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页(1 / 1)

加入书签

('

“算了算了,秦王是多虑了,咱们俩怎么可能闹掰,喝酒,”杜淹率先举杯。

杨铭之所以让杜如晦跑这一趟,警告对方,一来是不想再给杜淹擦屁股了,再者,也卖个人情,毕竟两次,都是杨铭出面保他。

京兆地区最的两家地头蛇,韦杜,韦家跟杨铭不沾边,杜家就不能再失去了,京师有什么风吹草动,也是这两家最容易获得消息,将来肯定会用得着的。

杜如晦在族内辈分低,没有杜淹说话管用,但这并不代表杨铭就会信任对方。

因为杨铭的地位,就已经决定,他不可能轻易相信任何一个人。

这几天,杨素病情突然加重,王妃杨茵绛已经住进了楚公府,而杨铭则是奉旨查看杨素病情。

没错,他是奉了杨广的旨意。

杨广想知道,杨素还能挺多久。

“挺不了多久了,现在就是能熬一天算一天,”杨素整个人躺在榻上,面黄肌瘦,人时而清醒,时而糊涂。

见到杨铭,他连坐起来的力气都没有了。

杨铭知道他不是装的,因为杨素在他这,从来不装。

杨素颤颤巍巍的朝杨铭抬起手来,杨铭赶忙上前握住,只听杨素道:

“趁老夫现在清醒,有些事情,还要托付殿下。”

杨铭脸色凝重,点头道:“楚公请说。”

杨素艰难的抬起眼皮,扫视屋内的晚辈,虚弱道:

“你们都听好了,别以为我是在危言耸听,今后你们只能以秦王马首是瞻,否则……否则必将……必将大祸临头。”

杨玄感和他的兄弟们,以及杨素的几个弟弟杨询、杨慎、杨岳、还有堂兄弟杨实、杨宏都在。

还有族内的杨文思等等,足足四五十个人,都有官职在身。

众人闻言,纷纷点头。

杨素多少有点交代后事的意思,因为他不知道,自己下次清醒会是什么时候,又或者,不会再清醒了。

接着,杨素握紧杨铭的手,道:“我族内不少干才,殿下可以放心的用,我死之后,恐杨约出事,还望殿下倾力保全。”

“您老放心,我在,杨约就在,”杨铭点头答应。

杨约不会出事的,历史上的杨约虽然也就几年的活头了,但不是被判死的,而是自然病死。

自然死,杨铭可管不了。

杨素又看向众人:“今日之事,谁敢泄露出去,就把他踢出族谱,永不复录。”

接着,杨素开始大喘气,似乎已经没有力气再说话了,

见状,玄感赶忙跑过来,扶父亲躺下,杨素的眼睛直勾勾的盯着杨铭,好像还有话要嘱托,但也已经说不出来了。

杨茵绛不忍再看,掩面跑出房间,她不能哭出来,现在哭,按照迷信的说法,不吉利。

半晌后,杨铭离开屋子,找到妻子,安抚道:

“人固有一死,咱们俩也会有这一天的。”

“不要说这样的话,”杨茵绛猛的扑进杨铭怀里,忍着没有哭出来,道:

“要死我也死在你前面,因为我承受不了没有你的日子。”

杨铭安慰道:

“我们现在要考虑的是,没有楚公,我们该怎么办,杨家该怎么办,大厦将倾,我们如果没有周全安排,杨家的苦日子就要来了。”

杨茵绛这个人,不是寻常女人,是知大势的,她抬起头,沉吟片刻,道:

“族曾祖杨文思,与宇文述关系匪浅,这时候,我们应该把他推上来,否则单靠叔公,独木难支。”

“可行,”杨铭点了点头。

杨文思,是杨素的族父,他的父亲杨宽,是北周小冢宰,北周大冢宰,是杨坚。

这个人很厉害的,北周时期非常风光,但是入隋后,是靠着杨素扶持。

历史上,长孙炽之后,这个人就是下一任民部尚书,甚至还做到了门下省纳言。

弘农杨氏,庞然大物,怎么可能说倒就倒。

第288章 三去其一

离开楚公府的第一时间,杨铭就进宫了,杨广还在等着他的汇报呢。

“时日无多,基本算是将死之人了,能挺多久,都看造化,”杨铭老实禀奏道。

杨广点了点头,一脸黯然道:“可惜了,杨素的身体要是没有出问题,运河的事情交给他,朕是最放心的。”

说罢,杨广直视自己的儿子,道:“杨素病故之后,就让玄感袭爵吧,在你看来,应该给玄感一个什么样的位置,比较好。”

明摆着是在试探,杨铭心知,自己其实不应该扶植玄感,可是于情于理,他不扶植,反而会让杨广觉得有问题。

于是他也试探道:“父皇认为,一部尚书,可行?”

杨广笑了……

杨铭的回答,他是满意的,如果杨铭连自己的老丈人都不管,那他的心思可就太难猜了。

杨广笑道:“玄感名显天下,皆因累代尊贵显赫,其人,才不堪用,一部尚书,实在是抬举他了。”

得,拒绝了,杨铭继续装模作样道:“朝臣多为杨素手下将吏,玄感才薄,但威望不浅,还是堪用的。”

“哈哈……”杨广忍不住笑道:“难为你处处维护,朕会酌情考虑的。”

说着,杨广突然道:“那日你被老大召入东宫,到底都说了什么?”

“只是探望大哥,还有举荐苏夔为太子冼马,除此之外,并无其它,”杨铭这一次,不打算说真话。

因为他觉得,当日在东宫与杨昭的秘议,绝对不会传到杨广耳中。

至于苏夔的事情,只怕是瞒不住,因为段文振这个家伙,应该是老爹的人。

虽然只是杨铭的猜测,但多半是八九不离十。

“没有提运河的事情?”杨广又问。

杨铭点头道:“提了一些,但儿臣当时没怎么说话。”

“呵呵……”杨广笑了笑:

“有些事情,你能自己做主,而不被他人他诱导,其实是对的,杨雄让你将事情捅至朝堂,你没有同意,可见你还是知形势的,记住了,这天下是咱们家的,你做任何事情,都要自己拿主意,不要相信那帮人,他们都是一群看热闹的。”

“孩儿明白,”杨铭佯装一脸惶恐道。

杨广又道:“朕封你秦王,老二是齐王,他已经吃亏了,有些事情,你就不要再跟他计较,老大、老二,还有你,你们才是一家人,不要因为外人的谗言,就不相信自己的亲兄弟,真要到了危难关头,能帮你的只有他们,明白了吗?”

“明白了……”杨铭听得出,老爹是想做和事佬,消解他和老二之间的矛盾。

毕竟哪个当爹的,也不希望看到自己的儿子内斗,虽说一碗水端不平,但好歹大家都有口喝的,谁要是敢把碗摔了,老爹也是会下狠手的。

皇帝杀儿子,又不是什么新鲜事。

看样子关于运河的事情,杨广是会全力支持杨暕的,因为杨暕揣摩对了杨广的心思。

最后,杨广开始埋头处理政务,撂下一句:

“只要你这一次,不找老二的麻烦,朕就给玄感一个尚书,你自己揣度吧。”

杨铭赶忙揖手:“孩儿绝不会找二哥的麻烦,请父皇放心。”

杨广没有再说话,于是杨铭悄悄退了出去。

今天的警告,看似柔和,实际上颇为严厉,杨铭如果不听,下一次,杨广就不会是这个态度了。

现在就看杨昭对老二的警告,是否管用,如果没有效果的话,杨铭短时间内也不敢随便插手了。

如果一旦惹怒杨广,把他贬为庶人,那他什么都干不了。

熬吧,再熬一个月,看你怎么选。

……

太子杨昭给杨暕写的那封信,如石沉大海,一点涟漪都没有溅起来。

杨暕甚至都没有回信,杨昭急怒攻心之下,一下子气倒了。

这下子,不单单是杨广慌了,整个大隋都慌了……

每日的朝会,也改在了东宫,就在太子杨昭的寝殿外面,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