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页(1 / 1)
('
好家伙,我大隋朝这条运河,倒像是给你修的了。
杨铭犯难了,这钱不好挣,牵扯太多了,自己强行插手,王世充也不会鸟他,毕竟老小子是老二罩着的。
“你先等一等,我再想想办法,”杨铭道。
独孤薪也知道这事难办,但他们独孤家不能眼睁睁看着这么肥的鱼被别人抓了去,别人吃鱼,他们吃空气。
想要顶替萧铉,只有两家能做到,一个姓杨,一个姓萧。
杨家子嗣凋零,老爹又比较猜忌,快算了吧,于是杨铭想到了一样爱钱的老舅萧瑀,这可是老妈的亲弟弟,跟那个已经过世的萧琮,关系可近的多了。
接着,杨铭吃过晚饭之后,便去了老舅的府上,结果人不在,在皇城。
于是他就进宫了。
萧瑀现在是内史侍郎,也就是在内史省,但是杨铭去了内史省的官衙之后,吏员们说,萧侍郎眼下在永安宫。
于是杨铭又去了永安宫,借口是探望儿子。
“有什么就说,这都不是外人,大晚上的来看瑞儿?你觉得阿娘会信吗?白天你都干什么去了?”萧皇后笑道。
一旁的萧瑀赶忙起身道:“也许殿下有什么事要与阿姐说,我还是回避一下吧。”
“别别别,舅父别走,”杨铭笑道:“其实我就是来找你的。”
“找我?”萧瑀愣住了,你小子找我准没好事,于是他看向同样疑惑的萧皇后。
萧皇后笑道:“说说看,我也想听听呢。”
于是杨铭坦白的将独孤薪与他见面的事情,和盘托出,赚钱嘛,没什么好隐瞒的。
“拉我入伙?”萧瑀表情大讶:“我也不缺钱啊?犯不上赚这么远的钱。”
“你少装了,”杨铭翻白眼道:“母后又不是不知道你贪钱,没什么不好意思承认的。”
萧瑀顿时大呼冤枉,道:“你别乱说,我两袖清风,行得正坐得直。”
“行行行,你不爱钱,行了吧?”杨铭看向萧皇后道:“阿娘觉得如何?”
萧皇后哭笑不得道:“你不要总将精力放在这些邪门歪道上面,那才几个钱,也值得你大晚上跑宫里来?缺钱了跟阿娘说,我给你。”
“儿子没钱孝敬您,已经是不孝了,哪还能用阿娘的钱,”杨铭笑道:“王府开支太大,我又没老二会赚钱,总得想个法子补亏空,漕运生意,工部也有得赚,国库不亏,我就是赚个跑腿钱。”
萧皇后微笑点头:“随你吧,交给下面人做,你是皇子,不要总惦记这些事情。”
“那是当然,独孤家的负责经营,我和舅父坐着就能抽成,稳赚不赔,不操心的,”杨铭笑道。
萧皇后点了点头:“行吧,就让你舅父跟族里打个招呼,换别人接手族内的漕运,工部的招呼你自己去。”
“能行,”杨铭笑道。
又闲聊了一阵后,杨铭和老舅萧瑀一起离开了永安宫,等到走远一些后,萧瑀突然拉扯了一下杨铭的袖子,小声道:“能给我几成?”
“两成,”杨铭道。
萧瑀撇了撇嘴:“两成也太少了,族里虽说换个人接手漕运,但我也是要花钱打点的,萧铉那小子,我也得给点安抚钱。”
“我也是两成,”杨铭道。
萧瑀一愣,赶忙道:“这么说的话,那两成不少了。”
等到两人分别之后,萧瑀返回内史省,临跨门的那一刻,突然愣住了:
“不对啊?独孤家敢给你两成?这小子诓我。”
于是萧瑀干脆离宫,去秦王府找杨铭去了,亲情归亲情,钱的事咱可不能含糊。
第338章 输了一局
两百万石粮食调运洛阳,运输成本是个不小的数字,这个钱得国库出。
国家有船,洛口码头和板渚码头有船六千条,但是没有足够操舟的人,人都被征调去挖运河了,况且行船这种事情,得专业的人干,不是随便拉一个人过来就会操舟。
这笔钱,国家想省也省不了,杨广南巡的时候,所有操舟的水手都是各大家族提供的,完全免费。
但如果不是给皇帝服务,别指望人家能给你白干。
独孤纂其实也看不上这笔钱,但是他想通过这一次运粮,与南方氏族搞好关系,以后大家熟悉了,可以一起赚钱。
运河的作用由此体现出来,南方人多通水性,商业发达,人少货多,借着漕运也可以与关中大族打好关系,方便给自家子弟铺路,通过一条河,北方与南方的联系,逐渐频繁。
萧梁灭国之后,由南陈替代,但是萧氏子弟这十几年在南方的地位,不降反升,得益于杨广同志在这干了十一年的扬州总管。
通济渠的漕运生意,除了萧家,谁也吃不下,他们有人有船,还有后台,做公家的生意,还不怕结不了账。
正所谓有赚就有赔,杨广夫妇都是希望萧家能够大赚特赚的,他们赚的越多越好,因为将来杨广如果缺钱了,可以管他们要,等于是皇帝故意扶植的一个隐形小金库,也可以视之为放水养鱼。
萧皇后从前在家族内的地位不高,颇受冷落,但人家嫁的好,所以起势之后,兰陵萧开始拼命的巴结萧皇后,但是萧后这个人,记仇,除了跟自己的几个兄弟还保持联系之外,剩下的族人,连见萧皇后一面的机会都没有。
萧瑀做为皇后同父同母的亲弟弟,又是萧梁的末代皇子,在族内有着很大的影响力,他一句话,就可以让家族把萧铉给换了,因为萧铉不过是家族漕运的负责人而已,是个干苦力的。
他和杨暕走的近,犯了杨铭的忌讳,而萧瑀知道自己的姐姐有意杨铭接班,所以两个外甥当中,他是偏向杨铭的。
萧瑀来到秦王府之后,与外甥杨铭和侄子独孤薪开始商讨生意上的事情。
这笔生意,洛阳这边肯定得有一个股东,不然各路神仙都会明里暗里插手进来,兰陵萧氏在北方没有合作伙伴的话,也是举步维艰。
独孤家无疑势力够大,虽然没有了独孤伽罗这个超级大靠山,但是还有赵国公独孤纂、右监门府大将军独孤怀恩撑着场面,与李渊是亲戚,背后还有杨铭这个保护伞。
独孤家与兰陵萧合作瓜分漕运生意,无疑是强强联合。
三人议来议去,杨铭拿三成,独孤家和萧家也是三成,剩下一成是用来打点的,各路阎王小鬼都张着嘴等着投喂,这钱不能省。
正如独孤薪所言,这次运粮不过是投石问路,真正赚钱是在将来,只要和萧家处好关系,这条河他们吃定了。
南方现在的贸易非常发达,而且正处在起步阶段,大把大把的资源还没有被挖掘呢,潜力空前巨大。
萧瑀是独孤薪的亲姑父,他老婆是独孤纂的亲妹妹,只要他们两家通力合作,几乎没有人可以撼动他们未来在通济渠漕运霸主的地位。
杨铭也乐的赚这种钱,几乎跟白捡的差不多。
赚钱就是这样,越有权力越有地位,钱就跟大风刮来的没什么区别。
几天后,独孤薪要走了,但是他希望能带走独孤凤儿,让她回家里看一看,其实也是一种稳固与杨铭关系的手段。
因为独孤风儿年纪也不小了,但什么都还不懂,独孤薪得把妹子带回洛阳,让人好好教导教导,免得像现在这样,跟杨铭关系不清不楚的,这叫怎么个事啊?
你们俩得有事啊?你们俩没事,家族就要有事了。
杨铭当然不好拒绝,凤儿来京师,大概也有七八年了,没回过一趟洛阳。
临行前,杨铭特意去找凤儿,住在这里的独孤薪见状,赶忙找了个借口溜出去了。
“我好像没什么行李啊?”独孤凤儿忙活了一上午,也就整理了几个包裹,大多还都是衣服。
杨铭在一旁坐下,道:“阿楼也会陪你一起回去吧?”
“嗯,”独孤凤儿点了点头:“嬷嬷也想回去看看。”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