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2页(1 / 1)

加入书签

('

赵佗想到此事,眼中逐渐变冷。

在黄县往东北方向走,就是后世的烟台市蓬莱区,其地理位置临于海边,据说有人在那里见过仙境的模样。从彼处出海一段距离后,还能来到被后世称作长山列岛的数十座岛屿,那里水汽盎然,更是个观海的好地方。

但卢生他们放弃了这里,选择了更远一些芝罘岛。

“海市蜃楼虽然常在夏季的海滨出现,但素来没有规律,讲的就是一个缘字。有时候专程等上几年都不一定看的到,卢生想来也是知道这一点,如果让皇帝在黄县的海边或是海外诸岛等待海市蜃楼,结果最后没有出现的话,皇帝恐怕是要大发雷霆,甚至迁怒他们的。”

“但芝罘岛不同,那里是齐人祭祀八神主之一的阳主的地方,皇帝要祭祀齐地八神,本来就要去那里,哪怕最后海市蜃楼没有出现,皇帝也不会像在其他地方一样大发雷霆。八神之祭,恐怕就是卢生给自己找的一条退路,这老家伙,真的是个聪明人。”

赵佗暗暗感叹,他也是在知道皇帝要专程去莱山祭祀月主后,才想到的这茬,越发觉得卢生是个人才,可比咸阳炼药的那个侯汜机智多了。

“只可惜他误入仙道,不知寻仙之路何等渺茫。我倒要看看去了芝罘岛,要是没有海市蜃楼出现,这些方士又将如何收场。”

……

“卢公啊,信来了。徐巿已经成功抓住了海中异兽,现正在芝罘岛等待,只待皇帝抵达,便可向皇帝献纳。”

与此同时,韩终喜滋滋的拿着一封信牍去向卢生报告。

“如此甚好啊,仙境之事,缥缈无常,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万一皇帝去了芝罘岛却没看到仙境,虽有阳主之祠可抵罪过,但终归不保险。如今有徐巿擒海中异兽而来,可证海外之说,这样就算仙境没有出现,也不至于让皇帝失望而怪罪吾等。”

卢生抚着颌下白须笑了起来。

皇帝东巡,是他们方士千载难逢的机会,他们要借着这机会向皇帝展示海外的玄奥,证明仙人的存在,让皇帝给钱给人,支持他们出海寻仙。

但这种大事只寄托于撞机缘的仙境奇观上,未免不太保险,那不是卢生的作风,故而他在咸阳时,就已经联系了齐地很有名气的方士。

徐巿!

第六百五十六章 :徐巿献兽

始皇帝在翌日登上莱山,以秦礼祭祀月主。

胶东郡守白其为了拍皇帝的马屁,将场面弄得很大,甚至将黄县周围十里八乡的齐人全都拉到山下凑数。

始皇帝对此表示满意,他这一次沿途祭祀齐地八神主,正是为了向齐人表达一个态度,以借此安稳齐地,让这些齐人从思想上融入秦国的统治。

在完成月主的祭礼后,始皇帝的心思已经按捺不住,比身体还要快,径直飞到东南方向的芝罘岛去了。

他要去看早已心心念念很久的大海。

贵为天下之主的始皇帝,却从来没有见过世人口中的海,这一直是他心中的一个遗憾。

卢生、韩终等方士不停的在他耳边吹嘘海洋的浩瀚无穷,吹嘘传说中的海外仙山,以及仙山上那些不死不灭的仙人和不死药,这让始皇帝颇为心动。

始皇帝渴望长生,却并非愚昧之人。

他对于卢生等人吹嘘的事情一直是抱着将信将疑的态度,特别是在侯汜之事暴发后,他对于这些方士的信任更是大跌。

这次东巡,他除了要完成一些政治目的外,见一见大海,验证一下卢生等人所说的事情是否真实存在也是一个原因。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嘛。

如果卢生等人能够在这里说服他,那始皇帝自然也可以和齐威王、燕昭王一样,给予方士们资助,让他们出海寻仙。

在这样的情况下,到了秦始皇二十八年七月初的时候,始皇帝的车队终于驾临了位于海滨的腄(chuí)县。

腄县不过是一个滨海小县,城邑不大,没有什么特点,引不起皇帝和诸位随行公卿的兴趣。

这里只是一个中转站,皇帝的目标是在腄县的海港坐船前往不远处的芝罘岛。

船是从琅琊调过来的大型楼船,属于原本的齐国舟师所有,是齐国傲视天下的海军。只可惜甄城一战,赵佗兵围临淄后,齐王建很快就举国投降,使得齐人舟师无用武之地。

除了一小部分不愿降秦的齐人驾船逃亡朝鲜半岛外,大部分齐国舟师都是直接降了秦军,如今正好作为护送皇帝前往芝罘岛的座驾。

“陛下,这就是大海,其广袤无垠,浩瀚无边,没人知道海的尽头在哪里。”

上船之后,卢生和韩终便凑在始皇帝身边,为他介绍海洋风貌。

始皇帝面色沉静,站在船首,双目紧紧盯着远处一眼望不到头的海面。对于卢生等人的话,他微微点头,表示知道了。

“大海……”

始皇帝在海风中眺望着一望无际的海面,也不知脑袋里在想着什么。

过了一会儿,他回头看向甲板上欢呼雀跃的胡亥。

他问道:“胡亥,看到大海,是什么感觉?”

“大海啊,好多的水!”

胡亥大声叫起来,小孩子第一次看到大海,自然是高兴的很。

始皇帝笑着摇了摇头,又看向旁边面色沉静的赵佗,暗暗点头。

相比其他人,此子果真有大将之风。

赵佗站在船边,任海风吹拂在身上,只觉心胸开阔,并未出现什么异样,他前世坐过轮船,对于海上航行有经验。

旁边的子婴,则已经是面色发黄,双腿在打颤。

其实子婴都还算好的,不远处众位公卿重臣面色各异,有不少人已经呈现晕船之态。

比如那尚书仆射李由,一张脸已经是憋成了青黄色,牙关紧咬,整个人摇摇晃晃,看上去随时都能吐出来似得。

或者是感受到赵佗的目光,李由侧首看过来,绷着脸,对赵佗故作沉静的点了点头。

“李兄果然是真男儿,晕船到脸色都变了,居然还能忍下。”

赵佗暗暗给李由点了个赞。

留下始皇帝和两个方士继续在那里聊大海的事,赵佗自顾去和统领楼船的秦将交谈。

他虽然率领秦军南征北战,扫灭诸侯和胡人,但实际上还从来没打过水战。

灭齐的那一战,对方直接举国投降,接收舟师之类的事情都是手下裨将军去做的,赵佗知晓不多,现在就有些好奇这时代的船只技术。

一番交谈,当听说有齐人坐船直达朝鲜后,赵佗颇为惊讶。

“秦朝的造船技术不错啊,都可以通往辽东和朝鲜了。”

细想之下倒也正常,在两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吴王夫差就曾率舟师跨海数百里远征齐国,虽说吴军的结果是被齐军舟师大败而归,但好歹是开创了海上远征的历史记录。

如果从秦再往后推,百年后汉武帝还曾发五万大军,以楼船跨海征伐朝鲜。

所以这时代的海船能抵达朝鲜很正常,甚至到日本列岛去也不是不可能。但因为航海技术还不够发达,再加上海风多变幻,海面又常有雾气笼罩,船只大多需要靠近海岸航行,即所谓的“地文航海”,必须要通过地上的物标才能确定航行和方向。

如果想要真正的乘风破浪,跨海航行,那就必须要有经验丰富的领航者才行。

“论航海之术,整个秦朝最出名的就是徐巿了吧。也不知道这老小子,在历史上是不是真跑到日本当天皇了。”

……

芝罘岛不算大,长不过二十余里,最宽处只有四五里,但其风景独特,其靠海处怪石嶙峋,崖壁陡峭,岛上树木茂密,葱郁而有生机,时有海鸟飞过,在那碧海蓝天之间,别有一番景象。

这样的场景,是长期居于内陆的始皇帝和众多公卿大臣都没见过的,除了下船后摇摇晃晃的晕船之人外,其他人都是满面惊异的打量着四周。

就在这时,随行的胶东郡守白其当众向皇帝禀报了一个重要的事情。

“今有琅琊方士徐巿,于海中猎得异兽一头,现囚于芝罘,特献与陛下。”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