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页(1 / 1)
('
杨雄捋须微笑:“秦王放心,一应诸事,必使周全。”
杨铭点了点头,随即道:“杨玄挺。”
“末将在,”杨玄挺出列道。
杨铭道:“令你率右候卫先锋军一万人马,即刻开赴张掖郡,抵达之后略作整顿,便出边境,劫掠军马,我只给你两千马,剩下的你自己筹。”
“末将领命,”杨玄挺随即上前,领取调兵军牌。
杨铭的意思,就是要让他去抢,大隋这边缺马,是一大劣势,早期骚扰,也方便引起土谷浑的注意,因为张掖郡在伏俟城的正北方向。
而杨铭他们打算从伏俟城正东方向的西平郡奇袭,所以他需要以前一步通知裴矩,派人前往西平郡与他接洽。
大隋这边,除了十万大军之外,还要征调三十万民夫做为后勤补给,这一块交给民部侍郎韦津,至于筹备征调,是杨约的事情。
长孙晟将会带着一万五千的精锐骑兵,先一步出发,前往临洮郡,与麦铁杖的五千骑军汇合。
而杨铭则是等到河南山西河北的兵力抵达之后,才会开拔。
历史上,攻灭土谷浑之战,是杨广亲征,宇文述为行军大总管,但是让慕容伏允给跑了,后者趁着隋末内乱,再次成功复国,直到唐太宗时期,才被李靖给灭了。
所以这一次,杨铭绝对不会让他跑掉,甚至土谷浑所有的部落首领,都必须杀光,以免死灰复燃。
想要征服一个地方,前期是靠武力,但以后还得靠经营,只有文化、语言、信仰完全统一之后,这个地方才能真正意义上的归属于大隋,融入华夏文化。
好在土谷浑不同于铁勒,铁勒说的是突厥话,但是土谷浑主要是鲜卑语和汉语,交流上没有障碍。
他们信仰的是萨满教,也就是“敬鬼神,祠天地日月星辰山川”等原始巫术,这玩意不靠谱。
当初的夸吕可汗也意识到这个问题,转而尊崇佛教,在当地修建寺庙,供拜释迦牟尼佛像,但是到目前为止,效果不是很理想,因为民间的普及程度不高。
靠天吃饭的地方,你让他们信佛,困难程度可想而知。
第317章 秦王入阵曲
佛教的根本宗旨,叫普渡众生,也就是帮助众生解脱。
其中又分为大乘佛法和小乘佛法,区别在于大乘的发心是为了一切众生能够解脱而修行,发心就是发菩提心,可以理解为许愿,小乘的发心是为了自己能够解脱而修行。
一个是博爱,一个自爱。
而我大中华,一直都是以大乘佛教为主流。
西游记里面唐僧师徒去西天,为的是求取大乘佛法,其实是错误的,大乘佛教是在东汉桓帝建和元年,由大月氏僧人支娄迦谶传入中国,紧接着第二年,小乘佛教由安息国高僧安世高传入中国。
佛教的引入,极大的压制了华夏正统的道教,因为佛教可以许愿,可以积累功德不用下地狱,进入轮回下辈子还能投个好胎。
但道教玩的是修仙,长生不老,所以在佛教引入之后,受到极大的冲击,因为他把人们的希望掐灭了。
所以道教紧跟时事,开始改革,从最初的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的无轮回说法,于南北朝时期被一位不知名人士,写了一篇《老君太上虚无自然本起经》,首次提出了五道轮回的教义,即天、人、禽兽、饿鬼、地狱五道,算是暂时扳回一城。
总之,无论佛、道两教,都是给人以希望,告诉人们,你们这辈子苦,不要紧,只要做好事,下辈子就能投个好胎不用受苦,但你要是干坏事,嘿嘿,那就下地狱吧。
宗教的约束,无疑与法律有着同等的力量,双管齐下,才能使得天下承平,只是依靠律法的话,维稳成本太高了。
但是想在土谷浑这样的地方推广,难。
吃了上顿没下顿,过了今天不知道明天怎么过,你让人家怎么信佛?那地方都不讲伦理的。
不过话说回来,连藏西都能行,土谷浑为什么就不可以呢?
所以杨铭给老爹写了一封信,大概意思是,建议在攻灭土谷浑之后,征集一些高僧前往当地宣扬佛法,最好多建几座寺庙。
依靠宗教为归化先锋,对土谷浑人民施行精神洗礼。
杨玄挺带着一万兵马,会率先离京,而杨铭只给他配了两千马,杨玄挺觉得太寒酸了,于是在家族设于关中的马场,征调了四千马。
如果不是太着急,他能把战马配齐了,但军令如山,他不敢怠慢,着急忙慌的带兵走了,毕竟张掖郡太远。
他的兵马当中,是有向导的,而且杨素曾经的幕僚当中,就有归化后的土谷浑人,所以玄挺对于即将面临的陌生环境,已经有了大致的了解。
杨素死后,这是弘农杨氏第一位征战沙场的将军,所以家族对其抱有很大希望,给玄挺搭配了一套非常豪华的班底,所以名义上,他是一万兵马的主将,实际上已经扩充为一万三千四百人,其中六千为骑兵。
长孙晟率领的清一色骑兵,开赴临洮郡,他和麦铁杖的任务,是深入敌腹地八百里,攻取土谷浑南部的曼头城,以此阻止慕蓉伏允南逃。
辎重军械粮草已经一车一车的往西边去了,送往金城郡,这里也是杨铭他们初步设立的战略指挥中心。
他和总参谋长高颎,以及一众王府幕僚,将来会在金城郡指挥作战,金城郡与土谷浑之间,隔着西平郡和浇河郡,算是非常安全的地方。
当天晚上,王府内院,杨铭与高颎史万岁他们边吃边聊,
“殿下不宜涉险,您没有与大部骑兵作战的经验,没见过天地之间乌压压一片骑兵是什么景象,我当年第一次打突厥,真的吓坏了,所以您呆在金城,是最合适的,”史万岁灌了一口酒道。
我当然不会涉险,那地方太容易被围了,跑的不及时,小命都会交代,杨铭老婆孩子热炕头,可不会随随便便进入土谷浑。
那里的城池零散分布,连个遮风挡雨的地方都没有,面对骑兵的时候,很难形成防御,这和平定杨谅叛乱,完全是两个概念。
杨铭点了点头:“收尾的时候,我再去。”
高颎一把年纪,肯定也不会冲锋陷阵,人家是智囊,是负责整体战略规划的。
元文都在一旁道:“已经有十万石粮食,从广通仓开运,洛阳那边我问过了,有些已经在路上,就是卫尉寺的军械有些不足,毕竟当初很多都运往了洛阳,卫公已经紧急在各地官窑征集军械,应该是来得及。”
“来不及也无所谓,”史万岁道:“眼下所有卫士军械都是足备的,损耗后期可以补上,并不着急。”
军械的损耗,是非常大的,有时候还看运气,比如一刀劈在甲上,刀给磕崩了,运气好了也就是一个豁口,还能再用,但是枪、矛断了,就不能用了,而且步兵对骑兵,箭矢的消耗量是非常巨大的,眼下的军府卫士,弓配三十支,弩配二十支,储备还有各四万支,确实是不够。
史万岁不着急,是因为他就没打过富裕仗,因为自身性格问题,导致索要军械的时候,回回都要不到足额的。
大军出征,里面也是各种勾心斗角,所以杨铭会学习杨素的治军,但凡敢玩猫腻的,全部杀头。
“催一催卫玄,打造不出来就从各地紧急征调,误了大事,少不了找他的麻烦,”杨铭淡淡吩咐一声,随后又看向房玄龄等人,道:
“你们都是第一次上阵,做好准备,有独孤公高山在前,尔等要多多学习才是,”
“这是自然,”房玄龄等人纷纷点头。
高颎对他们来说,是偶像,是丰碑,也是终生的奋斗目标,试问他们谁不想位及人臣,千古流芳呢?
当然,高颎的脾气他们是不会学的,容易出师未捷身先死,不过话说回来,遇到明君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