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锤子-(61)(2 / 2)
不会有事的吧?
他这样想着,眉心轻轻皱了起来。
但愿不会。
深夜寂寂,平顺是在子时敲门进来的,却说殿辰出了安胜去见贝南王了,已经走了七八日,归期不定。
不能在第一时间将这消息告诉殿辰,顾桥不由有些失落,点了点头,没说什么,翻身静静闭上眼睛。
却没过几日,清晨顾桥醒来的时候,殿辰正好推开门进来了,一身墨黑铠甲上全是风尘,连下巴都冒出了青青的胡茬。
见到男人的第一眼,顾桥只觉得心里好似一只热水袋被扎破了,温热的水一丝丝的流在心口,他的笑容溢不住地缓缓流泻而出,带着心疼。
平顺说你有事找我。
男人说完,就走过来坐在了床沿。
顾桥坐起身,只见殿辰的眼白处布满了红血丝,也不知是几天没好好休息了。
他从未主动找过殿辰,很显然,男人一收到这消息就往回赶了,他凝望着他的眉眼,鼻尖忽然一酸,想伸手抱抱他,却被拦住。
殿辰指着自己的铠甲:我先洗个澡。
顾桥心酸一笑,连忙点头:那你先洗,我让平顺给你准备些饭菜。
不了,太困了。殿辰语声疲惫,却温柔笑着:一会儿我直接过来睡了,你也不要起了,陪我再睡一觉。
顾桥嗯了一声。
殿辰再次问:你突然找我,是有什么事吗?
顾桥说:就是想你了,你先去洗,洗完再说。
在殿辰沐浴的这段时间,顾桥一次次地组织了自己的语言,竟就像是几年前新婚夜前般的忐忑不安
桥桥。
忽然有人钻进了被窝,带着沐浴后的清新味道。
顾桥回过头去,只见男人正歪在床上,一身白缎寝衣莹白剔透,他单手支着头,斜睨着顾桥,精神似乎好了一些。
顾桥伸手摸了摸他湿润的头发,脸颊忽然就红了,小声地道:相公,那个
砰砰砰!
门外忽然响起敲门声,接着就有一名侍卫的声音响起:上将军,有急报。
殿辰从不在顾桥面前谈公事,可此刻他真的不想再起身了,就隔着门沉声道:说吧。
回禀将军,金陵的批复回下来了。
侍卫说到第一个字的时候,殿辰就骤然坐起来,一把抓起外袍拉开了门,揉着眉心道:去书房吧。
顾桥怔了怔,也连忙下床穿鞋,也许是因为殿辰的疲惫,也许是因为平顺的话,他心里忽然有些慌,莫名其妙地觉得他不该再当个置身事外的人。
能进到这座宅院的,都是殿辰的心腹,没人会敢拦顾桥,他跟到书房,就趴在窗台偷偷地听。
原来今年以来,北部地区大片旱灾,一场饥年尽在眼前,殿辰早早就看见了这局势,好几个月前便开始准备一切应对措施。
谁料西南又是蝗灾水灾齐发,大燕三分之一的国土一片哀鸿,帝都下放的粮草和衣物被地方官员和世家大族层层盘剥,久久无法到达百姓之手。
殿松也是帝国的实权掌握者,却纵容下属公然贪墨,对大家氏族放纵示好,以赢得上层机构对他的支持。不出半个月,南方百姓死亡近十万,无数百姓千里迢迢的逃荒,往西,往东,甚至还有人向着北方而来。
顾桥身居内宅,压根不知此刻五福关、安胜关的关口前已经聚集了大量食不果腹的难民,每天都有成百上千人饿死。
然而,皇帝已经老了。
一个帝王的功过评说要盖棺才能定论,他一生励精图治,在这种节骨眼上,试问他更愿意听殿辰的奏报,还是更愿意听殿松的谗言?
但凡在朝堂上稍有阅历的人,谁不明白这道理?
殿辰的谏书已经写了十多封,然而除了少数言官以外,满朝文武没有一个人愿意支持他。
他的奏折被置之不理,他的谏书被高束楼台,他说地方灾情严重,百姓已死了十余万。他们却说大燕四海升平,百姓生活祥乐,六皇子乃是一派胡言。
他说安胜外聚集了无数逃荒的百姓,若是再不加以疏导,百姓民变,定会酿成大祸。他们却说前两年六皇子已扫清盗贼,关城固若金汤,关外沃野千里一片坦荡,居民夜不闭户路不拾遗,连个偷儿贼匪都无法找见。
他说满朝文武自欺欺人,朝野无道,地方官员贪墨无状,再不惩处,大乱将起。他们却在其他皇子的授意下,反口诬陷他拥兵自重,制造朝野混乱,更拿出地方万民进献的功德伞和万言书,颂扬皇帝仁慈博爱,大燕福祚绵延,然后,还反口责怪他没有证据却在无端诽谤朝廷。
前几年,殿辰一直是太子的有力竞争人选,身边聚集了一堆官员幕僚。不是没人规劝过他:我的六皇子啊,此刻不是较真的时候啊
可他们没考虑过,他曾经是念佛的人。
他是这夺嫡大战中的一份子,可是现在,在夺取一切之前,却要经历过如此可笑的、虚伪的考验。
朝廷上的口水仗如同一锅沸粥,而民间却随时随地都在死人。他做不到像殿松等人那样,他甚至不知道当他们七兄弟当中的某个人坐在那个位置,打倒一切敌人之后,这个世界还剩下什么?
证据?
砰!
就在此时,顾桥听见一声清脆的瓷器碎裂声响。
那般隐忍沉默的人,此刻却怒吼着道:关城之外黑压压的难民他们视而不见,西方大地上无数狼藉的尸体他们视若无睹,那悲天震地的撕心哭声他们充耳不闻,如今,他们却捧着一群地方米虫进献的万民伞自欺欺人,然后讥讽着向我要证据?
权术权术,何谓权术,争斗之后,却要毁灭一切。
男人喝道:这样的代价,他们付不付得起?
顾桥听到这里,抬手捂住了心口,那里在发疼。
他从不知道,殿辰身上扛着这般大的压力。
第八十三章 你拿不住
顾桥听了一会儿,沉默转身离去,不过早晨,太阳就展现出了它的毒辣,风从远处吹来,他深深的呼吸,仿佛嗅到了由城外传来的饥荒味道。
回到房间的时候,平顺正趴在地摊上陪星儿玩弹珠,顾桥隔着珠帘看了一会儿,回到床上继续等殿辰。
没一会儿,男人就回来了,轻轻将他拥进怀里,好似刚才的一切都不曾发生一样。他从不把负面情绪带给他,可是,他能当视而不见吗?
说是睡下了,可顾桥每次抬眼望去,都见那双布满红血丝的眼睛是睁着的,男人定定地盯着空中某一点,抱着他的手臂不自觉地收紧,渐渐用力。
桥桥。
殿辰忽然唤他,可是却也只叫了一声,就没有了下文。
顾桥的脸颊贴在他的肩胛,鼻息间全是他身上的沐浴清香。他嗯了一声,声音静静地回荡在房间里,抬脸说:我明白的,相公,我刚才在书房外听见你和侍卫说话了。
殿辰身子微微一震,沉默片刻后,更加用力地抱紧了他。
良久,他问道:你说,我该在此时回金陵吗?
顾桥想了想,道:当然不,因为这里更需要你。
之前四月底时,皇帝骤然病重,文武百官都处在一种提心吊胆的焦灼之中。这段时间以来,各皇子与地方大员已尽量推开国事,赶回金陵,守在中枢要地,稍有阅历的大臣都知道,此刻正是庙堂权利最容易发生倾覆的时候,随后都有可能会发生意料不到的巨大变化。
这种躁动和不安,也许要一直延续到新皇登基、形势明朗,方有可能结束。
然而皇帝前阵子死气沉沉的,这些天却渐渐好起来,神智已然清醒,偶尔还能上朝理政。
对于这个在位多年、含而不露的皇帝,无人敢给予半点小觑。多少年来,他似乎一直都是这个样子,随时随地都是一副慈悲为怀的样子,但只要稍微有人敢逾越半步雷池,定会遭到毁灭性的打击。
几年前青渊世子的骤然遇刺,就是一个血淋淋的例子。
然而,大家却又都这样想,皇帝毕竟不是神仙,不会永远不死。如今各皇子争位,谁更能取悦皇帝,谁做得更合皇帝心意,谁的赢面就更大一点。而现在,皇帝明显对那个万民伞更欢喜一些,这个时候,谁还敢煞风景地抬出地方灾情去败坏皇帝的心情?
殿辰若留在北地,别说继续上奏惹恼皇帝了,有可能他晚回去一天,这辈子都再与皇位无缘。
恋耽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