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0页(1 / 1)
('
有乐意交好的,自然也有对此感到不平的。“韩信不过仗着是武功侯的弟子,在军中享尽了益处,杀死西瓯王的功劳说不定还是其他人分给他的。”“是啊,这小子上战场之前连爵位都没有,突然间就擒获了一个南越王,现在还和人歼灭西瓯主力,杀了西瓯王。你说这些事真是他自己干的,我可不信,一定是武功侯有意培养,将好处全给了韩信。”“哼哼,这种把戏,吾等都明白。”以李于为首的公卿二代,对于韩信这个突然名声大起的新秀自然是感到不满意,并对韩信的功劳表示质疑。这种让功劳的事情,在军队里并不少见,属于二代镀金的一种潜规则。咸阳距离西瓯太远了,数千里的路程使得消息传达很不通畅,故而说什么话的人都有。不过他们只敢将心里的牢骚发在韩信这边,面对另一颗更加璀璨的星辰,却没人敢说什么。“武功侯赵佗,克定西瓯,复我国仇,特赐食邑千户,钱百万,田千亩。”“其子五大夫赵彻,蒙父之功。赐爵一级,为左庶长。”相比之前赵佗消灭闽越后赐子爵五级,攻取南越后赐子爵四级的情况,这一次皇帝只给赵彻赐了一级爵位。但这一级却比前面的九级爵位还要重要。左庶长是卿爵,从大夫成为卿,属于是质的飞跃。哪怕秦国军功爵因为立功人数太多,导致现在有些贬值,但左庶长爵位依旧能在郡县上任一高官,让人仰视。赵彻才八岁就有了这样的爵位,已经超过了九成九的公卿二代,咸阳城里怕是也只有某位死了老父的伦侯能比他强一些。除去赐爵奖赏外,大喜中的始皇帝还要举行一场家宴进行庆祝,以表达自己高兴的心情。当长公主嬴阴嫚带着儿子和女儿坐上马车,准备前往秦宫赴宴时,她再次对儿子和女儿进行了一番嘱咐。主要还是关于宫廷礼仪的事情,她们母子三人入宫的时间不多,也就是过年过节的时候才入宫拜见皇帝,所以嬴阴嫚有些怕儿女忘了礼节,闹出什么笑话来就不好了。“放心吧母亲。张先生说过礼者,所以正身也。我随先生学过礼仪的,不会乱说乱做。”听到小赵彻的话,嬴阴嫚笑道:“我倒是忘了你那先生是荀卿的弟子,儒门重礼,这些倒是教的好。”“是啊,先生懂好多东西的。不过先生总是说父亲比他懂得还多,言父亲是当世最博学的人。可是我不太记得父亲说的话了,母亲,父亲真的很博学吗?”赵彻歪着脑袋看向嬴阴嫚。赵佗出征的时候,他才五岁,一晃三年过去,许多记忆不太清楚了。旁边的赵芸更是疑惑的说着:“父亲是什么样的?我都不知道父亲长什么样子呢!”“他呀,长得平平无奇,没什么好说的。”嬴阴嫚将女儿搂在怀里嘀咕了一句,又转头对赵彻道:“你父亲知道的东西确实多,他说都是从公输残卷上学到的。等他回来我就让他将公输之法教你,也算是家传学问了。”“好呀好呀,先生也说过公输残卷是一卷奇书,上面无所不包,我一定要学!”赵彻开心的拍掌。嬴阴嫚听到“无所不包”四个字,不知道想到什么,脸上刷的飞起一团红云。她如果没记错,那公输残卷上,可还有些少儿不宜的知识。想到这里,嬴阴嫚眼睛有些润起来,脑海里浮现出那个人的身影。思念,自心头滋生。武功侯府的马车停在秦宫外,母子三人下车时,刚好碰到太子扶苏带着家人赶到。“左庶长!哈哈,这里有一个小庶长呢!”扶苏见到赵彻母子,哈哈大笑着走过来。太子妃李姝牵着五岁的启明跟在后面,踱步而来。“舅父!”赵彻见到扶苏,立刻嘻笑着跑上去。“见过皇兄,皇嫂。”嬴阴嫚牵着女儿上前,对扶苏及李姝行礼。李姝回礼,对身侧的儿子道:“启明快来见过姑母。”“姑母。”启明小声的叫了一句。嬴阴嫚夸赞:“启明可真乖啊。”“就是性格腼腆了一些,不如你家彻儿和芸儿呢。哎呀,好久不见芸儿了,可真是越长越乖巧,日后定是个倾国绝色。启明啊,等下可要陪你芸儿妹妹好好玩一会儿。”李姝笑着回了一句,打量着赵芸的目光有些异样。嬴阴嫚眼皮一跳,想到昔日联姻的事情。她上前一步,微笑着将话题转移到今晚的宴会上。而这时,小赵彻正在一旁对扶苏讲着他刚从张苍那里学会的一首诗。“我送舅氏,曰至渭阳。何以赠之?路车乘黄。我送舅氏,悠悠我思。何以赠之?琼瑰玉佩。”小赵彻嘻嘻哈哈的笑起来:“我随先生学这诗的时候,就想到了舅父。舅父啊,我可想你了。我没有玉佩赠你,这首诗就送给你了!”扶苏一怔,接着大笑道:“好一首秦风之诗。小彻儿,你既送我诗,那我也要回礼才行。刚好你新晋为左庶长,等我想想,得送你些什么礼物呢?”舅甥二人开心的说着话,一旁的李姝却是心头有些不舒服起来。她是李斯之女,从小受过教育,知道诗赋典故。赵彻所吟的《秦风·渭阳》,表达了甥舅之间的深厚情谊,用在甥舅间并无不妥。但李姝如果没记错的话,这首诗是秦国国君秦康公,送别舅舅晋文公重耳回国时所作。虽然时代不同,不可生搬硬套,小孩子念诗更不可能严格要求他用对每一个场合。精通《诗》的扶苏也不太在乎,只看重其中情谊。李姝却很敏感。这孩子,是把自己比作了秦国国君?第七百九十五章 :志向辉煌壮丽的巍峨秦宫。随着天色渐暗,各处的灯烛已经点亮,将大殿中的空间照耀的如同白昼。数排六尺高的青铜灯架在殿中两侧摆放,其造型多为龙形或是玄鸟形,十分精美华贵。在烛火滋滋燃烧时,有一股奇异的香气往四周蔓延。据说这是齐地沿海郡县猎杀海中大鱼后得到的一种珍奇香料,有醒脑提神,让人集中注意力的功效。用那些方士的话来说,在此物的香薰中修炼,还能够更好的感悟天地灵气,十分的珍贵。始皇帝就常用此物修炼,他在这场家宴用上这个好东西,足可见心中的喜悦。今晚的家宴,是因为赵佗在南方覆灭西瓯,皇帝感到高兴才举行的。大功臣赵佗不在,赵佗的一双儿女自然而然就成了本场家宴的重点角色。其中又以新升爵为左庶长的赵彻最为引人注目。上到始皇帝,下到诸位公子、公主都将目光落到他的身上,其关注度远远超过了皇长孙启明。赵彻只有八岁,但他的表现就像在进宫前对嬴阴嫚保证的那样,说话举止有礼有节,并无半分出格之象。不仅如此,赵彻甚至还大方得体的在宴席上,给始皇帝背了一首诗。“赫赫明明,王命卿士,南仲大祖,大师皇父。整我六师,以修我戎。既敬既戒,惠以南国……”这是一首称颂周天子征伐南方蛮夷,大胜归来的诗词,诗里重点赞颂了君王的威严以及赫赫武功。如“赫赫业业,有严天子”“天子之功,四方既平”等句子,更是赤裸裸的拍马屁。当赵彻用他尚带稚嫩的声音当着众人的面完整背下这首诗的时候,太子扶苏以及诸位公子都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了。“上将军平定西瓯,我秦国大仇得报,开疆拓土。儿臣恭喜父皇。”“儿臣恭贺父皇剿服四方蛮夷,建立亘古未有之功业。”众公子纷纷相贺,拍马屁并不落在赵彻身后。公子胡亥更是大声说出了一团肉麻的话,马屁层层叠叠,让人叹为观止。就连李姝也在启明耳边嘀咕了一阵,让五岁的启明结结巴巴的说了一番恭维的话语。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