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页(1 / 1)
('
“禀陛下,具体缘由,卑职一开始也是不知道的,但事后猜了一个大概,但是否为真相,卑职也不敢妄言。”
“无妨,说!”杨广一甩袖子,以肘枕膝,静等下文。
朱三力道:
“当年秦王任职荆州总管的时候,有一个叫燕宝寿的人,短暂的担任过秦王的属官,卑职也是事后才知道,此人是昌平郡公(燕荣)的长子,齐王在弘农郡掳走的女子,就是燕宝寿的女儿,想来也是因为父亲曾为秦王属官的缘故,她派人往洛阳求救。”
这时候,杨广目光询问的看向一旁的内侍高野。
高野道:“此子确实做过秦王属官,吏部那边也有备案,现今已经被调回京师,好像是在万年县衙任职,他的妻子,是观王的女儿。”
事实上,杨广心里都知道,不过是装装样子而已。
“你继续说,”杨广道。
朱三力道:“殿下一开始,其实不太愿意出面,但是齐王在借粮一事上,实在是做的太过分,每日来秦王面前抱怨的官员,数不胜数,许是动了气,所以秦王令我率人袭杀救人,既给齐王一个警告,还能从观王府这边得个人情,因怕走漏风声,所以嘱咐卑职不留活口。”
杨广点了点头,不再问这个话题,而是岔开道:
“老三身边的近卫,换过没有?”
朱三力摇了摇头:“一个没换,只是换了近卫统领,曾给陛下牵马的陈进,他的侄子现在是秦王的近卫统领,至于司马,还是圣后身边的庞犇,王府部曲,几乎没有变动,就是新增了一些王妃的娘家人。”
“陈进的侄子?”杨广身子后仰,心里对杨铭的戒心大减,笑道:“我记得那个小子,好像射术不错。”
“陛下强识,就是他,”朱三力道。
杨广又问道:“你是秦王近卫,他在洛阳和齐王第一次见面,你在不在场?”
朱三力答道:“卑职在院外守候,等见到秦王的时候,他身上衣服多处都被扯烂,应是与齐王有过肢体冲突,因为除了齐王,没人敢动秦王殿下。”
“冲突?他们为什么起冲突?”杨广表情凝重,追问道。
朱三力道:“具体原因,卑职因为守在外面,并不是听得很清楚,好像是因为封王的事情。”
杨广双目一眯,又问道:“朕听说,秦王在借粮一事上,其实事先都已经安排好了,齐王只需照做,粮食供应就不会出问题,是这样吗?”
“是的,王府长史元文都,祭酒李百药,早就被派下去负责借粮一事,”朱三力道:“当时卑职曾听越公与宇文尚书交谈,说什么齐王那边其实很省事,只要以官府的名义开个借据就好,不该像当时那样,粮食迟迟运不上来,以至于延误工期。”
杨广听完后脸色阴沉,沉默半晌后,挥了挥手。
朱三力见状,赶忙退了出去。
杨广召见朱三力,其实就是想了解当时的具体情况,他想知道,老二和老三之间的冲突,到底是谁起的头。
眼下看来,多半是老二的问题,老三身上背着东京营造的差事,肯定不会乱来,老二掣肘,也是想让老三因延误工期而获罪。
这个王八蛋,敢在朕的国策上动歪脑筋?
第259章 一起滚蛋
负责调查苏威和高颎的人,其实是最苦逼的,因为这两个人地位太高。
而且给这俩人传递消息的东宫侍卫,已经被处刑了,死无对证,还不能声张,这怎么查?
只能是当面问话。
刑部尚书宇文弼查苏威,梁毗查高颎,都是执学生礼,尤其是梁毗,他一向敬重高颎,所以问话的时候特别谦卑。
其实杨广要的结果很简单,就是苏威和高颎,有没有将太子患病的消息,告诉另外的人,尤其是齐王秦王。
苏威高颎,这都是老狐狸,回答的时候自然是滴水不露,毫无踪迹可循。
所以宇文弼和梁毗只能如实交差,他们又不能给苏、高两人用刑,再说了,人家这样的人物,都是刀山火海闯过来的,用刑根本没用。
好在两人都很清楚皇帝的真实用意,所以事关秦王齐王方面,到是都查清楚了。
苏威得知太子患病的消息,是在去年九月份,这一点,是从给苏威送信的那个东宫侍卫身上,刑讯逼供问出来的,与苏威的回答完全吻合。
那时候秦王杨铭早就去了洛阳,而苏威府上,所有人的出城记录,都有备案可查,他们出城干什么,几时回来的,刑部这边都查清楚了。
至于苏威与齐王,压根没有任何联系,所以基本可以将苏威给排除了。
再说高颎,高颎罢相之后,还被罢了齐国公,所以他的府上,已经遣散了大半的奴婢下人,而高颎本身深居简出,几乎不与人打交道,更是没有任何疑点。
这两人最大的问题在于,他们知道太子患病之后,却没有第一时间前往探望,也没有告知皇帝,多少有点隔岸观火的意思。
苏威的回答是,消渴症不算重疾,太子既然已经服药,那么应该不会有大碍,而且太子本身有意隐瞒,他不想惹事,所以无动于衷。
高颎的回答就更牛逼了,他以为皇帝知道,因为他觉得,他都能知道,皇帝就在宫里,怎么可能不知道,所以他认为,是皇帝在压这件事,不想让外人知道,所以他干脆装作不知道。
两人的回答,似乎都合情合理。
那么,就剩下李子雄了。
偏偏这个时候,负责查问杨约的卫玄回来的,而且直接将李子雄的儿子李珉带进了宫。
这个人是个关键人物,卫玄怕他跑了,所以直接就给抓起来了。
他没敢随意用刑,所以交给皇帝亲自审问。
当杨广见到李珉的那一刻,心情非常糟糕,直接痛斥卫玄办事不利。
你这个时候抓人,李子雄会怎么想?他可是还没进京呢。
所以杨广问都没问,直接就将人给放了,但是他让大理寺那边派些得力人手,把这个人给盯紧了。
而且还让卫玄给李珉认错,意思是抓错人了,好在卫玄一开始就没有盘问李珉,所以没有露馅。
李子雄是幽州总管,身上还兼着鸿胪寺卿,关键是,这个人是杨广的人。
幽州,也就是北京一带,下设只有九个县,但却有十一座军府,常驻兵员一万两千人,因为地处边疆,正北是突厥,东北是高句丽。
如果让李子雄知道,自己的儿子被抓,他肯定不敢再进京了,如果任他返回幽州,恐怕会出事。
“你可真是个废物,”杨广指着卫玄的鼻子骂道:“你就不能等李子雄进京之后再抓人吗?”
卫玄低头道:“臣愚笨,当时确实没有想到这点。”
杨广冷哼一声,返回座位坐下,道:“说吧,为什么要抓他。”
卫玄赶忙道:“这个人绝对有问题,臣都查清楚了,李珉与齐王是好友,而且到过洛阳与齐王见面,返回京师之后,便带着一份厚礼给杨约送过去了,而且这份礼物,李珉是帮齐王代送的。”
杨广顿时皱眉:“齐王讨好杨约?怎么?他有什么事情想让杨约去办?”
“这个臣就不知道了,杨约也不知道,他只是收了礼物,齐王那边并无要求,”卫玄答道。
杨广冷哼道:“这个守财奴,什么钱都敢收,他也不想想,人家会给他白送吗?”
对于杨约的贪财,杨广其实并不介意,因为他还在扬州的时候,就给杨约这个老小子送过不少钱,目的是交好杨素,帮着在至尊面前替他多说好话。
但是等他即位太子之后,杨约就把当年收他的钱,加倍吐了出来。
爱钱,不是什么毛病,而且杨约这个人,收了钱,真给你办事。
但杨广忌讳的是,老二想让杨约办什么事?
“继续说,”杨广道。
卫玄赶忙道:“臣查过,李珉去年离京,是去幽州探望父亲李子雄,那么他出现在洛阳的时候,应该是从幽州返京路过,而他与齐王幼时便是好友,前往相会合情合理。”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