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3页(1 / 1)

加入书签

('

“你这个想法有道理,”杨铭问道:“但是始毕又图什么呢?”

“咱们占了东北,他不高兴呗,”杨玄感道:“我只能想到这一点。”

宇文述哈哈一笑:“越觉得不可能,反而越有可能,始毕终究还年轻,盛怒之下引兵来攻,也算合情合理。”

杨约不这么认为:“没那么简单,他真要不高兴,完全可以令突厥东面的阿史那·咄苾和阿史那·步利设两部攻打东北,犯不着侵犯我关中,哪个好打他分得清,恐怕始毕的意图,是担心我中原强盛,早晚会收拾他,所以联合射匮消耗我国力,拖延我大隋对他用兵的时间。”

“肯定有这方面原因,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始毕是去江都见过陛下的,”杨铭沉声道:

“见我们灭了高句丽,又对东北用兵,版图一直在对外扩张,早晚扩张到他那里,所以趁着射匮主力也在,干脆合伙消耗我们一拨,毕竟他一个人的话,不一定有这个胆子。”

杨约点头道:“那么这样一来,就好办了,派使者联络射匮,告知对方,我大隋愿与他联盟,共击始毕。”

“说不通的,”崔仲方道:“两边是一起来的,他们很清楚一旦被人离间,会是什么结果,就算是虚与委蛇,他们也会继续保持联盟关系,再者,我乃上国,不能示弱,否则今后两边只会更嚣张。”

杨铭起身来到大殿中央的地图上,问道:“李靖他们现在在什么位置?”

兵部侍郎明雅解释道:“武威郡樊总管,没有能够挡住突厥大军,已经被击破,李靖正在撤往武威方向,与樊子盖合兵之后,会直奔陇西,他的身后还跟着东西突厥两路大军,杨玄挺在金城郡设防,只是挡没挡住,眼下还没有军情奏报情事,挡不住的话,他也会朝关中靠拢。”

杨铭点了点头:“李靖在创造合围之机,我们如果能及时布防京兆之外,就可以与李靖形成合击,击溃深入关中之主力,但是时间不够了,算算时间,在天水郡,必须有人能挡一挡突厥主力,给京兆征兵提供时间,你们谁愿意去?”

明摆着,谁去谁是炮灰,九死一生。

大殿内,没有人吭声。

苏烈起身道:“末将愿往。”

杨铭双目一眯:“我给你一万精骑,务必在天水郡给我拖上至少七天,小股敌军可以放进来,但是主力一定要给我拦住。”

“末将当拼死阻拦,”苏烈单膝跪地。

裴仁基见状,心跳瞬间加速,你可是我女婿啊,你要是挂了,我闺女得守寡。

接下来,杨铭继续下令道:

“各军府加快征兵速度,韦云起负责征调平民,十户出一人,兵械由卫尉寺筹备,宇文述为行军元帅,务必于二十天内,布防扶风、安定,各级官署,全力配合。”

“遵命!”众臣纷纷起身。

这个时候,就不需要虎符了,非常时刻太子教令可以征调大军,因为太子有守土之责,突厥直逼关中,这都属于卫国之战了,虎符还在江都呢,哪有时间送来。

苏烈带着一万精骑连夜出发,赶赴天水,这里是入关中的必经之地,路最好走,突厥的主力百分之百会走这里。

因为地方小,再多的大军你也施展不开,所以苏烈的一万人,是可以挡一挡的,只是能挡多久的问题。

事实上,整条河西线上,各部兵马对东西突厥的消耗是非常巨大的,我步卒是跑不过你,但是你战线太长了,上百里地全是骑兵。

我够不着你前面,我还够不着你后面啊。

杨玄挺也是个狠人,他直接率兵阻断了突厥殿后部队整整七万人,不过他这么一干,打乱了李靖的计划。

导致李靖与杨玄挺中间,夹了七万人,屁股后头还跟着契苾歌楞和康鞘利,而李靖的本意是,崔弘升殿后,他与杨玄挺部与京师主力将深入关中的敌军都给夹住。

这下好了,前面有拦路虎,不打也得打,毕竟李靖那时候与杨玄挺之间的军情传递速度,没有突厥东进的速度快,造成情报错位。

战场本来就是千变万化,靠的就是随机应变。

但是苏烈,是接到死命令的。

一万精锐在天水郡,打光了,苏烈不知所踪。

突厥军心动摇,因为他们在绝对优势的情况下,竟然被苏烈干死了一万多人,整个天水郡,到处都可以见到战马和军士的尸体。

而宇文述已经率领大军六万人,驻扎进了扶风郡,安定郡方向也正在聚兵,卫玄为主将。

两人从高句丽之战结束之后,又一次合作了。

第636章 朝堂第一人

一条战线,从武威开始,直到陇西,近千里之地,东西突厥已经被分割成了最后面的契苾歌楞和康鞘利部,杨玄挺阻断的中间统叶户部,还有已经进入陇西郡的始毕与射匮主力。

一条大隋的西出通道,全都打起来了。

沿路各地军府所招募的卫士,也被拉上了战场,杨广继位以来,国境内最大的一场战事,拉开帷幕。

宇文述的防线守的非常稳,有效的抵御住了突厥主力的冲击,而来自关中的主力也在源源不断的填充上去,后勤军需粮草从民间强行借贷,供应不断,山西的兵也过了黄河,四日之内可以抵达京师。

洛阳方面,蔡王杨智积亲率五万大军往京师方向紧急行军。

东西突厥想要攻进大兴,是完全不可能的,别说五十万,一百万也不行。

你骑兵在关中根本就施展不开。

宇文述是铁了心要搞死始毕,他现在可不怕始毕卖了他,因为他是行军元帅,如果始毕现在说自己跟东突厥有联系,没人会相信,大家只会觉得这是在污蔑大隋主帅。

而始毕一直以来都是宇文述心里的一根刺,眼下天赐良机,杀人灭口的机会来了。

会宁郡、陇西郡、平凉郡、天水郡已经全部丢了,但是不要紧,你只要打不进关中,占多少地方都是白搭。

三十多万的突厥主力,在扶风郡、安定郡,跟宇文述和卫玄干的热火朝天。

宇文述就是不攻,而是凭借这里坚固的城池和关隘,与敌军周旋,他心里很清楚,始毕已经败了,没有后勤补给,撑不了几天了。

只等到对方因为粮草短缺而阵脚大乱的时候,就是他反攻的时机。

六月下旬,久攻不下的东突厥铁骑率先撤离战场,他们从平凉郡北上,沿着黄河往北逃窜,射匮倒了血霉,他不敢跟着始毕往北跑,北面不是他的家。

往北的话,进入东突厥,他怕始毕给他来一下子,毕竟他的一大主力统叶护部,被挡在了金城郡。

本来以为自己铁定完蛋,但是他发现,隋军主力往北去追始毕了,真乃天助我也,于是射匮赶忙率领不足十万的溃军,慌不择路的往西边退。

玄挺一看这架势,就知道东西突厥已经完蛋了,但是他也不敢夹在统叶户和射匮中间,所以只能撤出金城,退往临洮郡,给那些逃亡的突厥人让出一条道路。

穷寇莫追,况且他也追不上。

李靖也是一样,他和崔弘升肯定挡不住这么多人,毕竟关中方向传来消息,宇文述并没有在后面吊着射匮,那他就更不敢拦了,于是摆出驱逐姿态,吊着小股敌军杀了一个月。

就在这一个月里,天选之子杨元庆撞上了射匮的亲卫队,大概有五六千人。

这小子是运气真好,打高句丽,他追到了高大阳,跟西突厥打,他遇到了射匮。

两千人的精锐骑军以阵亡一多半的代价,把射匮给杀了,他自己只带着两百人逃出突厥溃军范围,乐乐呵呵的往关中去了,半路上在一座村庄,又遇到了只剩下四个人的苏烈。

“这次我可不让你了,你娶了媳妇了,我还没娶呢,”一个月没吃过饱饭的杨元庆看着一脸狼狈的苏烈,笑呵呵道。

队伍在村庄下马,打算歇歇脚,再往京师赶路。

苏烈在得知西突厥大军已经溃逃,这才放下心来,他躲在这里两个月了,都没敢出去,因为每天都能听到村民说,有一队一队的胡人铁骑从村庄经过。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