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5页(1 / 1)
('
赵高很清楚,以赵佗如今的地位,以及他所受皇帝的宠爱,要是向皇帝开口求人的话,是真的很有机会将他赵高调出去。答不答应?赵高深吸口气,脑海里天人交战。不过很快,他的理智就战胜了心中涌动的欲望。他出身卑贱,又经历了被蒙毅判死刑的事情,对于权力自是非常的渴望。去做少府丞自然是好,秩千石,在中央朝堂,属于是九卿之下一等一的大官了。但对他来说吸引力还不够。“在秦国,皇帝才是一切。我遭受株连,被蒙毅判了死罪,都能被皇帝赦免,足以说明赢得帝心的好处。皇帝之所以赦免我,正是因为我整日跟在他身边驾驭车舆,回答律法问题,为他代笔写诏所积累的好感。”“中车府令之职虽然没有多大权力,但却处于皇帝身边,是真正的近臣。而我一旦出去做了少府丞,就将离开皇帝,日后再无亲近的机会。”“看似高升,实则是失去了真正的通天之路啊!”赵高心中思虑完毕,已是做好了决定。他对赵佗拱手道:“贤弟好心,为兄心领了。只是赵高乃卑贱之人,得今上擢拔,恩同再造,心中感激涕零。赵高此生别无所求,只愿为皇帝驾马,为一车夫,便已是心满意足了。”赵高的声音很诚恳,甚至眼中还挤出一滴动情的泪水,活脱脱的忠仆模样。他很希望赵佗能将他现在说的话,从背后转述给皇帝,那样定能感动皇帝之心。不过皇帝还没感动,赵佗却被赵高这番话语“感动”了,他叹道:“兄长一片忠心,倒是我冒昧了。”“贤弟说的哪里话,你能在这时候想到我,已是让为兄心中温暖,十分感激。”赵高呵呵笑着。赵佗也笑了笑。可惜了。他面上笑着,心里却暗叹一声。赵高,果然不好拿下。刚刚这事,是他对赵高发起的一次试探性攻击。此乃吴孙子所言的“利而诱之”。只要赵高被少府丞之职所诱,离开皇帝身边,那历史上秦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直接被赵佗消除了。可惜不知道赵高现在是真的忠心皇帝,还是嫌这个职位不够,终归是没有答应赵佗。不过赵佗心态很平稳,并未灰心。他其实也可以绕开赵高,直接向皇帝请求,将此人调出来。但那样一来,有很大的失败风险,毕竟皇帝非常信任赵高,让他御马写诏,已经是使用习惯了,不见得会让给赵佗。如果失败,那就很有可能打草惊蛇,殊为不美。反而赵佗先以少府丞之职诱惑赵高,如果赵高心动,那成功的几率就能增加一些。就算赵高不同意,或者赵高同意了,但皇帝最后不准。那也无妨,只会让赵高感觉赵佗一心想着带他这个兄长腾飞,他的心里只会有感激之情。“反正我不亏。”赵佗这样想着,跟着赵高走进一处偏殿。此刻的秦始皇也刚坐下没多久,还没有来得及开始工作。不过他面前的案上已经是堆满了简牍,看上去就像是一座竹简小山。那应该是皇帝接下来的任务。以秦始皇的性格,不批阅完简牍,是不会休息的。“皇帝一天要批阅一百多斤的简牍啊,不管是搬运,还是批阅,都十分的累人。历史上不到五十岁就死了,说不定也有这方面的原因。”赵佗盯着那些简牍,心中暗暗感叹,同时想要改变这一情况的想法越来越强烈。不过等到赵佗行礼起身后,他还没来得及说话。皇帝就直接开门见山,说起了此番召赵佗前来的目的。“天下初定之时,为防六国贵族和四方黔首作乱。我命各地守、尉收天下之兵,聚于咸阳,欲要销之,以铸他物。”“如今天下的兵器已经尽数收聚,剩下的事情该由少府来负责。”“朕今日命你为少府,想知道你对此事有何想法?”话音落下,赵佗眼皮微跳。没想到自己这个少府刚刚上任不到一天,就赶上了这件大事。皇帝,这是要造奇观啊!第五百零二章 :臣有一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赵佗心中低语,脑海里想起的是很久之前背的那篇脍炙人口的文章。秦国统一后,秦始皇已经开始下令,命各地守、尉摧毁大都名城的城郭关防,原本齐、燕、楚、赵等国所筑的内长城也开始进行拆除,以打通道路。同时,各地敢于反抗秦国统治的六国余孽、游侠豪杰也尽数被杀戮,跑掉的张良、公孙信等人上了通缉名单。隳名城,杀豪杰。这两件事做完后,皇帝更命人将原本六国所拥有的大量武器、铠甲、弓弩马具等种种兵器尽数收聚到咸阳城来,准备销毁。对于收天下兵刃进行销毁这件事,赵佗本身并无意见。六国兵器和秦军所用的兵器在形制上不合,长短高度完全不一样,不能够在军中装备使用。就连弓弩箭矢,甚至是云梯、战车等大型器械的核心部件,也因为和秦国度量衡的不同,不能进行替换。留下这些兵器,除了占府库外,并无用处,甚至还可能被怀有反意的六国遗民用来造反,与其如此,不如销毁。只是销毁之后,用来铸造什么,却是很有讲究。赵佗自然知道秦始皇是想用这些东西来做什么。高五丈、重千石,巍峨屹立的十二金人嘛。打造秦帝国的又一奇观!“统一天下之后,无事可干,皇帝要化身手办狂魔了。”赵佗脑袋里迅速想着应对的方法,他如果直接提出十二金人,一定会让秦始皇高兴,赞一声赵佗真知我心矣。但在赵佗看来,铸造金人这事情,不仅耗费大量民力,造出来的东西除了满足皇帝的欲望外,对整个国家并没有什么好处。这是一件徒损民力,于国无利的事情。奇观误国,不可取啊!赵佗深吸口气,脑海里冒出一个思路,拱手道:“陛下收天下之兵,以平世间干戈祸事,真如同昔日之周武王偃武修文,马放南山,是一件大好事。臣认为,不如销此兵刃,将它们铸造成犁铧器具,可助天下农耕。”“铸造成农具?”皇帝皱起了黑眉。赵佗假装没看到,继续说道:“昔日六国君主暴虐,以铜铁打造兵刃,相互厮杀,祸乱天下。陛下兴义兵,诛暴乱,振救黔首。如今天下一统,陛下将六国用来厮杀的兵器销毁,以示诸夏一家,再不起兵戈。然后再将这些销毁后的兵刃,打造成有助于天下万民农耕的器具。”“这两相对比之下,更能体现六王之昏乱,与陛下之英明。”“皇帝销天下之兵,铸剑为犁,如此圣德,当万民称颂,存定四极!”天下一统之后,秦国在政治宣传上,就是贬低六王,称颂皇帝。如今赵佗就抓住这个正确路线,先将高帽子给秦始皇戴了上去。“铸剑为犁。”秦始皇咀嚼着这四个字,目光打量着眼前的赵佗。赵佗一直都懂他的心,从商议帝号,到郡县封建之争,这小子每一次说出来的话,都和他心中的想法甚为相合。这一次的收天下之兵这件事,秦始皇心中其实早就有想法。他召赵佗前来询问,一来是此事本就是少府负责,属于赵佗的职权范围。二来则是皇帝想再看看,此子是不是还能懂自己的心思。哪知道赵佗却说出了一个新的思路。铸剑为犁。听上去不错,也很实用,但却不是秦始皇最想要的东西。“应该是给的暗示还不够。”皇帝没有搭理赵佗提出的铸剑为犁,反而说起了另一件事。“据临洮都尉报,在朕消灭六国,称皇帝之时,有十二个身高五丈,足履六尺,身穿夷服的巨人出现在临洮附近,皆向着咸阳所在的方向跪拜。那些阴阳家说,这是祥瑞。”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