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8页(1 / 1)
('
问过我没有?“李渊能瞧得上吗?”杨铭笑道。李渊志向大,人家是奔着一部尚书来的,但是六部之中,权利最低的工部肯定没他的份,因为他不是技术人才,最大的吏部也轮不到他,没那个本事和威望。那就是剩下四部了,指望玄感给他腾位置,不切实际,玄感只要不造反,岁数还长着呢。所以李渊能盼的,也就是崔仲方的民部,长孙炽的刑部,段文振的兵部,这三个人都是大岁数。哪个先死,李渊就可以接手哪个,这基本是人尽皆知了,谁都知道李渊当下是尚书之位的第一候选人。裴矩笑道:“他肯定愿意,占了这个位置,就进了尚书省,便于他早早熟悉省内公务,换了别人,陛下不同意,太子您也不会同意。”让李渊上,杨约也不会同意啊,可惜,杨家没有合适人选,他那三个弟弟,也就老幺杨岳还出息点。老三杨慎、老四杨询,杨约都快不想认他们了,一个是门下省通直散骑侍郎,才六品,一个是秘书省的校书郎,这俩早就进入躺平养老阶段了,人家的兴趣压根就不是往上爬。“这件事我不掺和,你该举荐举荐,”杨铭淡淡道。裴矩能看的出,杨铭是觉得无所谓的,于是点了点头。第二天朝会过后,宇文述赶紧就跑去兵部了,他在等着太子。因为太子说了,今天要来兵部瞧一瞧整个远征之战的复盘过程,他来,是给太子讲解来了。为什么撇开于仲文去救卫玄,为什么不早早跟高大阳决战,他昨晚已经想好对策了。段文振呢,本来要去参加与岭南的谈判,但是今天也没走,两人都搁这等杨铭呢。“夸张了吧?于仲文怎么就差点全军覆没了?”宇文述站在沙盘边上,翻看着一档卷录,皱眉道:“他主力未损,虽遇乙支文德和高建武包围,仍有决战之力,怎么就能记载几欲覆灭?谁写的这是?这不是毁我吗?”段文振就在一旁坐着,呵呵道:“你别问我,兵部复盘,是很严谨的,各部将领的陈述都会照实了写,太史令也在一旁看着呢,谁敢乱说?”太史令是张胄玄,师从祖冲之一脉,杨广继位之后都干了什么事,人家都敢给你写进史书。还有秘书少监王劭,也盯着呢,因为太史曹,归秘书省管,袁天纲眼下也在这个部门。宇文述怒道:“乱写一通,这个梁师都安敢辱我?梁毗收的好继子啊。”梁师都,就在于仲文麾下,打乌骨城的时候,他是先锋,这小子是全程参与的,至于几欲覆灭,这是于仲文在军帐内开会的时候,骂宇文述的时候说的。原话是:宇文东进,陷我于险境,若不及时北撤,主力覆灭在即。梁师都给改了改,直接改成差点全军覆没。这小子是聪明人,他当初是被杨铭安排进大军的,但是宇文述看他不爽,将他从豹骑军录事参军,踢到于仲文麾下,成了四千排矟手的军将,属于是打前锋的炮灰队。梁师都怀恨在心,你让老子当炮灰,老子就摆你一道。他之所以有这个胆,是因为梁师都觉得,他是太子的人,太子很器重他。第571章 心如花木,向阳而生事实上,杨铭现在只要跟杨广说一句,我休息好了,可以参加朝会了,杨广肯定答应。因为宇文化及已经封爵了,儿子知道之后,在这件事情上面,也没什么反应。但是杨铭暂时不打算去,因为他现在的权力太大了,需要一个降温期,不是防别人,是防止老爹猜忌他。因为对皇帝威胁最大的,其实就是太子,不要以为太子不会造反,历史上想把自己亲爹撵下去,方便自己早早登基的太子,可不在少数。而杨铭现在,除了宇文述等少数几个人之外,他可以左右任何一个中枢大佬的想法,太子的权利越来越接近皇帝的权利,这是最可怕的。而杨铭不肯早点上朝,也是想表达一个意思,我对权力并没有那么热衷,请您老放心。储君太无能,皇帝不高兴,储君太有本事,皇帝也不高兴。也就是过了七天,御史台的人在朝会上弹劾了梁师都,说是对方在攻打辽东的时候,私吞缴获的财宝,多达十七箱,证据确凿。杨广当时就怒了,朝堂上当着百官的面,训斥了梁毗一顿,然后将梁师都贬成了安化门的一个守门小卒。杨铭这段时间,刚好住在秦王府,听说这件事之后,专门派人将梁师都给叫过来了。“按理说你的级别,本不值得御史台弹劾,人家针对你,是不是你得罪什么人了?”杨铭问道。梁师都也很懵逼,我也纳闷啊,又不是只有我一个私吞战利品,为什么只抓着我不放呢?“卑职没得罪过谁啊?是不是我阿爷得罪谁了?把我给牵连了。”“你放屁,”杨铭在院子里的石桌子前坐下,气笑道:“就你阿爷那臭脾气,有几个人敢随意招惹他?再说了,就算针对梁毗,也不会拿你一个继子做文章,人家还有七个亲儿子呢。”梁师都嘿嘿道:“继父待我如亲子,诸多兄弟也待我如亲兄弟,我在家里也是有行辈的。”他在家,排行老五,过继给梁毗之后,有一个新名字叫梁玄莫。八个兄弟,眼下都有官职,级别也都差不多,其中一个梁敬真,娶的还是杨勇的女儿永乐公主,当然,现在也是个庶人了。杨铭笑道:“我不方便询问御史台,你自己好好琢磨琢磨,最近招惹谁了,安心去城防卫吧,等风头过去了,我自会给你安排。”梁师都赶忙谢恩:“卑职能伺候太子,是卑职几世修来的福分。”杨铭摆了摆手,梁师都知机退下。而站在杨铭一旁的李密皱眉道:“宇文述这一次也是小心眼了,针对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小军将,他也不嫌跌份。”其实杨铭这边早就都查清楚了,只不过是在梁师都面前装不知道而已。东宫的黄凤麟出身御史台,想要打听点事情是很容易的,何况还有裴蕴。他如果告诉梁师都,有挑拨之嫌,因此没有那个必要,人家梁毗又不是查不出来。杨铭道:“不要外传,这种事情可不是你能担待的起。”“臣自然明白,”李密的嘴巴是非常严的,笑道:“事关国公,岂是臣下可以掺和的,不过宇文述确实是心中有鬼啊。”杨铭这一次将李密带在身边,就是因为整个东宫,对方是唯一个劝谏他不要早日参加朝会,其他人都希望杨铭早点干预国事。李密为什么劝,人家没有明说,只是说了一句:龙有潜伏日,虎有卧岗时。这个人的脑袋,相当不一般,他将杨铭与杨广之间微妙的父子关系,都看出来了。历史上,关于李密的儿子,没有任何记载,但是这一世,人家有,媳妇不是别人,老二杨玄纵的嫡女,儿子也生下来了,叫李嘉,字绪林。人家已经完完全全被绑在了弘农杨这驾马车上,杨约对其寄予厚望。杨铭问道:“武士彟进京否?”李密点头道:“前天回来的,今早还去朝会谢恩了,陛下暂时没有给他实职,不过一个文水侯,也差不多可以了,商人嘛,能被封侯,这都是祖上积德了。”直到后世,山西文水县最引以为傲的,就是这里是武则天的家乡,也就是祖籍。其实武则天应该没有在文水县生活过,历史上对于武则天的出生地,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四川广元,因为武士彟在唐朝做过利州都督,利州就是广元,当下巴蜀的义城郡。一说是长安,也就是大兴城。目前看来,大兴的可能性最大,因为杨妙智的身份,决定人了人家不会去别的地方生孩子。李密又皱眉道:“武士彟今天,肯定会来拜见殿下,但是臣以为,最好不要见。”“为什么?”杨铭问道。李密笑道:“臣恐他会向殿下索要实职,山东他是出了大力的,陛下赏了,但是殿下还没赏。”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