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7页(1 / 1)

加入书签

('

“是,”卢楚点了点头。

始毕能来,消除了杨铭萦绕多日的担忧,其实朝堂诸位大佬也是松了一口气。

大家都知道,始毕只要来,那么大隋未来四五年,就有太平日子可过,既然人家是送太平来了,自然要好好招待。

一声“散朝”,众官纷纷散去,只有宇文述磨磨蹭蹭的不肯走。

杨铭本来已经起身,旋又坐下:

“怎么?许公还有事情吗?”

宇文述支支吾吾道:“臣是想解释一下。”

“你说,”杨铭敲打着扶手笑道。

宇文述道:“梁师都在兵部复盘的陈述中,说臣延误军机,以至于仲文部几欲覆灭,臣冤枉啊。”

梁师都是太子的人,宇文述是知道的,对方又经过科举官复原职,宇文述猜到是太子在背后安排的,所以他担心杨铭信了梁师都的话,所以今天才会留下,想着解释解释。

杨铭直接抬手笑道:“许公无需介意,梁师都不过一军将,而公乃行军大总管,你怎么做,他看不懂的,不必解释。”

“臣是怕太子误会啊,”宇文述态度谦卑道。

杨铭笑了笑:“不会的,孤不会因为一个小小的军将,就怀疑许公的用兵,对了,始毕这次来,许公有什么看法呢?”

宇文述一愣,直接道:“他还是惧我上朝的,此人主政一天,我大隋北患或可暂时消弭。”

“许公乐观了,”杨铭身子后仰,笑道。

宇文述面不改色道:“我大隋攻灭高句丽,国势正盛,突厥小丑绝不敢在这个时候犯我天威,不过太子说的是,对于边患,确实不宜乐观。”

杨铭随口道:“化及现在还跟东突厥走私吗?”

宇文述脸色微变,赶忙摆手道:“绝对没有。”

杨铭笑了笑:“御史台这边有呈报,化及确实没有跟东突厥来往,但是他跟西突厥,是怎么搞在一起的?”

宇文述脸色大变:“臣……臣不知道有这回事啊?”

“回去问问他,”杨铭起身,语重心长道:“管好化及,不要让他给你招祸。”

宇文述也赶忙起身,揖手道:“臣恭送殿下。”

第596章 关税

吐谷浑被灭、西突厥处罗臣服,大隋的西出通道算是彻底打开,与西域各国的贸易越发频繁,包括更远的波斯和天竺。

其中五种货物:种子、药材、矿物、香料、马匹,是不准走私的,只有朝廷可以统购统销。

负责与西域贸易的部门,眼下是司农寺,司农寺买回来之后,部分充入内库,供应皇家使用以及皇帝赏赐,剩下的交给民部于民间出售。

其实是比较乱的,毕竟西出贸易刚刚走上正轨,整个对外通商的监管也不够完善。

杨铭今天在东宫,就是跟属官们商议,西域贸易到底该怎么捋顺。

“伊吾城去年的关税,是两百二十万钱,前年是四百一十万,大前年五百万,一年比一年少,”李纲笑道:

“可是大家亲眼所见,眼下来往于京师和东都的胡人商队,其实是越来越多的,贸易量在扩大,关税却在减少,也不知道王威是怎么干的。”

王威眼下是伊吾太守,已经干了四年了,伊吾郡的关税都是他在收。

地方官收关税,这本来就不合理,司农寺虽然派有专员监管,但那主要是监管贸易,不管收税。

封德彝道:“其实不难猜,利益驱使之下,肯定有人中饱私囊,如今谁都知道西域贸易是一块肥肉,走私是避免不了,不单单是宇文化及,很多家族都插手了。”

这就是为什么,杨铭只是在宇文述面前,提了化及走私的事情,而没有在朝会上说,因为朝会上那帮人里,也有人在走私。

法不责众,这事没办法公开提。

那么就只能想办法杜绝他们走私的途径。

元文都道:“从西域入关,只有三个地方收税,伊吾是全税,张掖是半税,到了京师,是商税,一匹良马,伊吾收一千八百钱,张掖九百钱,京师只要一百钱,只要躲了伊吾的关税,一匹马能逃税一千八,十匹一万八,百匹十万八,这么大的诱惑,谁不想干?”

如今西域进来的马匹,在京师最便宜的价格,也得一万钱到一万五,好点的两三万,卖到南方的话,价格还能再提一提。

良马的标准,就是一万钱到一万五的马,你进入中原之后能卖多少是你的本事,我的关税是不变的。

马,是非常值钱的,因为在大隋,它等于豪车。

李密笑道:“当初定关税的时候,伊吾郡针对西域良马的关税原先是打算定在三千的,后来硬是缩减近一半,为的也是贸易通畅,可以大量引入西域良马,关税定的这么低,仍然走私猖獗,是得想想法子。”

“臣以为,过错不在王威,”太子冼马刘炫道:“伊吾设郡,因是边关,所以特进为中中郡,郡守不过是从五品,王威一个五品太守,谁的面子他也不敢不给啊,所以走私几无避免可能,除非派重臣坐镇。”

房玄龄笑道:“既为重臣,又怎么可能去伊吾呢?”

杨铭点头笑道:“这种事情不怪王威,让在座的各位去伊吾,也是一样,满朝公卿,不是一个太守可以得罪的起,正三品上,哪个人会愿意去那种地方?就算让他去了,干不了一年,就会找借口想回来,不是长久之计,派遣重臣坐镇,是对的,但是得让人家乐意去,也乐意久居,你们好好想个办法。”

“这一点其实很简单,”李玄道说道:“赐封疆之权。”

杨铭一愣,沉吟片刻后道:“细说。”

李玄道说道:“三品以上公卿,别说去伊吾了,张掖郡、武威郡,也不见得乐意去,那么可不可以将这些郡合起来,并为陇西道,设总管亦或设置行台省?”

“你也给的太大了,”李密不赞成,道:“如今我大隋,已无大区总管,也只有一个西南行台省,这还是太子兼着尚书令,你设陇西行台,尚书令谁去做?”

李玄道说道:“自然还是由太子兼任。”

杜如晦摇头道:“这就不妥了,我们的本意是给权,尚书令没了,那么就是行台左右仆射,这还是分权了嘛,分权就会形成对立,对于镇抚地区,并无益处。”

“克明说的对,如果设道,就要集权,只有一个人说了算,才能帮朝廷将西域贸易盯紧了,”杨铭点头道:

“但是军政之权,还是要分开的,掌兵权的不管贸易,管贸易的不掌兵权,这样最为妥当。”

刘炫道:“这么安排的话,得派两个值得信赖的人才可以,陇西地区屯兵不过两万余,兵权还是可以给的。”

大隋的主力,在关中,边军的数量其实是不多的,不像唐玄宗时期,是外重内轻,边军占了百分之八十五,中央军才百分之十五。

大隋正好是反过来的,中央军占了八成。

陇西如果设道,给他兵权能咋滴,你还能带着两万人打进关中啊?单是京师周边戍卫,就有十五万,你拿迫击炮打啊?

东宫这边大致测算过,每年伊吾关走私导致国家的关税损失,应该在四百万到五百万之间,听起来不多,但如果是十年呢?那就是以千万计了。

所以杜绝走私,是势在必行的。

大家又商议了半天,杨铭最后道:

“事情还是要陛下定夺,大家搞一个详细方案出来,我奏请陛下,能通过就干,不通过,再另寻它法。”

刘炫和李纲,是负责方案主持的,这两个人最为老成。

……

许国公府,宇文述已经训了儿子一整天了。

“你就那么缺钱啊?怎么?我的食邑不够你花?还是我宇文述家业太小,您看不上啊?”

宇文述对于化及走私的事情,是完全不知情的,他以为儿子以前在走私上面栽过跟头,会改,嗯,确实是改了,从东突厥改成西突厥了。

化及为什么胆子这么大呢?亲爹有灭国之功,胆子能不大吗?

“也不是儿子一个人走私啊,”宇文化及道:“伊吾那边逃避关税的大有人在,儿子赚的跟人家比,都是小钱。”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