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页(1 / 1)
('
“辰安,我听说现如今宿辛统领长居于李相府中,你若有空倒也该多去看看。宿辛统领于你有师徒之实,李相于你也有半师之恩。你作为徒弟可不能失了礼数,总该多走动走动。广阳殿库房里的东西放着也是放着,你挑一些合适的带去,拜访……总不能空着手。”
辰安闻言有些哭笑不得,“殿下,属下虽说入了苍龙营,也跟过宿辛统领一段时间,确有师徒之缘。但与李相......又从何说起?”
“宿辛统领于武艺一道上放眼天下也是佼佼,但他却疏于谋略。”南宫明赫指尖轻扣了扣桌面,沉吟道:“你这些年在苍龙营中果真只专研了武艺?”
辰安抿唇不语,宿辛教给他的确实不止习武练剑,就他房里那本《善谋》杂论还是他出营回到南宫明赫身边时宿辛交给他的,他一直以为这是宿辛所作,毕竟这书名确实很像宿辛的手笔,却没想到其中竟有李相的功劳......
南宫明赫见辰安眉目间的凝神,轻声说:“宿辛统领面冷心热,他心知只让你随他学武并不足够,所以才请了李相帮忙。”
“但李相为何会襄助宿辛统领,而且还是因为属下这无名小卒,他们之间......”辰安思索片刻道出了他的疑问。
南宫明赫摇头,“他二人的关系我也不是很清楚,只知道当年父皇能坐上现在这位置,多亏了宿辛统领。”
“苍龙营一直是帝王隐在暗处的臂膀,当年父皇作为不被重视的皇子没有任何的能接触到苍龙营的机会。直到李相投入他门下,这才让他结识了宿辛统领......”
“原来如此。”辰安叹道。
虽说不知二人之间到底有何渊源,但必然是亲近的。
“但......宿辛统领性子冷淡,一向厌恶此道,李相也是个淡泊的性子。在他们二人面前极难讨得了好......”辰安似乎想到了什么,话音陡然沉了下来,“殿下是打算拉拢宿辛统领和李相?”
他想到他与南宫楚河在那洞穴里的对话——如果南宫明赫培养起了自己的势力,就算除掉南宫楚河,就算南宫皇帝最终真的起了对付南宫明赫的心,也是要掂量掂量的。
“对”,南宫明赫沉声应道,“就算拉拢不了,能卖个好也是不错的。”
南宫明赫望着辰安脸上复杂的神情,关切、担忧以及欣喜全都是因他一人而起,心中不觉熨帖了几分。但想到他对辰安有所隐瞒,心内又是一阵愧疚。
辰安不在皇城的这几日,南宫明赫虽病着,但该做的事一点也没落下,还抽空见了吏部尚书康正信,从他那里了解到了许多他不曾知道的事——
“康大人来了。”南宫明赫半倚在榻上,望着步入寝殿的康正信。
康正信对着南宫明赫行礼道:“臣,拜见殿下。”
“康大人不必多礼......张总管快把老大人扶起来坐下说话。”后面一句是对张游说的。
张游上前将人扶起来,又搬来锦杌让康正信坐下说话。做完这一切张游就躬身退了出去,知道两人有话要说,还掩上了门。
“康大人此来可是有事找本宫?”南宫明赫望着康正信一脸的为难,就知道他这段时间的做的事即将看到成果。
他在吏部看似只维护着他那一亩三分地,但是暗中却一点一点的渗透了进去。如今有人坐不住了,自然会找到他跟前来。
康正信面露难色,但自他踏进这广阳殿就没有后悔的余地,既然做了决定,便是后退不得。
“殿下,有些事情,并非臣就做得了主的。说到底,这六部尚书都不过是棋子罢了,是左是右,是进是退,全由不得自己......”
南宫明赫拧眉,“康大人可是说笑了,这六部尚书怎么可是旁人的棋子,这不乱了套了?”
康正信沉沉的叹了一口气,“殿下有所不知,李相......李相的地位也许尚在两位殿下之上......”
南宫明赫疑惑的看着康正信,康正信继续道:“李相之上是陛下,而他之下才是六部。刑部算是被太子殿下牢牢握在手里,而吏部和兵部却都有李相的影子,真正独善其身的只有户部、礼部、工部三部,没有任何掣肘。陛下将吏部交给您,想来也是有他的考量。”
南宫明赫闻言,心下一怔,看来父皇和李相的关系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君臣相合,不过都是权衡。太平盛世,海晏河清。李相怕被“鸟尽弓藏”所以早早的就握住了吏部和兵部这两大朝廷的命脉,但也怕将人逼急了,所以大多时候赋闲在家,不去碍眼。而父皇对于吏部与兵部自然是想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所以这才将他推了出来。
不想他误打误撞真就将这事摆在了明面上来。
他并没有打算与李相为敌,一切只是为了保全自身罢了。
“您还未入宫之前,这六部虽各有明主,但因着太子殿下是唯一能接掌大业的人选,所以六部上下只要太子有令皆无有不从,是以,六部中都有太子的人,只是职位高低罢了。”康正信低声说道。
“太子殿下可知李相在这背后......?”
“太子殿下不知,不然也不会如此不敬李相,此事也只有陛下、李相以及吏部和兵部的尚书知晓。”
南宫明赫心下一怔,南宫楚河背靠楚家已是占得了先机,竟不知经过这些年父皇和李相暗中的支撑已让他的势力如此之庞大,一时之间想要连根拔除几乎是没有可能。南宫明赫的脸色有些难看,他看向康正信,“康大人为何将这样的隐秘悉数告知本宫?”
康正信望着眼前这张尚带有少年气的脸,却无法将他小看了去。就这明赫殿下的手段可不是表面上看起那般稚嫩,短短数月已是将他逼得不得不来表忠心。明赫殿下年纪尚小已有这般谋略,虽说表面看起来他的形势不如太子殿下,但时间还长,到底鹿死谁手还未可知,何况他身后还有陛下。
康正信苦笑,“吏部奉了李相的令,周旋于您和太子殿下之间。李相严令,在不伤害到您的同时,亦要听从太子殿下的吩咐。老臣左思右想,将来不论两位殿下谁问鼎宫阙,想来都容不下吏部这群老臣。不若将知道的一切都告知明赫殿下您,殿下性情温和,宽仁大度,想来不会与我等为难......”
康正信说到最后都有些难以启齿,但还是硬着头皮说完了,他没什么大志向,只想在任上平稳度过,将来衣锦还乡,告慰祖宗。
南宫明赫望着康正信点了点头,说:“康大人大可放心,以前本宫不知这其中机锋,倒是有些误会大人了。但既然大人看好本宫,本宫自不会让大人失望。您将这些事悉数告知于本宫,本宫会将这份恩情牢记于心,定不会忘了老大人这份厚情。”
康正信闻言松了口气,但依旧不忘提醒道:“殿下,这事事关李相与太子,只您心中明白即可,切勿告知旁人,以免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南宫明赫应下,“康大人放心,此事绝不会出自于本宫口中。”
“谢殿下。”
康正信站起身朝南宫明赫拱了拱手,说道:“殿下注意身体,老臣这便退下了。”
“康大人慢走。”
南宫明赫目送康正信离开,心中思绪万千,只道:合该与相府多走动走动。
第三十章 父子
康正信走后,南宫明赫又在张游处了解到李怀与南宫皇帝当年的一些事,其中不乏宿辛与苍龙营,也自然而然的让南宫明赫注意到了宿辛。
虽不清楚宿辛与李怀的关系,但这并不妨碍南宫明赫对这两人的一些想法。既然无法与之抗衡,不如互惠互利,省得两败俱伤。
这些隐秘南宫明赫通通都未与辰安言明,一是对康正信的承诺,二是这些事他不知为何从一开始就没有一点想要告诉辰安的意思。
辰安沉吟道:“既然这是对殿下有益之事,属下会尽力试试。”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