辽国势力完全驱逐出黄河河套之外,充满了十足的信心。
“既然小屈禄已至宁边州,那我们就干脆先将宁边州拿下,然后沿河北上,务必要将河清军与金肃军都留下。”
随着高璋的吩咐,一众大宋将领,整齐划一大声应喏。
……
西夏虽然被宋军所破,但由于都是速战速战,并没有令西夏诸州县出现多少百姓流离失所的情况。
何况这是在严寒的冬季,离开了城镇,怕是不到一两日就会被冻死在郊野之地。
再加上,为了征伐西夏,早就已经有了数载的筹谋。
而在西夏诸军司的段氏商社以及皇城司干探们的配合之下,以及大宋发布的抚民通告,还有大量的粮食与燃料的供应。
第一时间安抚住了那些西夏百姓,稳定了民心。
另外就是,原本已经早就已经整装待发的,并未投入战斗的十数万西军,亦在西夏王都之战后,纷纷进入到了西夏境内。
现如今,光是在西夏中南部地区,连那五万禁军在内,就足足有将近三十万宋军。
而刘法所统帅的北部集团,足足有七万精锐之师,刘仲武现如今已经率领五万精锐一路横推,在那仁多保忠等一干西夏降将的配合之下。
西夏甘肃军司都统军率麾下将士,开城献降。
至于西平军司,实在是有些过于遥远,怕是只能有待来年开春之后再说。
不过现在如今,西夏国主李乾顺的亲笔书信,也已经委以信使,一路向西,前往西平军司而去。
灭夏之战,可以说大宋的西军以及禁军,都算得上是雨露均沾,获得了相当大的好处。
再加上了《东京商报》的舆论宣传,使得大宋虎贲的形象,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现如今,所占下的诸州县,高璋提拔了一部份降臣,当然朝廷那边也委派来了一批能吏。
只待来年开春之后,重新丈量土地,进行划分。
当然,重中之重,就是务必将那功勋授田制得到贯彻执行。
这也是为何西北边军战意汹涌的根本原因。要不是后勤保障有限制,怕是那六十万西北边军都恨不得全部涌入西夏境内。
只要能够贯彻好,大宋那六十万西北边军以及其家属亲眷。
重要是,朝廷只需要提供便利,而不用行政命令横加干涉,减少了民怨的同时,还能够让百姓们主动迁徙,在这新占之地落地生根可比什么都强。
……
小屈禄奉了萧察之命,率领一万辽军,经过了那封冻得十分厚实的黄河,一路畅通无阻地直抵了宁边州。
而宁边州的将领萧光远与小屈禄碰头之后,第二日,小屈禄就率军离开宁边州,沿长城外向西南疾行,赶到浊轮寨。
与退守于此的西夏祥庆军司都统军往利雄慎汇合,浊轮寨虽然称寨,却是一个颇具规模的土城。
不然往利雄慎也不会弃了祥祐军司之后,退守于此。
往利雄慎自己在此主持军务,派了副统军与监军使去与辽国联络。
好在,辽国果然没有令自己失望,第一时间就给出了反应。
辽国位于黄河南岸的三地纷纷出兵开始抢劫地盘,而今,小屈禄率一万辽军前来会师。
这总算是让惶恐不安了许久的往利雄慎心中悄松了一口气。
但是,小屈禄身为西京留守萧察的心腹,当然不可能仅仅只是过来协助往利雄慎镇守浊轮寨这么个小土城。
“本将此来,乃是为了替西夏光复祥祐军司。”
看着跟前这位辽国将领,还有他颐指气使的态度,这让往利雄慎心中一梗。
第七百二十五章 我大宋向来讲究仁义
“辽将乃是小屈禄,此人乃是辽军猛将,颇为骁勇善战。”
“此番奉命,率一万辽骑入浊轮寨,宁边州又拔来五千步卒以援,看样子来者不善。”
“来者不善,所为者,必是图我大宋疆域。”
高璋站在特制的沙盘前,慢慢悠悠地道。
此刻,他的大帐已经移至了麟州北的横阳堡,这里可以算得上是麟州的要塞重地,过去,无数次经历西夏兵马的征伐。
即便每年都在修缮,可西夏兵马却时不时就抽冷子来上一下。
以至于高璋移师于此之时,还能够看到,今年秋季之时城墙上沾染的,已成褐色的血迹,还有刀刻斧啄之痕。
整个麟州的军事地理位置相当重要。西夏由夏州(今靖边县白城子)向东进攻,这里首当其冲。
扼控麟州,不仅可以西抗西夏,东拒契丹,南保河东路,而且一旦西夏挥戈南下侵犯,麟州还可以出兵直捣西夏后方,迫使其不敢远进。
因此,争夺麟州成了宋、辽、西夏战争的一个焦点。
这里,正是杨家世代镇守的要害之地,正是大宋的边军将士们,用无数的性命与鲜血,扛住了西夏蛮夷的狂攻。
也算得上是保住了这个所谓铁血大怂的一丝丝体面。
“不过他们既然来了,我大宋虎贲,若真让区区万余辽卒,在我大宋疆域横行肆意,我等还有何面目,去见朝堂诸公,敢言尽复旧土?”
“辽国借西夏滋事百年,坏我大宋光复旧土之耻。如今当偿。”
看着这位俊秀儒雅,从容不迫的少年高帅,听着他那温和中,渗着丝丝寒意的语言。
世代镇守麟州的杨家人杨宗闵、杨震父子泪流满面地朝着高璋拜倒。
一干大宋将领们亦纷纷拜倒。
……
三日后,浊轮寨被数宋军团团围住,小屈禄率骑兵出城,不料被宋军一炮飞雷炮当场炸成重伤。
辽兵大惧,溃缩回浊轮寨内,宋军直接就将浊轮寨城门尽数轰塌,将西夏残兵与辽兵困死在浊轮寨内。
每日三到五次飞雷炮袭城,令浊轮寨中人心惶惶,将士丧胆。
五日后,因浊轮寨给养不足,辽军开始与西夏残卒发生冲突。
往利雄慎这位投了辽国的西夏祥祐军司都统军一咬牙一剁脚,决定再改一回心意。
命人趁夜潜出浊轮寨,向宋军主将请降,结果点子有些背,信使出城之时,被辽军拿住。
于是,西夏残兵与那辽军在浊轮寨发生了激烈的冲突,整整一夜之后,以损失更为惨重的辽军缴械而降,结束了战斗。
带伤的往利雄慎终于带领残兵,捧着那辽国将领小屈禄的人头出城献降。
高璋勒住了马头,打量着这颗面目狰狞的人头,抬起了脑袋,看向那四十余岁,衣甲浴血的往利雄慎。
“本官记得,辽国有一万余众,何以就只此一枚头颅?”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