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页(1 / 1)
('
只是,这样的少年却注定早夭,不能在大争之世中绽放光芒,殊为可惜。
荆轲在心中惋惜轻叹,他又嘱咐了赵佗一些注意事项,便转而离去。
他还有重要的事情要做。
蒙裕的族人,秦王身边的中庶子蒙嘉,将是他的另一个助力。
千金之贿,珠玉之赂。
不信拿不下这位秦王宠臣的美言。
……
赵佗走到屋外。
这里是秦国行人署为使团安排的国宾馆舍,环境很好。
包括横在内的众多下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房间,饮食上的安排自然也有秦之大国风范,餐餐食肉,顿顿有酒,是赵佗重生以来,所享受过的最好待遇。
但吃的再香,住的再好,也难以抚平赵佗的心情。
这是最后的机会。
赵佗抬头,见大门处有几个燕地游侠在玩博戏。
感应到赵佗的目光,他们直起身子,皆对赵佗以目示意。
出不去的。
赵佗很清楚,以荆轲的机警和沉稳,就算赵佗表现的再顺从,他也一定会做好万全准备。
荆轲定会吩咐这些人把守好门户,不可能让赵佗离开。
赵佗想了想,顺着木廊走到另一处房间。
两个披甲燕卒守在门口。
“君子。”
见赵佗过来,他们躬身行礼,但脚步未动,依旧牢牢守住门口。
“我来看看宝物是否安全。”
赵佗淡淡说道。
两个燕卒对望一眼,对赵佗说道:“君子且放心。吾等自离开燕都后,对宝物寸步不离,今屋中尚有两人守卫,定然无虞。”
赵佗点点头,转身离去。
没有破绽。
他信步走于馆舍中,行至后院时,赵佗看到那院中角落处,骑阳正和几个御者在那里嘻嘻哈哈的哄笑,隐约间,赵佗能听到他们在谈论自己。
一看这模样,就知道不是什么好话。
见到赵佗的身影,那几个御者立马止住笑,全都恭敬俯首。
“君……君子。”
骑阳畏惧的低下脑袋,但眼中依旧有恨意在闪烁。
骑阳知道秦舞阳是怎么死的,为此感到恐惧。但同样,浓重的恨意也在心头滋生。
赵佗盯着他,直到这家伙满头大汗,颤抖如筛糠。
没有言语,赵佗转身离开,向着横的房间走去。
第二十章 :秦王
巍巍秦宫。
秦王政坐于案侧,他的身上穿着绘有日月星辰十二章的王服,头上戴着沉重的冠冕,广七寸,长一尺二寸,上有珠旈垂落。
他手中拿着竹简,旈后的双眼明亮又有神,正仔细阅读着简上的书文。
过了一会儿,他才放下竹简,看向不远处侍候在旁的中庶子蒙嘉。
“燕使到了?”
秦王政声音平淡,却有一种让人畏惧的力量,这是长期居于上位所形成的威严。
“唯。”
蒙嘉恭敬的应道:“燕使昨日到的,静待大王的接见。”
见秦王微微颔首,并未多说,蒙嘉大着胆子道:“臣听闻燕王因畏惧大王的威严,被吓得心惊胆颤,日夜不敢安睡。”
“哦?燕王也知寡人之威。”秦王似乎有了些许兴趣。
蒙嘉连忙应道:“唯。前日上将军率军灭赵,军屯中山,我大秦兵威直指易水,如同利剑悬于燕王头顶,他自是日夜惊惧,生怕大王灭其社稷。”
“因此燕王不敢出动军队来抗拒我大秦的将士,愿意举国归附,成为大王的臣子,纳税缴赋,像是直属的郡县一般。他只希望大王能够免其覆亡之危,让燕国能奉守先王的宗庙,保住姬姓血食。”
秦王冷冷一笑,不置可否。
蒙嘉咬牙道:“燕王惧怕大王威严,不敢亲自前来诉说他对大王的忠诚。所以砍下逆贼樊於期的首级,并且献上燕国督亢之地的地图,装匣密封,在朝廷上举行了庄重的送别仪式,派出使臣来咸阳向大王禀明其中的情况,希望能得到大王的饶恕。”
“樊於期。”
听到那熟悉的名字,秦王眼睛眯了起来,手指轻叩木案。
蒙嘉低着脑袋,不敢言语。
良久,秦王才开口道:“燕王既是诚心归附,那就让燕国做个天下表率,给齐、楚看看。”
“告诉昌平君,议定时间,以九宾礼仪接待燕使。”
“唯。”
蒙嘉神色一喜,任务完成了。
他今日的表现,也算对得起那满屋的珠玉和黄金。
就在蒙嘉转身欲退去时,身后传来秦王淡漠的声音。
“蒙嘉,你今日为燕国如此说话。可否告知寡人,是收了多少财货?”
……
“樊於期与秦王关系复杂,秦王必欲见其首级为快。”
“若所料不差,他会先行查看首级,之后才会阅览地图。届时,我会以国礼珍重,不得假借人手为理由,亲自捧图进献秦王。你在案前做好准备,待到图穷匕现之时,速速上前助我。”
“我早已打探清楚,秦法规矩森严,群臣入殿者不能携带兵刃,那些郎中虽有兵器,但都侍卫在大殿之下,没有秦王的诏令是不能上殿的,这是我们的机会!”
“殿中有武器者,唯有秦王。但图穷匕见时,他必会惊慌失措,我趁机刺杀,若能一击将其杀死,自然是极好。若是没有,我也不会给他拔剑的机会。”
“使者之案,靠近王下,你和秦王的距离比所有臣僚都要近。我相信,事发之时,殿中必会陷入慌乱,你就要抓住这个时机,抢先上前,和我形成以二对一之势。”
“如此一来,大事可定,秦王必死!”
“你是否明白?”
荆轲声音冷静,将明日的计划细细与赵佗诉说。
“唯。”
赵佗点头,荆轲的计划和前世他了解的差不多。
荆轲会找借口亲自捧图展示,此时战国豪烈之风尚存,不比后世明清规矩死板,秦王想必不会阻拦荆轲献图,这就是刺杀的机会。
再加上副使在侧,事发之时冲到秦王身前也只需数秒,以二对一,以有备攻无备,怎么看都是赢。
历史上的荆轲刺秦是因为秦舞阳无能,刚到陛间,就恐惧的变色,引起群臣和秦王警觉,不准他上前。
导致荆轲决战时变成一对一,再加上荆轲的刺杀术似乎也有点问题,最终被秦王来了个绕柱反杀。
赵佗相信,他的能力肯定比秦舞阳强。
如果有他倾力相助,荆轲刺秦之事定能成功!
只是,他将付出相应的代价。
荆轲深深的看了一眼赵佗。
这小子好冷静!
虽然他知道赵佗年少聪慧,做事沉稳,有自己少年时的风范。
但这可是刺杀秦王的大事啊!
一旦成功,血溅五步,天下缟素。
你竟然连面色都不变一下,这份沉着冷静,让一向自负的荆轲都有些震惊。
莫非,这小子是个天生的刺客!
当世的专诸、聂政?
荆轲压下心中的惊讶,郑重的与赵佗商议各项细节,推敲各种可能发生的场面。
商议结束,两人又在屋中以地图进行演练,力求达到万无一失。
时间已入夜,今日的天空乌云密布,没有月亮照耀,除了馆舍中照明的灯火外,其他地方皆是一片黑暗。
有寒风夜嚎,吹动舍中树木沙沙作响。
夜黑风高。
屋中,荆轲收拢地图,一切都已计划妥当,只等明日。
那将是他荆轲,生命中最灿烂的时刻。
想到此,他看向赵佗,最后一次问道:“事到如今,你已知晓所有,可曾怨我让你走上这条不归路?”
赵佗摇了摇头,笑道:“若非荆卿,佗已饿死在易水畔,或是被秦舞阳杀死在那一夜。哪会有什么怨言。”
这是真话。
赵佗虽然几次想要逃脱这个没有底的旋涡,但从来没有怨过荆轲。
要不是荆轲,他早就死了。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