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8页(1 / 1)
('
宁长真就这么气晕过去了。朝堂众人顿时愕然。杨广笑道:“看来朕的这位岭南安抚使,忧虑过重啊,抬出去医治吧。”其他人也是憋着一脸的笑。其实宁长真都算是心理素质很强了,但是再强,也扛不住这样的晴天霹雳。宁家经营桂州数百年,根深蒂固,他怎么也没想到,就这么被瓦解了。你们都是吃屎的吗?让一个十五岁的毛头小子给摆平了?这时候,门下省黄门侍郎杨达道:“杨坦韦约等人上奏朝廷,希望不再履职岭南,陛下如何定夺?”杨广顿时冷笑道:“身为臣子,无以解君忧,反倒是给朕出难题,诸卿说说,这样的无能之辈,朕该如何安置呢?”虞世基道:“他们任职岭南,还不足半年,眼下换人也不合适啊,臣以为,眼下岭南局势平稳,他们应该自愿留任,安抚地方推行政策,实不宜甩包袱。”杨广点了点头看向裴矩,道“世矩以为如何?”他之所以这么问,是因为裴矩的儿子裴宣机,也是朝廷派去桂州的太守之一,如果裴矩带头,让儿子回来,其他人不会乐意的。裴矩当然清楚皇帝什么意思,道:“臣附议虞尚书,遇难而退,非人臣之职,各郡太守应本官不变,陛下还需下诏斥责杨坦等人,他们难道不想为陛下分忧了吗?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他们各回各家吧。”“世矩此言,深合朕心,”杨广一脸欣慰道:“为人臣子者,固有所不得已,行事之情而忘其身,何暇至于悦生而恶死,他们让朕太失望,内史省发文斥责,夺一年俸禄,留待观察。”他这句话的意思是,做臣子的原本就会有很多不得已的事情,给皇帝的办事的时候,要掌握真意,忘掉自身,怎么能顾得上眷恋人生、厌恶死亡呢?你们不想干?你们说了不算。第614章 岭南西道行台尚书令各郡太守本官不变,麦铁杖等人安顿好岭南之后,就会返师,至于李世民,功劳太大,年纪虽轻,却被各郡太守联名保举,希望对方留在岭南。杨广是很有眼光的,他看出李世民是个值得培养的好苗子,于是派人护送女儿杨奇去往宁越郡,划桂州区为岭南西道,敕封李世民为岭南西道行台尚书令。这属于是主政一方的封疆大吏了。朝堂上,对于皇帝这样的安排,没有人反对,主要是因为李世民这次的战绩,实在是太夸张了,拢共就带了三千人,以三千人搞定了整个桂州,麦铁杖和辛世雄,几乎没有出力。当然了,李世民不会永远呆在这里,等到朝廷的政策稳步推行之后,皇帝就会让他离开。毕竟行台省,本来就是暂时的,没有永久一说。至于岑明秀,顺利成为郁林郡太守,而原本的太守丘和,白忙活一趟,解除兵马之后,会前往合浦郡担任太守,也就是宁道明的地盘。宁越郡太守,是宁洄藻,宁纯原来的永熙郡,太守是郭敬善。郭敬善本来是想走的,但是李世民将他强行留下了,以前管不了对方,但他现在是行台尚书令,有任免官员的权力。李世民就是这种性格,我管不了你?不行,我非得管了你。“麦总管会留下五千江淮军,左备身府的将士,还是让麦总管带走吧,”李世民在大堂内,召集众官商议。堂下众人表情各异,他们已经收到朝廷的斥责,不想留下也行,回去之后这辈子甭想当官了。苏烈点头道:“左备身府都是关中人,他们肯定不愿意留下,江淮军还好说,就是军饷这一块,得尽快解决,否则会出乱子。”左右备身府是禁卫,天下最难管的两座军府,只有皇帝能指挥的动,太子都不行。江淮军本来是欠饷来的,跟朝廷顶债务换的精炼兵械,眼下没怎么出力,已经后悔了,想把铠甲退掉。买卖都做成了,岂是你想退就能退的?李世民皱眉道:“眼下安抚军心为首要之重,这样吧,留在岭南的五千江淮军,每人赐一名女子,俸禄加倍,把郡内库藏,折算成五铢钱,给大家分了。”韦约摇头道:“恐怕不妥,厚此薄彼最易出问题,要犒赏大军,就得全部犒赏,麦总管带着三万人来,只给五千人重饷,其它人平饷,军中会闹意见的,再说也没那么多女人可以赏。”其实就是瓜分战利品的问题,麦铁杖做为总管,他不给自己麾下将士谋福利,底下人也不会服他,自古以来得胜之军,就没有空着手回去的道理。什么是赏罚分明,大家出了力,就得有好处,这就是赏罚分明。李世民毕竟还年轻,对于主政地方可以说没有一点经验,他现在已经头大了,朝苏烈道:“定方就要返回京师了,务必在太子面前,帮我要几个人,房玄龄杜如晦都行,我这边需要擅长处理民政事务的官员。”苏烈点了点头:“放心,话我会带到的。”杨坦眼下还没有返回本郡,他打算等麦铁杖回师的时候,搭个安全的顺风车,他是永平郡太守,就在宁越郡东北方向。“桂州毕竟是个穷地方,财富都集中在世家豪族手里,想要解决军饷的问题,得打这些人的主意,本公以为,直接抢吧。”李世民皱了皱眉:“怎么抢?”“扮做土匪抢,反正不能让平民知道,是朝廷在抢,”杨坦道。麦铁杖忍不住笑道:“桂州经此一乱,地方需要安抚,你这个法子可不妥,抢钱可以换一种体面的形式,比如捐钱,朝廷帮你们镇压叛乱,你们不得出点路费吗?”李世民疑惑道:“这个法子能行吗?”“其实不妥,”韦约摇了摇头:“安抚,要靠世家安抚,从他们身上割肉,朝廷政策以后推行将会无比艰难,桂州不是富裕之地,军饷不要在桂州找了,上奏朝廷另拨吧。”苏定方笑道:“朝廷未来五年,都没有闲钱,太子因此已经是焦头烂额了,听说丘总管的粮饷,是靠江陵沈家,不妨在江淮找些商人,把粮饷给补上,那边有巨商大贾,桂州可没有。”请神容易送神难,李世民脑袋都快炸了,十五岁的年纪就要肩负如此大任,他一下子也适应不了。由此可见,太子监国更是何其艰难啊。“桂东有不少金矿银矿,拿金银顶吧,”李世民苦恼道:“将宁纯和宁道明抄家,所抄财物,均匀分配。”韦约皱眉道:“陛下没说要抄家啊,这两个人今后说不定还会做官呢,抄家不妥吧?”“闹出兵变,你负责?”李世民反问道。那我负不起,你想咋地就咋地吧,韦约无话可说了。麦铁杖点了点头:“这样一来的话,我也算可以交代了。”他带的江淮军,本来朝廷欠他们的钱,结果要打仗,无奈只能顶账去买精炼兵械,盘算的就是来了岭南之后大抢特抢,好弥补亏空,这支大军你要是安抚不好,随时兵变。毕竟是江淮军,不像北方那样忠于朝廷,人家三十年前,是陈人,还不是隋人。李世民身边,全是一帮武夫,靠他们治理地方那是开玩笑,苏烈又得回去,他一时半会也是陷入无人可用的窘境。所以呢,还得依靠宁家。钦江公府,他可不敢抄,人家宁长真在江都还好好的呢,爵位都没削,虽然快沦落成吉祥物了,但是吉祥物也是很重要的。傍晚,李世民派人找来从苍梧郡回来的宁洄藻,笑道:“今后岭南西道的事务,就要仰仗大郎了。”呵呵……你小子变脸挺快啊?现在用得着我了就笑脸相迎?宁洄藻淡淡道:“驸马立下如此大功,如今已经是桂州首官了,我没什么本事,恐让驸马失望了。”“钱,总有吧?”李世民笑道。宁洄藻一愣,好家伙,你打我主意呢?“这个真没有。”李世民笑道:“拿出来吧,先应应急,以后还你。”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