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0页(1 / 1)

加入书签

('

郇王杨庆之,就是河间王杨弘的儿子,如今是荥阳太守,荥阳这地方有两座军府,常驻兵员有近三千人,完全可以跟瓦岗军打一打。

毕竟是装备有精炼兵械的,叛军可是连点正经兵器都没有,结果呢,杨庆之将府兵都调进了荥阳城,保护老郑家了。

如今朝堂的气氛,已经变得很不一样了,人人脸现忧色,虽然大家都提前预料到会发生民乱,但是没有想到会这么快。

大军这才刚走,洛阳周边竟然出现一股这么大的叛军,而且他们敢劫军粮。

那么河北、山东,只怕也会有乱子了。

实际上已经有了,只不过京师距离遥远,奏报叛军的军情,还在路上。

去年的现在,大家还不是这个样子。

杨铭没有表现出任何慌乱,而是有条不紊的处理着其它政务,他现在是主心骨,他要是慌了,京师都得出问题。

下朝之后,杨铭去了东宫召开会议,这里的气氛与朝堂上大相径庭,毕竟东宫年轻人居多,而年轻人呢,没见过什么大风大浪,对事情的严重性,看的不是那么清楚。

“荥阳为中原腹地,这个地方出现叛军,是个不好的兆头,”太子冼马刘炫道:“时日一久,只怕各地也会有乱民出现,遥相呼应,应以最快的速度剿灭。”

凡事,最怕有带头的,不论好事坏事,因为带头需要勇气,瓦岗军在河南,天下正中,他们这么一造反,消息会朝着四面八方传播开来。

其它地方有心造反的,一听到这个消息后,胆子也会跟着起来,所以刘炫的顾忌,是一针见血的。

房玄龄道:“山东还有个杜伏威,如今看来,只怕对方也壮大了,当下流民遍地,极易被叛军招募,大军在北,难以顾及,各地只能守紧城池、粮仓要道,熬至大军归来。”

人家这个办法,其实没问题,这是古代,行军打仗大部分时间,在路上,就拿瓦岗军来说,他们想要拿下荥阳,也不容易,攻打洛阳更是想也不要想,眼下只能靠着劫掠运河来保证军队不要散掉。

劫掠运河,也没那么容易,粮船都有护卫,尤其是眼下这个时候,杨玄感做为后勤总司令,人家也不是吃干饭的,会加大运量船只的安保力量。

只要将叛军压缩在一个郡,那他就成不了多大气候,最怕是四处乱跑,一跑,就会纠集更多的难民,力量会进一步壮大。

那么与荥阳接壤的这个几个郡,就要早做准备,将一切物资都运往城里,让叛军无处可抢。

这一点,皇甫无逸正在做。

没有了历史上玄感打洛阳,极大的消耗了洛阳守军的情况出现,就没有哪个叛军能拿下洛阳,历史上王世充在洛阳,那是被杨广给派去的。

最后没能扛住李世民,也是形势使然,正常情况下,洛阳是打不动的。

心情糟糕的杨铭,并没有将情绪表现在脸上,但是当他回到宜春宫的时候,裴淑英在给他摆脸色。

其实就是怄气。

不是怪丈夫没有留下儿子,而是怨丈夫这么多天没有来安慰她。

杨铭现在实在是懒得解释什么,直接转身就走了。

裴淑英并不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事,如果知道,她只会安抚自己的丈夫。

但是她很聪明,她知道事情一定是不对劲了,于是去了杨茵绛那里询问情况。

“这么严重吗?荥阳都有反贼了?”裴淑英瞠目结舌,要知道她儿子杨瑾原来的封地,就在荥阳,她是亲自去看过的,那个地方特别繁华,是整个河南除了洛阳之外的第二大贸易枢纽。

为什么呢?因为荥阳就是后世河南的省会,郑州。

杨茵绛无奈道:“殿下近来心情不好,在人前是强作镇定,回来之后,我们做妻子的要尽全力安抚,你没见他最近不来我这里,我什么都没有说吗?”

裴淑英叹息一声:“是我的错,刚才我耍小脾气了,高玥的魅力真有这么大吗?为什么殿下每次心情不好的时候,总是会去她那里?”

“或许是因为高玥孑然一身吧,殿下在他那里,不会乱想,”杨茵绛笑道:“不像见到咱们,总会想到子女,又或是咱们的阿爷。”

裴淑英点了点头:“睹物思人,见人见事,我明白了。”

说罢,她便风风火火的走了,她要去给丈夫道歉,夫妻没有隔夜仇,今晚不说清楚,她睡不着。

在裴淑英的眼里,丈夫远比儿子更重要。

“嘘~~不要通报,”裴淑英压了压手掌,示意守在外面的内侍不要声张,然后她放轻脚步,贴在了寝殿外面。

实际上,她这样的出身,不会做这么不礼貌的事情,但是屋子里传出来的声音,明显杨铭正忙着呢,裴淑英偷听一阵后,示意内侍全都离开,只留下宫女。

然后她悄悄拉开殿门,只身走了进去,蹑手蹑脚的绕过回廊,进入寝殿深处,然后就这么借着微弱的烛光,躲在门廊外饶有兴趣的看着自己的丈夫,在和别的女人那什么。

她突然间明白,为什么丈夫总是来这里。

是的,杨铭的女人当中,最不懂房事的,就是裴淑英,关键她还不肯学。

不过今天,她的心态转变了,半晌后,又悄悄的离开。

第651章 宗团骠骑

江都的事情终于传到了京师,杜伏威攻下六合县,并且将海宁县的叛军赵破阵纳入麾下,势力陡然大增,对外号称十万大军,具体是多少,江都那边也没有个准确消息。

江都太守张衡紧急募兵,派遣骠骑府校尉宋颢,领两千兵马出城击贼。

“偌大一个江都,竟然连五千兵马都派不出去,如何能够剿贼?”杨恭仁扼腕叹息道。

崔仲方摇头叹道:“江南的兵要是好征调的话,也不会募兵了,如今十万骁果军,估摸着已经从涿郡出发,江都没有驻兵了。”

兵部侍郎明雅道:“江都城坚,不宜攻破,反贼必然会继续南下,那么丹阳和历阳怕是要出问题,丹阳太守萧铉为鹰扬郎将,已经随军出征,历阳太守赵元楷,不堪大用啊。”

“不堪大用,”滕王扬纶冷笑道:“既然知道不堪大用,还用他干什么?”

吏部崔君肃解释道:“这个赵元楷出身天水赵氏,父亲是开皇初年的尚书左仆射淮安郡公赵芬,赵芬长子赵元恪以前是陛下的扬州总管司马,现任江都通守,赵元楷是次子。”

通守就是太守的佐官,一郡二把手,有的地方有,有的地方没有。

杨纶无力反驳了,是陛下的人啊?那没事了,于是他转移话题道:

“那么丹阳通守又是谁?”

崔君肃道:“丹阳郡没有设置通守,如今一应事务,由临郡的庐江太守元仁兼领。”

“说来说去,这两个地方这么乱啊?”杨纶顿时皱眉。

苏威瞥了对方一眼后,朝杨铭道:

“臣也以为,叛军多半会南下,应早早责令丹阳、历阳两郡早做准备。”

“朝廷的命令传至那里,杜伏威恐怕已经打下来了,”杨铭呵呵道:“传令江陵县丞沈纶、襄阳骠骑将军周仲牟,从荆州出兵,沿江而下,往江南平叛。”

襄阳水军终于派上用场了。

这时候,门外有通传的侍卫进来,兵部又接到奏报,鄱阳人操师乞已经率兵攻占了豫章郡,其麾下大将军林士弘已经率军往鄱阳郡去了。

豫章郡就是江西南昌,鄱阳郡就在鄱阳湖边上,江西上饶市。

还有一封奏报,张须陀固守齐郡,大败叛军左才相,斩其首级,叛军余部被李子通收纳,往南窜逃,这是个好消息,但接着就有一个坏消息,江都东南方向的晋陵郡,也出了一个反贼,叫管崇,夜袭军府,缴获大量装备,聚众一万余,正在攻打首府晋陵县。

苏威猛的攥拳,站起来道:“应立即奏报陛下,眼下四方皆反,北征要即刻停止,遣大军南下平叛。”

“门下省请旨奏报吧,”杨铭朝韦贞道。

今天的朝会一直到了中午才散去,苏威没有走,留下来劝说道: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