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9页(1 / 1)

加入书签

('

……

一队队的枪骑兵,此刻正在辰州城外方圆百里之地游弋。

仍旧是标准的一人双骑配置,并且每一位将士身上的铠甲要比一般的步卒和骑兵更加的简单。

为的是最大程度的节约马力,保证速度。

来到了辽东之后,经历了数月的刻苦训练,这一千枪骑兵对于辽东半岛一带的每一个村庄和城镇,已然熟悉到不能再熟悉。

之前也不是没有不开眼的女直部落,想要来辰州打打秋风。

可是他们甚至都没有机会看到辰州城,以及与宋军主帅刘法手底下的一万精锐碰面。

就在那些枪骑兵的身上吃了大亏,不得不退狼狈地溃逃而去。

若不是高璋之前有严令,大宋现如今的任务就是不得出击,不然,韩世忠与那姚平仲都想要去那些女直部落的老巢,让他们尝一尝大宋的报复。

……

就在折可求押送着那些火药武器进入辰州之时,何智这位大元国的副丞相已然见到了刘法。

“如今女直悍然兴兵,夺取了沈州,接下来,必定要将那辽东京控制在手中,灭掉高永昌才肯罢休。”

“这是自然,一山不容而二虎,何况那高永昌虽然号称元国国主,可是手下却是一盘散沙。”

“若是某家,定然不会出城鏖战,而会凭借辽东京的城防来进行守备,熬到了辽国兴大军讨伐女直,逼迫女直兵马不得不退走。”

“可是你有想过没有辽东京城内,各族混杂,甚至还有大量的契丹人也在城中,倘若正在抵御女直兵马强攻之时,城内生乱的话……”

何智安静而又乖巧地站在刘法身后,目光落在了跟前那张巨大的沙盘之上,看到那些宋军将士正在指着沙盘各抒己见。

刘法听着麾下诸将之言,沉默良久,这才向何智颔首,沉声言道。

“某家麾下一万健卒,需要守备辰州。”

“倘若辰州有失,那我大宋,怕就再难有机会在这辽东之地扎稳脚根了。”

“可倘若不闻不问,又显得我大宋失了宗主国之信誉。”

“唯今之计,只有派遣少量精锐前往辽阳府助阵……”

说到了这,刘法抬起了头来,朝着那边齐刷刷把目光投来的诸将望去,最终,目光落在了那姚平仲与韩世忠那个方向。

只眨眼的功夫,姚平仲与韩世忠的小心肝就开始不争气地狂跳了起来……

……

金国南路都统完颜斡鲁甩了甩手中战刀上的血污,打量着那已然尽成尸山血海的沃里活水。

战败的大元国国主高永昌已然溃逃而去,直奔辽阳府,那些大元国将士,也随之败逃而去。

高永昌败逃回到了辽阳城内时,麾下的八万兵马,只有不到三万随同其逃回辽阳城。

只不过,到得辽阳城,尚自惊魂未定之时,金国的前锋骑兵,已经在那完颜斡鲁的率领之下,杀抵了辽阳府城下方。

看着那城外成千上万的金国骑兵,再看城墙之上那些士气军心全无,面色惨然的大元国将士。

高永昌绝望地仰天长叹。明明自己的兵马倍于金国,却被那完颜斡鲁一战而溃。

现如今,虽然有辽阳府这等坚城,但是此刻,城内的大元国军民人心惶惶。

“丞相呢?”打量着城外那些金国骑兵,高永昌磨着牙根,左右一打量,却并未看到丞相鲁昆的行踪。

一干在场的文武也都纷纷摇头表示不知情,见此情形,高永昌气的破口大骂。

当即命心腹速速赶往丞相府,看看这个贪生怕死的老狗到底在哪儿。

作为高永昌的心腹,足智多谋的铎剌凑到了近前献计道。

“陛下,如今金国兵马尚未齐聚,我大元在辽阳城内,尚有数万精锐。”

“既然那完颜斡鲁在大胜之后轻敌冒进,这或许是我大元最后的机会。”

“倘若能够将这金国大将完颜斡鲁击杀于此,必可令我大元军心大振,民心得安。”

“还能够令那来犯的金国兵马群龙无首,只能退回沈州……”

“倘若再等下去,那金国兵马将辽阳府困住,到时候,我等可就插翅难飞了……”

听到了铎剌之言,高永昌打量着城外的金国骑兵,亦是心动了起来。

更何况,现如今自己的亲人家眷,皆已经安全地送抵了那有宋军镇守的辰州。

之前那位宋国大将就曾经来信告之过,倘若你高永昌在东京支持不住,事不可为之时,当可退往辰州。

而辰州本就靠海,又有码头,即便死守不住,亦可以登舟退往宋境。

何况大宋向来仁义,依靠草台班子在辽东之地建立的大元国,怎么也算是大宋的藩属国,自己这位大元国国主想必也能够得到优待。

心中已有定计之后,高永昌毫不犹豫地下达了命令,并且下令打开国库,拿出金银财富来激励将士们。

只要搞死那金国大将完颜斡鲁,赏白银百两,田地百倾,美女十名。

在重金的诱惑之下,之前被打掉了勇气的大元国将士们,终于再一次支愣了起来,倾巢而出,向着如今仅仅只有不到一万骑兵的金国兵马发动了最后的反击。

而在此刻,方智也才与那韩世忠和姚平仲等人,才离开辰州没有多久。

……

何智领着这支总共只有一千余骑,却皆配双马的大宋枪骑兵一路北行。

这才刚刚走了不到两天的光景,就看到了有大元国残兵败卒向南逃来。

一打听这才知晓,高永昌在那沃里活水惨败之外,退守到了东京辽阳府。

因为见来犯之敌势单力薄,又想要赌上一把,结果再一次惨败在了那完颜斡鲁所统率的金国铁骑刀下。

大军溃散而去,而那完颜斡鲁趁势夺取了辽阳府。

“……这才多长的时间,大元国就没了?”

姚平仲听着那何智与那战俘的交流,忍不住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韩世忠点了点头,忍不住朝着那名败逃将领喝问道。

“你这汉子,可有看到你们大元国国主何往?”

……

一声声的催促之声,伴着那座骑的蹄声交织在一起。

原本穿戴着醒目耀眼战甲的高永昌此刻头盔都不知道丢哪里去了。

身上的衣甲也随着那长时间的策马奔腾而显得有些散乱。

原本紧紧跟随着自己的老底子,三千渤海武勇马军,现如今也仅仅剩下了一半不到。

而就在后方数里外,则是那完颜斡鲁麾下大将乌蠢,率领五千骑兵,正死死地咬住这支溃军。

长时间的奔波,让人困马乏的高永昌一众残兵败将越来越绝望之际。

却在穿行过了一座废弃的村落之后驰行数里,就看到了正前方远处,有一杆大旗在一处高地之上飘扬。

而在高地下方,则是身上披着鲜红战袄的过千骑兵,这让高永昌不禁喜出望外。

“宋国的兵马,弟兄们,跟上我,那是宋国派遣兵马前来救援我等了……”

伴随着那高永昌的呼喊之声,原本已经士气低落无比的残兵败府的眼中,终究开始闪烁起了求生的欲望。

挥舞着手中的马鞭抽打着座骑,寄望于得到宋国兵马的保护。

而很快,高永昌就看到了自己的副丞相何智正满脸喜色的策马相迎。

……

乌蠢一马当先,在一干亲军的簇拥之下,驰出了废弃的村庄之后,亦在第一时间看到了一支在数里外,列成了横阵,拦阻住前路的陌生军队。

直到身边有识得汉字的将领提醒之后,乌蠢这才反应过来,他们现如今所面对的,居然是宋国的兵马。

“猛安,咱们要不要先遣人去知会那些宋人,毕竟陛下有言,我大金当与宋国交好,不得生事与宋人起冲突。”

一旁的副将上前小声地提醒着那勒住了马首,目光阴枭,打量着那距离他们不过三里许地的宋军骑兵。

“野不达,谁敢保证,对面那些人真就是宋国的兵马?”

“是啊,再说辽东之地,本就该得我们女直人的白山黑水。”

“猛安,下令吧,先杀过去,把他们擒下再问是不是宋人。”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