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9页(1 / 1)

加入书签

('

杨铭忍俊不禁道:“封侯也是我奏请的,这不算恩惠吗?”

李密笑道:“武士彟不会有这个心思,但是观王家的那位贵人,恐怕不这么想,人心不足嘛。”

杨铭挑了挑眉,看向李密:“你这个习惯可不好啊,不要总是揣测人心之恶,我知道你在学杨约,但是杨约可没有你这么阴暗,长此以往,小心步入歧途。”

李密顿时惊出一身冷汗,赶忙道:“是臣乱想了。”

杨铭笑道:“我并没有训诫你的意思,只是在指导你,记住了,大兴殿那个地方,唯有正大光明者,才可以站的稳,杨约这老小子是够阴的,但是人家光明正大的那一面,也是让人肃然起敬,你呀,要学的还多着呢。”

“臣受教了,”李密恭敬道。

这时候,徐景来报,武士彟来了。

杨铭看向李密:“你随我一起去见他,看看他会不会要官。”

本来杨铭是封了武士彟司隶从事的,但这是个临时性的,山东的事情完了之后,武士彟也就卸任了。

前厅,一脸风尘的武士彟朝着杨铭行了一个大礼,然后端坐在一旁,等着杨铭问话。

按理说,应该是他主动禀述,但是人家不知道太子喜欢听什么,所以就不废话了,太子问什么,老实答话就好。

“我听说你早该来了,怎么这会才回来啊?”杨铭问道。

武士彟赶忙笑道:“臣在洛阳耽搁了,族内一些账目没有处理明白,拖了行程。”

杨铭笑道:“如今也封侯了,家里的生意,早点交给别人去管,你自己,还是要走正途的。”

“不瞒殿下,臣在洛阳,其实就是交接族内生意,”武士彟笑道:“臣回京之后,便欲成婚,族内的琐事也就不管了。”

“日子定了没有?”杨铭笑道。

武士彟点头道:“四月二十三,便是臣迎亲之日。”

杨妙智身份不高,因为他爹杨达不是亲王,所以她也不是县主,但是人家杨雄的四个女儿,很早就被封了县主,因为杨雄在开皇年间太牛逼。

杨雄四个女儿,杨上慈、杨鉴真、杨梦参、杨十戒,外加杨达的杨妙智,五个姊妹的名字都带着浓浓的佛教色彩,一个比一个好听。

杨铭朝李密道:“备一份厚礼,届时送去武家。”

李密微笑点头。

武士彟赶忙谢恩。

按理说,太子是人家杨妙智的娘家人,不用给你准备什么贺礼,但是杨铭这么安排,会让武家脸上有光。

这就是给面子,古人对面子看的是非常重的,要不然也不会有那句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这句话就是互相给面子的意思。

礼部厚重与否,无所谓,主要是面子。

“玄感在山东,到底买了多少田?”杨铭问道。

李密顿时一呆,看向武士彟,而后者表情不变,沉稳道:

“臣没有统计过具体数字,但臣知道的,大约有九百倾。”

九百倾就是九万亩田了,在大隋,一户拥有一百倾,就是死罪,但是有些地方一个小地主,都有这么多。

杨铭故意看向李密,笑道:“还是玄感有钱啊。”

李密尴尬的点了点头,不敢回话。

他能说什么呢?兼并土地这种事情,他们家也干。

而武士彟这番回话,杨铭是非常满意的,因为对方没有往别人身上推,老老实实的回话,明说了就是玄感干的。

杨铭现在要是问玄感,玄感也会老实说,但事情要是放在大庭广众之下的话,那肯定是谁都不会认的,而杨铭也会包庇。

怎么处理玄感贱买土地,那是私下的事情,明面上,杨铭都会帮玄感打掩护。

接下来,杨铭又询问了对方一些关于山东的一些事情,武士彟也都老实答复,从头到尾,没有一个字在暗示杨铭,他想要个实职。

等到武士彟走后,杨铭这才看向李密:

“瞧见了没?人家没有跟我要官。”

“臣汗颜,”李密不好意思道。

杨铭笑了笑,起身站起,道:

“杨约跟我说过不止一次,玄邃乃经国之才,将来应委以重任,他对你啊,比对玄挺还好,有这么一个恩师,是你的福气。”

李密一脸激动道:“杨公栽培之恩,李密永世难报。”

杨铭笑道:“心如花木,向阳而生,以后改一改。”

第572章 忧愤而死

距离杨铭召见梁师都,也就过去三天,梁毗就给挂了。

外面怎么传的都有,说什么他是被陛下训斥了一顿,心中有愧,忧愤而死。

真相是什么呢?确实是忧愤而死,也就是气死的。

梁师都被贬成守门小卒的当天,梁毗就把事情都查清楚了,人家为什么能查清楚呢?因为梁毗的官职为刑部侍郎摄御史大夫事。

摄,就是代理,兼职的意思。

开皇年间,御史大夫就是梁毗,而他也是在这个位置上硬杠杨素,虽然没杠过,但也惊出杨素一身冷汗。

人家梁毗在御史台,有一个铁杆小弟,谁呢,来护儿的慰抚使,游元。

事情就是游元查清楚的,一名叫徐庆的监察御史,受李浑指使,弹劾梁师都,至于李浑为什么要针对梁师都,人家梁毗在刑部,本来就擅长查案,刑部又归尚书省,半天的功夫就查到,宇文述在兵部骂过自己的儿子,原因是儿子在兵部复盘当中的一段陈述。

李浑和宇文述眼下是穿一条裤子的。

梁毗用屁股想,也知道是宇文述在背后搞的鬼,但是没办法查了,因为牵扯的人物级别太高了,皇帝不会因为他的儿子,去动国公。

于是梁毗在和于仲文、卫玄等人私下见面之后,第三天直接在朝会上把宇文述给告了,弹劾对方贻误战机,差点使于仲文全军覆没,还有刑部以前查到的,关于宇文述兼并土地,部曲数量严重超标,家仆奴婢数量庞大,长子宇文化及常年与突厥走私的事情,贪污腐败等等一股脑全给捅了出来。

这个是人真刚啊,这是铁了心要死磕宇文述了,梁师都有这么一个继父,是他的幸运。

但是杨广并不打算问罪。

在朝会过后,召集了二十几位中枢大佬,在甘露殿商量怎么给宇文述免罪,梁毗就是在甘露殿给气晕过去的,送回家里的时候,人就已经不行了。

杨铭收到消息的时候,心里是很惋惜的,梁毗已经算是大业年间硕果仅存的直臣谏臣,他要是不死,宇文述今后别想睡个好觉,但是很可惜,死的太快了。

老梁家和虞庆则他们家,这是宁夏的两头坐山虎,宁夏地区势力最大的两个家族,梁毗本身也是两朝重臣,他这一死,宇文述知道之后,已经在家里跳舞了。

级别这么高一个大官,杨铭肯定得去一趟侯府,梁毗属于那种爵位不高,但是在朝堂上谁也不敢忽视的那种大佬级人物。

“太子,您要为我们父亲做主啊,”

刚进大门,梁毗的儿女家眷们便跪倒一地,朝着杨铭哭诉,而负责丧事的鸿胪寺少卿陈叔明则是赶忙帮杨铭挡着:

“好了好了,大家先起来吧,已有定论的事情,你们不要为难太子。”

梁毗冤不冤?准确点说不冤,又不是宇文述搞死他的,是他自己心理素质不够硬,自己气死的,难道能因为他死了,杨广就能问罪宇文述,说你不该把人家气死吗?

这玩意你能怪谁?你怪不着宇文述,真要严谨点说,是杨广把你气死的,你还能怪皇帝啊?

鸿胪寺是专门负责高级别官员丧事的,而一把手房彦谦去了河北主持高颎的丧礼,另外两个少卿,一个是陈叔明,一个是宇文士及。

宇文士及敢来吗?他不敢,他要是进了邯郸候府,就出不去了。

人在冲动之下会做出什么事情来,谁也说不准。

陈叔明劝了半天,劝不动,尤其是梁师都,朝着杨铭嘭嘭嘭的磕着响头,脑袋已经磕破了,血糊了一脸。

“哭什么?”杨铭大喝一声:“都给孤噤声。”

他的话,还是很管用的,院子里瞬间就只剩下了女眷的哽咽抽泣声。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