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页(1 / 1)
('
历史上的娘子军,是李秀宁,杨铭没想到自己的妻子里面,还有一个女中豪杰。
不过杨铭已经想好怎么应对了,等到去了张掖,让裴矩把他闺女扣下来,杨铭可不希望裴淑英有任何闪失。
明年,杨铭又会收获两个孩子,一个是杨茵绛的二胎,一个是李秀宁的头胎,两孩子都会生在大业四年。
杨铭应该等不到了。
徐景找了过来,告诉杨铭,独孤风儿找他。
杨铭顿时头大。
果然,当独孤凤儿见到他的那一刻,直接开门见山道:
“徒弟都能去,做师傅的自然也能去吧?”
她口中的徒弟,就是裴淑英。
杨铭一脸为难道:“征战沙场非同儿戏,你跟着凑什么热闹?”
“我跟淑英不一样,她觉得自己可以冲锋陷阵,但我觉得,我只能给你当个护卫小兵。”
杨铭一愣,忍不住打趣道:“没想到风儿竟有如此自知之明?”
独孤风儿幽幽一叹:“因为我担心你。”
杨铭顿时愕然……
生命不能承受之轻,惟情千万重。
第316章 先锋开拔
这日,秦王府,除了河内太守张定和仍在路上之外,其他的一众将领全部到齐。
大厅内,聚集了包括六部三台十一寺在内的上百官员,杨铭主持议事。
高颎坐在左侧上首,他的出现,无疑给所有人提振了信心。
史万岁和李浑做为留京级别最高的军方大佬,在高颎面前,都是晚辈,毕竟高颎的军功太高了,杨素都比不了,他这辈子唯一吃过的一场败仗,是以元帅长史的身份,协助汉王杨谅攻打高句丽。
而所有参与那场大战的都知道,这不是高颎的错,因为杨谅压根就不听他的。
国公封号,也是参照春秋时期的诸侯国,而大隋最尊贵的公爵封号,就是高颎当年的齐国公,杨素直到死前,才被封了低齐公一等的楚公。
会议期间,史万岁说道:
“土谷浑的骑兵,应该占其所有兵力的七成以上,步军大多数情况下是守卫王城,王城为伏俟(si)城(青海省东部共和县),除此之外,还有清水川、赤水、浇河、吐屈真川、伏罗川五座大城,与中原不同,与土谷浑交战,不攻城,应寻其主力决战。”
土谷浑虽然是个游牧民族,他们在上上一任的可汗夸吕主持下,开始效仿隋制,设立朝廷,王公、仆射、尚书、郎中都有,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但其实真正掌权的,还是下面的部落首领,大隋统称为名王,虽然他们都有各自封号,但是中原这边是不会认的,因为他们的封号例如南昌王、定城王、钟留王、广定王、高宁王、赵王等等,这特么一听,还以为是大隋的王呢。
名王有大有小,看其部落规模,少的几千户人口,多的上万户。
游牧民族有一个特点,逐水草而居,虽然土谷浑已经开始大规模的农耕,甚至也有不少的冶炼矿场,但根上,还是离不开水草。
所以攻灭土谷浑,沿着河流走,绝对能找到他们的主力,因为他们没有后勤部队,他们的后勤是大自然。
高颎多少还是认同史万岁观点的,毕竟对外作战,史万岁比他有经验,但是他还是提出了不同见解:
“土谷浑的主力,就是骑军,以其机动性驰于旷野,神出鬼没,但是太平公说不必攻城,老夫却并不怎么赞同,老夫认为,当以我大隋精锐骑军,长驱直入,围困他们的王城伏俟城,各方敌军必引兵来救,我们可分而击之,总比于旷野之上苦寻敌军主力,要来的轻松。”
他这个计谋,就是围点打援了,省的费时间四处搜寻土谷浑各部主力的下落,毕竟人家都是骑兵,来去无踪。
史万岁皱眉道:“大战一启,慕容伏允必然率兵在外,我们围困其王城,对方未必上当。”
高颎道:“他不来救,那咱们就顺势拿下伏俟城,我大隋主力是步军,据守城池作战,总比在外面被敌军大部冲击军阵,来的安全。”
“此策可行,”杨铭点头道:“土谷浑那边,知道咱们的主力是步军,必以其长,攻吾之短,结合双方形式,我们非常有必要拿下一些城池要塞做为据点,总得给后方补给找个落脚之处。”
“兵贵神速,对战骑兵,打的就是个出其不意,补给无需太多,”史万岁道:“打到哪咱们抢到哪,只要沿着河流走,不愁没有就食之处。”
高颎苦笑道:“我们要灭的是土谷浑的王,不是土谷浑的人,你把他们的粮食都吃了,他们吃什么?到时候就算灭了土谷浑,我们也在那边站不稳。”
史万岁愣道:“我懂独孤公的意思,我知道攻灭番邦之后,将来会在当地设立郡县,以巩固疆域,不过大可迁徙中原轻罪之人过去开垦屯田,何必仰仗他们?”
杨铭解释道:“四个字足以概括,水土不服。”
“正是此理,”高颎道:“就算我隋人迁徙过去,没有当地胡西夷协助,也是万难适应,胡汉融合,才是百年之计。”
“我明白了,正如我一到南方就拉肚子,是一个道理,”史万岁粗犷大笑。
厅内众人,也都跟着乐了。
杨铭点头:“暂以独孤公此策,为大致方向,具体事宜等到了那边,再与裴矩商讨。”
土谷浑的王城,在土谷浑的最东边,与大隋的西平郡接壤,这个地方经常被土谷浑侵扰,属于名义上归大隋,但是大隋对当地的控制,其实非常小。
开皇年间,这里叫鄯州,治所在湟水县,那时候大隋对鄯州有着绝对的控制权,因为夸吕可汗在位的时候,和杨坚做了一个交易。
他的儿子慕容诃害怕被夸吕杀掉,与名王拓跋木弥想要率其部落内迁大隋,但是杨坚没有同意,所以夸吕主动让出了鄯州算作报答。
杨坚一死,脆弱的协议荡然无存,土谷浑开始侵占鄯州,但因为这个地方还有一个湟水县在大隋的控制之下,于是改革地方行政时,取名为西平郡,这个郡的太守,还不如一个县令,属于绝对的苦差事。
从这里出兵,距离土谷浑的王城,不过五百里,方圆有四条大河,湟水、长宁川水、牛心川水、浩亹(wei)川,所以这里注定了会有很多部落生活于此。
按照高颎的计策,从这里出兵长驱直入,其实也并不容易。
李浑因为身上没有差事,所以整个人很轻松,当然了,自尊心多少也是受了点伤害。
毕竟杨铭的大名单里没有他,说明杨铭不看好他。
不过混到他这个地位的人,脸皮都很厚,所以也不在乎,他在乎的是,杨铭把他的右骁卫给抽调走了,而且是满额抽调,两万四千人,外加一个长孙晟。
原先的计划,是从关中抽掉五万人,结果他的右骁卫就占了一半,然后杨铭还让他总领京兆地区所有军府。
我怎么领导?我特么都成光杆司令了。
名义上给权,实则架空,这让李浑一脸无奈,所以他希望杨铭能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表个态,他到底领导谁?
“大军抽调,关中空虚,殿下委臣以重任,不知麾下何人领事?”李浑问道。
杨铭知道他在想什么,于是笑道:“以郕国公的威望足矣,何须他人辅佐?”
说着,杨铭望向厅内:“本王不在京的时候,京兆各军府,皆受郕国公辖制,谁敢不听调遣,斩!”
说罢,立时便有二十余名将领起身,同声道:
“末将领命!”
这下子,李浑算是放心了,一个军府一个主,他管的了右骁卫,可管不了别人,杨铭不放话,那帮人不好约束的。
这时候,杨铭又将目光看向杨雄,笑道:
“陛下的旨意里,虽然是由河东王暂领京师守备,以杨中书为辅佐,但是关中事务,还得仰仗观王,您老多辛苦一些。”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