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盟主只会平A百度云(16)(1 / 2)

加入书签

是夜,这个在林鹿春眼里比较穷的紫微城,却迎来了一个大盗。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上次在刺史府盗走账册的女子。

女子名为飞鱼,乃是江湖上有名的侠盗,但世人也只闻其名,不知其貌。

她上次说要到皇宫里把账册交给皇帝,今日便来兑现诺言了。

飞鱼身法轻灵,游壁而上,眨眼间便攀上高高的宫墙,一个蜻蜓点水,无声地落在宫中的一条石板路上,身子一闪,藏身在墙角暗处,躲过了一队巡夜侍卫,这才贴着墙壁疾步前行,奔着皇帝寝宫的方向去了。

虽是深夜,寝宫外面守着的侍卫也一个个精神抖擞,守在内门的宫女太监也丝毫不敢松懈。

然而飞鱼又怎么可能走正门?

她飞身上树,在树梢轻轻一点,身姿轻盈地落在宫殿屋顶之上,掀开了寝宫屋顶上几块琉璃瓦。

仗着身姿纤细,她轻而易举地便钻了进去,落在房梁之上。

至于迷药这种东西,飞鱼自持本领,向来是不屑去用的。

外面的侍卫与太监宫女一无所觉。

然而飞鱼藏在房梁上的时候,却发现皇帝老儿根本没睡,正与两人秉烛夜谈。

我早知二弟心有不甘,昔日兴教门之变,我领兵在外,让贼子钻了空子,以致来不及救他如今想来,也大为遗憾。

飞鱼听见皇帝老儿的话,忍不住翻了个白眼。

叫得倒是亲热,这皇位还不是谋反得的?

如今的皇帝李嗣源,乃是晋王李克用的养子,而开国皇帝李存勖,才是晋王的亲儿子。

这中间的弯弯绕绕,当然不可能是一番兄友弟恭、父慈子孝了。

父亲何必忧虑,那些江湖草莽乃是散沙一盘,不堪一击。寻回玉玺之事,儿愿领命。

飞鱼只知道皇帝老儿,至于下面说话的是他哪个儿子,她当然是不清楚的。

时下藩镇割据,各地藩王、节度使都十分喜欢收养儿子,动不动一个皇帝藩王就有十几个儿子,哪个是亲生的,哪个是养子,平民百姓可闹不明白。

飞鱼偷眼看去,发现这人四十几岁,身形壮硕,想来应是一员猛将。

他旁边另一人看着三十几岁,只垂手立在一边,并不多话。

这时皇帝转头对着旁边的老太监说道:我这半儿一向沉默寡言,却是带兵打仗的好手,便是我的亲儿子也比不上。

这话刚出口,方才说话的武将脸色便沉了下来。

只是待皇帝一回头,他又换上了之前那副恭谨的神色,并未让其他人察觉。

几人又商谈了一会儿,皇帝便把追回玉玺之事交给了自己的儿子和女婿,两人领命退下,殿里才终于安静下来。

那太监把蜡烛熄灭了几盏,只留下微弱的烛光,方便皇帝起夜叫人。

飞鱼皱着眉头,看那皇帝老儿进了龙床锦帐之中,心想着,天下贪官污吏甚多,你这老儿却只想着玉玺,岂不知圣人明君即便没有那传国玉玺,也是人人拥戴?

这般想着,她心里便打定主意,今夜不许这老头子睡安稳觉。

那厢老太监端着一个熟铜烛台,走到寝殿外间,收拢皇帝刚才所用茶具。

此时蜡烛灭了许多盏,室内光线便暗了许多,月光透过飞鱼揭下那几块琉璃瓦所留的空隙,照在室内,被房梁分成两块光斑,打在地上,十分显眼。

老太监手里端着托盘,一回头看见地上光斑,顿时一愣。

一股凉气顺着脊梁冲上头顶,老太监仿佛被人掐住了脖子似的,缓缓抬起头来。

只听哗啦一声,一本账簿连同夹在其中的便条、信件,像雪花似的落了下来。

老太监跌坐在地,将茶盏摔了个四分五裂,声音颤抖,手脚并用地爬到门口,尖声叫了起来。

有刺客!保护陛下!

与此同时,屋顶上响起脚步声,飞鱼已然回到了屋顶,飞身往其他宫殿逃去。

第21章 无名客火烧御书房 替罪羊刀切恶人指

皇宫里顿时热闹了起来, 飞鱼所过之处,都是一片兵荒马乱。

抓住她!

抓刺客!

侍卫的声音混杂在宫女太监的尖叫之中, 脚步声和摔倒声杂糅在一起,让人晕头转向,根本分不清谁在说话。

想到卯初家里那个盲眼公子就会睡醒,飞鱼瞥了一眼身后那群身穿盔甲的追兵,提气跃上一处高楼,打算甩开他们,尽快回去。

这时下方传来一个威严的声音,刺客在何处?

禀告开国公,刺客往流杯殿去了!

飞鱼往下一看, 发现竟是在皇帝老儿寝殿看到的那个三十多岁的武将。

这人既是皇帝的女婿, 又是开国公, 看来自然是石敬瑭无疑了。

取我弓箭来!石敬瑭抬手喝道。

飞鱼不知此人武功深浅, 不愿多耽搁,于是飞身向前逃去。

时下中原尚武, 但却未必人人都能拜入山门学艺。

究其原因,不过是天赋二字。

即便是拜入小门小派, 也需有几分学武天分才行, 但想入行伍, 却简单得多了。

行伍之中,是让普通人经过训练,可以上阵杀敌。而学武之人,则是学无止境, 追求武学至高境界。

因此即便是皇宫大内,多数军士的武功放在江湖里也不过是稀松平常,甚至不值一提。

但若说到将领, 其武功高低却是难说了。

石敬瑭能得封开国公,靠得是实打实的军功,其人不可小觑。

飞鱼料想自己此番不过是扔了个账簿,杀人放火之事那是一概没做,虽吓了那皇帝老儿一跳,倒也不至于被追杀太久,只等着出了紫微城,便安全了。

正想着,她忽然听见身后传来弓弦绷紧的响声。

紧接着,羽箭破空声传来。

飞鱼在屋脊之上一跃而起,身子横在半空中旋转了一圈,羽箭贴着她的发丝飞过,未能建功。

不等飞鱼喘上一口气,又是嗖嗖两声破空声传来,那石敬瑭臂力惊人,竟是以极快的速度连射两箭。

这两只箭一高一低,飞鱼若是躲了上面的那支,便要被下面的那支打中。

飞鱼再次跃起,手中一把镔铁短匕映着月光,冷光一闪,叮地一声与上方羽箭相触。

这羽箭力道极大,被格开的一瞬间,便震得飞鱼虎口发麻。

飞鱼眼中闪过一丝凝重,知道这人武功在自己之上,于是再不恋战,全力向前方飞奔。

这石敬瑭虽然精于弓箭,轻功却稀松平常,不多时便被飞鱼甩地老远,只得挥手吩咐侍卫以烟花为号,命前方宫殿侍卫接应,围捕刺客。

飞鱼此人脾气左性,眼看着四处的侍卫都向着自己追来,非但没有退缩,反而运起轻功,一路踏着侍卫头顶,飞身而过,故意羞辱了他们一番。

一群人跟着飞鱼的身影,不多时便跑到了九州池。

刺客在那!

黑夜中,一个侍卫看见远处石桥之上一个黑影飞掠而过,连忙大声呼喊。

快去看看!

为表忠心,几个侍卫争先恐后到了桥上,却连刺客的影子也没找到。

那是谁?

其中一人目光一凝,手指桥下。

几人低头看去,只看见一个穿着宦官服制的人,面朝下浮在池水当中。

这时石敬瑭已经带人追到了这里,看见几个侍卫在石桥上磨蹭,不由皱眉训斥,怎得都停在此处?

国公,有人死在了桥下。

两个侍卫噗通跳下池子,把那宦官捞了上来,摘下腰牌一看,发现是在仪鸾殿当差的一个老太监。

这老太监看起来少说也有五十几岁了,但品级低微,自然不是皇帝身边的红人,却不知为何半夜跑到九州池来,撞见刺客,被格杀当场。

石敬瑭说道:抬到前方空地上,不许闲杂人等乱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