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景-(95)(2 / 2)

加入书签

钦平是你的亲生儿子。

而许铭良不过是你自认为他是周禾的儿子。

单凭那丫鬟的话,你便如此笃定。

所有的话都已经挑明,太夫人此时也没了什么顾忌,你自己的事,别给钦平留下麻烦。

你若执意要让许铭良袭承你赵家的侯位,大可明日就给皇上递一封奏折。

孝字当头,钦平也拦不住你。

只要你问心无愧,对得起赵家的列祖列宗。

你百年之后便葬在许家的茔冢中。

一边说道,太夫人便给赵钦平使着眼色,好让他先准备着许家迁府的事。

即便老侯爷对周禾再情深,也不可能置赵家于不顾。

他再荒唐,始终都知道镇宁侯的侯位、赵家的一切基业都是要留给赵家人的。

即便许铭良与他再亲近,他再看重许铭良,都不会做出这种有违祖上的事。

如此想着,今日又恰好说到身后事,太夫人长叹一口气,望向赵钦平和赵淮止,却是对老侯爷说:既然你始终觉得是我误了你们,那百年之后,我不想也不愿与你同葬。

不是不能,而是她再也不愿意了。

她蹉跎半生,不想在身后还与他有纠缠。

既然他们生前不曾同衾,死后自也不必同葬。

第108章 浑水

琼华, 不用在想许家迁府的事了,有我和爹在。

等过两日你将要留给许家的东西合计好,我去琼华苑拿册子就行。

赵钦平的书房里, 见赵琼华一动不动地坐在榻上,像是被人蛊惑一般, 她眸光中也有几分空茫,赵淮止以为她在忧心许家的事, 不由得开口说道。

末了,他还轻轻推了赵琼华一下,小声嘀咕道:该不会是昨日那百笙说了假话吧。

昨日在坤宁宫中发生的事,赵钦平回府后也都同他简要说过。

虽然知道他爹不会在这事上胡编乱造, 可自他们三人从花厅回到书房后, 琼华就一直是这种怔愣模样, 也不由得赵淮止会多想。

他话音刚落, 赵钦平就沉声低低喊了他一声, 别乱说话吓到琼华。

明明赵淮止也是及冠的人了,在外他人正经、处事也知分寸懂世故;可他一回到家, 还是改不了和琼华的小打小闹, 竟同两人幼时没什么分别。

赵琼华也因他这一句回神,没好气地踢了赵淮止一脚, 我才没事, 只是在想祖母而已。

自回到书房后, 她耳畔仿佛还回想着太夫人的话。

老侯爷和太夫人的事, 她根据姑姑和谢太夫人的话也能拼凑出一二。

左右都逃不过当年老侯爷要迎娶进侯府的那个女人。

即便她从小就知道老侯爷偏袒许家, 他与太夫人也不同住, 可今日她着实没料到自家祖母会说出那番话。

死后不同葬。

历来镇宁侯府中, 侯爷和侯夫人死后都是安葬在一处, 牌位也都一同放置在宗祠,以受着后人的香火供奉。

即便有几位先祖是战死在沙场,多年后妻子身逝后也要在同一处下葬,此前还从未有过特例。

她一时间竟不敢想,祖母到底是暗自思量了多久,才能说出如此笃定的话。

两相对比之下,许家迁府反倒有些寻常。

提及太夫人,赵淮止下意识看向赵钦平,爹,祖母方才的话

按照你祖母的意思就好。赵钦平不假思索地应道。

太夫人在这侯府中困顿了一生,身后她既已有了安排,他这个做儿子的万不能再阻着她。

当年二皇子起兵谋反,太夫人说着是因为怀着赵婉不便舟车劳顿,这才不得不留在了京城中。

可这其中,她未必没考虑过他和赵娴。

若是当真无牵挂,即便太夫人当年有着身子,可只要路上多加小心些,她未必不能走远路。

她一生都在被种种事桎梏着,百年之后又何必再让她踏入那些她不想有的纠缠之中。

如果日后你祖父会问起这事,你只作不知就行。

一面同赵淮止说道,赵钦平一面将那断镯放到锦盒里,复又递给赵琼华,琼华你先收着。哪日你祖母若是想起来你再给她。

这镯子还是方才太夫人离开后,他趁着老侯爷失神时捡起来收好的。

若是太夫人想不起来,这断镯也不过是无用之物罢了。

女儿知道了。赵琼华应着,起身走过去接过锦盒,她顺势问道:那许家迁府的事,爹如何打算?

之前荣州那边也有消息传来,信上说许叔叔在荣州的这五年,同林家张家走得很近。

林家虽是书香世家,可毕竟在荣州甚有声望,与荣州的其他世家平日里也常有走动,很是交好。

这张家便是其中之一。

可与林家不同的是,如今张家中还身有官职的大多是武将。

领兵所驻地虽远离荣州,但到底也是有些许兵马的。

赵琼华行事虽不涉朝堂,可她多多少少是能看懂几分的。

许铭良此举,虽算不得是结党营私,可未必没有他的筹谋在。

荣州远离京城,但临近南燕。

再加上许家与摘星楼那不清不楚的关系,她难免会多想。

思及此,她又压低声音说道:爹不如让人仔细查查许叔叔和许婶娘这几年的私产。

他在荣州的这几年,或许私自动用了侯府的关系引荐人入朝为官。

赵钦平磨砚的动作一顿,微微眯眼看向赵琼华,你这些都是从荣州那边打听来的?

许铭良为官一向清正廉洁,在他调任荣州的五年中为百姓做了不少事。

朝廷每年都会差专人去各地巡察,除却明面上的走访,在回京时巡察的官员也会带上几份暗折。

写折人或是当地的世家、或是读书识字的百姓。

五年来各州多多少少都有官员因为虚报瞒慌而遭到弹劾惩处,可也有一直相安无事的地方。

在荣州的许铭良便是其中之一。

是。赵琼华笃定点头,有些是林小姐同我说的。

有些是岑雾他们顺着查出来的。

林雁回虽一直养在闺中,但对荣州、对林家的情况她也是再清楚不过的。

她们二人此前曾有多次书信往来,不论是在信中还是当面闲聊时,林雁回都有意无意地向她透露林家的情况。

林家祖上是因为躲避朝堂争斗,这才选择举家迁至远离庙堂的荣州,明哲保身。

此前林家的家主是林雁回的父亲,那时林家人恪守组训,多与荣州及鄞州等邻近的世家有过往来,却也是君子之交。

可自林雁回的父亲去世后,林家便托付到她小叔手中。

若林雁回所言是真,那她小叔接管林家不过四五年的光景。

彼时许铭良已经调任荣州。

几乎不到两年时间,林家便开始与荣州各家有了频繁走动。

即便是林雁回身为林家嫡女,在她婶娘和堂姐堂妹的再三催促下,也不得不出门赴宴与人虚以委蛇。

若是依照此前林家为人处世的淡泊作风,也确实做不出将家中女儿送往京城联姻的事。

闻言,赵淮止的面色都难看几分,他抬眼看向自家父亲,却只能感觉到赵钦平的平静无波,似是他从未听到赵琼华方才的话,又似是在酝酿着声势更为浩大、更无从躲避的风雨。

缄默良久后,赵钦平才终于开口,爹知道了,你许叔叔的事爹会好好处理的。

你之后让岑雾来书房一趟。

若是许铭良真的敢借用镇宁侯府的关系做不干不净的事,那他这次也是不会寥寥一笔带过的。

即便是有老侯爷护着也不行。

许铭良和许锦湘做下的事,也是该好好清算一番了。

恋耽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