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页(1 / 1)
('
李由在暗地里敬佩自己,这才效仿自己的用兵之法?赵佗怔了怔,联想到李由使出背水一战对战楚军,似乎还真有这个可能。李兄啊李兄,没想到你面上不说,心中却如此在乎我赵佗。这时,李斯举起酒卮,向赵佗敬酒道:“赵君年纪轻轻便身居高爵,既通军争之术,又有治国之能。不仅是由儿对赵君感到钦佩,就连老夫也是佩服的很啊,来,老夫敬赵君一卮。”赵佗忙举起酒杯,回道:“昔日赵佗入咸阳时,曾受李公之恩。后入宫为郎,亦多承李兄好意,对于李兄的能力,赵佗亦是多有敬佩。此酒,当赵佗敬李公。”两人互吹好话,相互敬酒之后,气氛越发和乐起来。既然说到李由,李斯在放下酒杯之后,便顺势问道:“此番大王派由儿前往南郡,任职郡尉,以复夷人去岁叛我秦国之仇。赵君乃是我秦之良将,不知可有对付夷人的战法教我父子。”赵佗皱了皱眉,用兵之法,要根据实际的形势制定出相应的战术,这才能起到好的效果。他赵佗对于李由要对付的那些夷人根本不了解,地形、兵力、气候等等一概不知,哪能说出什么具体战法。但李斯请教,他又不能不答。赵佗想到昔日在会稽对付越人的经历,想来这些南方的蛮夷作战方式都差不多。便挑了个不会错的方向开口:“夷人兵甲鄙陋,阵战绝非我秦军对手。其长于山林水泽的偷袭。李兄若要与夷人交兵,当尽量以攻心之法,诱敌而出,于原野之地进行歼灭,切莫误入山林,反中夷人之计。有夷人之山林,莫轻易入之!”“好,赵君所言,正是以我秦军之长而攻夷人之短,确为良法。夷人山林之险,吾更当修书一封,嘱咐由儿。”李斯脸露感激之色,他刚才的请教确实是真心实意。虽然欣赏自家儿子屡败屡战的男儿气概,但对于李由的能力,李斯还是有些不放心的。别看他鼓励李由时满嘴的豪言,激的李由热血沸腾。但等到儿子真的南下后,李斯还是颇感忧虑。如今他从赵佗处求来对付夷人的战法,以及“莫入山林”的告诫,等到传信李由,想来这一次征伐南郡夷人的事情,应无大碍。李斯的脸上露出笑容,又再次举杯向赵佗敬酒。觥筹交错之后,此番飨宴也落下帷幕。赵佗眼见天色不早,便拱手告辞。李斯微笑着将他送到门口。就在两人即将告别时,李斯突然开口了。“赵君。”赵佗回首,躬身道:“李公。”李斯平静道:“赵君年少有为,既有军争治国之才,又深得大王信任,以吾观之,想来天下砥定之后,大王定会让赵君尚公主。也唯有赵君这般少年英杰,方可为大王之婿啊。老夫在此,先提前恭贺赵君了。”赵佗眼皮猛跳,忙拱手道:“李公之言甚重矣,公主之事,自有大王安排,赵佗不敢妄言。”李斯摇摇头,淡笑道:“赵君勿要多心。老夫只有恭贺之心,别无他意。一些外界传言,皆为虚妄,还请赵君若是听闻,不要放在心中。吾李氏,一向愿与赵君为友。”“赵佗,亦是李公之友。”赵佗客气回道,转而告辞离去。“李公勿送。”“赵君慢行。”李斯倚在门口,看着赵佗乘坐的马车缓缓消失在远处巷道中,神色有些复杂。“赵佗……亦有治国之才啊。”悠悠叹息中,他转身向府内走去。……“李斯送别时提及尚公主之事,还恭喜我。应是在暗示,他不会因为我从李由手中抢走公主的事情心生恨意,他李斯对此并不在乎,愿意和我做朋友。”“这一次邀请我去李府飨宴,甚至向我求问征伐夷人的事情,也当是李斯在表露善意。”赵佗回忆着白日情形,心中稍安。他尚公主的事情,算是十拿九稳了。但赵佗还是担心自己和李由竞争公主的事情,会招来李斯的怨恨。李斯啊,那可是未来秦国政坛的顶梁柱,是日后秦王政最为宠信的大臣,赵佗自然不想得罪。如今见李斯态度和蔼友善,并暗示自己,愿意做朋友。赵佗自然高兴,虽然心中还有些提防,但一直悬在心头的石头总算是落了地。不过赵佗的轻松惬意只维持了一个晚上。因为到了第二天,他就收到了一个消息。代国使臣,进入关中了。而他赵佗接下来的任务,便是灭代!第四百零九章 :赵佗赐氏咸阳城,秦国行人署所辖的一处屋舍中。二十余岁的赵歇满脸忧愁,望着身侧的白须老者,哀声道:“相邦,据闻前日齐使入秦,秦王以其少上造赵佗接引,并于殿中设宴相待齐使,赠以礼品珍宝,好言抚慰。”“如今,秦人派来接待吾等者,不过公大夫爵位,行事粗鄙,态度傲慢,以此观之,此番吾等入秦的使命,恐怕难以完成。”代相赵敬瞥了他一眼,叹道:“昔日以赵之强盛,尚且被秦人破邯郸而擒赵王。大王率宗族数百人避于代地,不敢再以赵为号,只能称代王,以祀奉吾等赵氏先祖。燕、魏、楚等国尚存时,吾代国还能有所依仗,以抗秦人。”“然今日三国尽亡,齐人更卑屈侍秦,若是所料不差,就在一年之内,秦王必定发兵代地,彻底覆灭我赵氏社稷。”赵歇面色苍白道:“既然秦王必定灭我赵氏,为何大王还要让相邦携珍宝、美人和名马来朝秦?”赵敬苦笑而不答。这就是弱国小邦的悲哀,哪怕明知道对方有消灭自己之意,但还是得卑躬屈膝,腆着脸皮向对方献上珍宝,以寻求千万分之一的活命机会。有吴王夫差和越王勾践的例子在前,万一呢,万一这秦王政也是夫差之类,那他们代国就有苟存的希望。而且,他这一次来秦国,也并非没有完成使命的可能。只要那个人愿意帮忙,以秦王对其的宠信,或许就能为代国求得一线生机。就像当年长平之战,赵人派使者说服秦相范雎,最终让秦国退兵一样。这是赵氏唯一的机会。“据秦国小吏说,秦王繁忙,三日后才能召见吾等,这多半是要在吾等面前展示威严的借口。但这三日时间,吾等刚好可用上。”赵敬抚着颌下白须,低语道:“如今的秦国少上造赵佗,乃昔日平阳君庶孙,其父祖皆与我相识,尽是赵国忠良。”“此子幼时我也见过,当时我见其伶俐,但也没想到他竟有这般军争之能,数年时间,从一个赵之公族,成为秦国高高在上的少上造,还参与灭楚之战,屡建大功,此等能力真是让人惊骇。”“如今我赵氏社稷面临灭绝之危,他赵佗亦是赵氏子孙。你且备好礼品珍宝,我当亲自携礼物拜访,若是能以赵氏之亲,说动赵佗,我赵氏或可得救!”……上原乡朝阳里。“此乃用葵菜所制的菜菹(zū),还请君子尝尝。”横端来一盘乌糟糟的菜肴,脸上满是诚挚的神色。赵佗下箸,夹了一根腌菜入口,顿时精神一振,差点被酸的吐了出来。“味道不错。”他刨了一口粟饭,对横挤出一抹笑,转移话题道:“汝妻快生了吧。”“大概就在这两月。”横脸上露出羞涩的笑容,低首道:“横一介小人,能有今日之饱食,还能娶妻生子,一切皆为君子所赐。”“你这是说的什么话,昔日我被那韩南诬陷追杀,你可是冒着危险投石击他,此等事情,我可一直没有忘怀。”赵佗笑了笑,横是他来到这个世界后的第一个亲近之人,不仅在韩南诬陷的事件中挺身而出,更重要的是在荆轲之事起到了极其关键的作用,可以说若无横的帮忙,他赵佗不一定能混到今日之地位。更别说横这人颇有义气,又听他赵佗的话,先后弄出沤肥、曲辕犁等东西,赵佗爵位升级,也有他一份功劳。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