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锤子-(63)(1 / 2)

加入书签

殿辰缓缓闭上眼睛,万水千山从脑海中穿越,恍惚间,他仿佛看见了那个耳朵挂着穗子的孩子,又看见漫天初雪纷扬中,孩子捧着一个小雪人,扬起笑脸道:六哥哥,这个是你,我把你带在身边啦!

然后,画面一转,他又看见了一次雪落,男子一身纯白斗篷,一点也不在意顾桥的存在,只是微抬着下巴,轻笑道:我南肃想要什么,只会光明正大地拿。

是的,男子做到了。

八月十二,历经几场小战役后,在安胜关外,夏国终于完成了史上第一次对大燕的兵临城下,四十万兵马从四面八方将安胜堵了个水泄不通,却很谨慎地驻扎在二百里之外。

殿辰知道他们在等什么,他们在等大燕内部崩溃。更可笑的是,他们似乎一点都不担心这样会给殿辰反应的时间,显然有人给他们吃了定心丸。

南肃,你希望看到什么?看到我孤立无援?看到我四面楚歌?看到我成了丧家之犬,无奈之下在那纸婚书上落下名款再对着你摇尾乞怜吗?

我的崽崽,你太小瞧我了。

殿辰目光并没有动,只是忽然捏紧拳头,吩咐道:让所有参将今夜集合,将当地官员也调集起来,粮仓,兵器库,我要再一次确认现在安胜所有的力量和资源。

他并没有选择将此事向朝廷揭发,却不再是因为对南肃的怜爱,他清楚地知道,这份爱恋已经变质了,也变得畸形了。

他沉默的原因,只不过,因为没人会相信他罢了。

当初他和南肃和离得十分体面,谁会相信南肃会对他狠到这种地步呢?就算留在安胜的探子将这消息传回金陵,却只怕他的其他兄弟会笑得嘴都合不拢吧?奏书一递上去,只怕种种攻讦之词又会起来,他立马就会变成贪墨赈灾粮草,会变成黑心吸血的狗官。

一群连如此严重的灾情都视而不见的人们,他还能指望他们什么?

风那么萧条,他面对着金陵方向,抿紧了嘴角,那里有无数的亭台水榭,有无数的殿宇金宫,有数不清的权利和野心,也有数不清的阴谋和陷阱。

曾几何时,他是那么的厌恶这一切,可后来,他还是心甘情愿地走进了那座巨大的牢笼为了他。

而今,他依然是为了他,只不过他改名叫了顾桥。

倘若大燕真的破了,他真的倒下了,顾桥和两个孩子该何去何从?

相公。

这时,一双手从后面拥住了他的腰。

世界就在这一刻安静了。

殿辰按住顾桥的手,嘴角微微扯起,像是以前一般温和地笑起来,他能感觉他稍微显形的腹部。

而紧随其后的,是殿辰被无视的提醒,是震惊整个大燕的极尽黑暗的日子。

殿辰一人之力实在是杯水车薪,难民们终于发生了暴动。

各种谣言四起,他们似乎察觉了什么,扭头就向金陵再次流动去,攻占了氏族大户的宅门,抢粮抢钱。因为饥饿,他们乞讨,乞讨不成,他们偷窃,偷窃不成,他们抢劫,抢劫不成,他们终于造反了。

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

几十万手无寸铁的百姓拿着木头和石块砸开了大户的房门,在大燕的土地上燃起了一道道漆黑的烽火,无数人死于这场混乱之中,地方官兵好像是纸糊的,在灾民面前脆弱得如同一片麦子。

尽管官员们反复奏报,说乱民兵力极强,内有高人指挥周旋如何如何,可是却无人相信,全都将这些当做了他们的托词和狡辩。

刚刚才上呈了万民伞的地方官员和氏族们惊呆了,纷纷上奏,可是金陵的百官们怎敢在这个时候自打嘴巴、上奏朝廷?只得秘密调遣军队,前往地方平乱。

而就在这时,虎视眈眈了一个月之久的夏国,终于在九月初三晚对安胜发起了全面总攻。

具体精确到什么时辰已经没人知道了,只是当顾桥被吵醒的时候,整个西北天空一片通红,喊杀声震天,外面到处都是哭声和军号声。

敌军死伤惨重,但是攻势不停,已逼近十里!都跑起来,跑起来!

夏国攻来了,夏国攻来啦!

不是让你们疏散百姓吗?怎地城里还有这么多人?

回禀参将,他们都说不可能打仗,不肯离开啊!

快!箭矢消耗严重,赶紧搬!

敌军搭上云梯了,西边城防就要顶不住了,速去禀告上将军!

顾桥站在院子里,一阵热风吹来,混合着血和火的味道,只是,他却突然感觉那么冷。

在黎明来临的那一刻,夏军潮水般退了下去,第一波攻击,终于还是由殿辰带领着边关十万将士抵挡了下来。

太阳升起之时,大门处突然一阵喧哗,顾桥刚迈出房门,就见殿辰一身铠甲大步走了进来。见了他后,男人停住脚步,微微一怔,旋即嘴角牵出一个温柔的弧度:没吓着你和星儿吧?

他是将军,按理说是应该坐在议事厅里统筹战局的。

可是,顾桥只见他大麾上落满血迹,阳光落在那张清隽的脸上,却无法让人感觉到温暖。

顾桥张开嘴,想要喊,却发不出声音。

眼眶骤然酸涩,最终,他张开手臂,手指穿过男人的腰侧,坚硬的铠甲摩挲着他的手腕,太阳很大,他的手一点点的合拢,收紧,然后微低下头,将脸颊缓缓的贴上男人的肩膀。

一滴眼泪从眼角蜿蜒而下,顾桥也不擦,只是跟着笑道:你以为我是纸糊的?我在外面杀人放火的时候,你还不知道在哪投胎做人呢。

第八十五章 绝境

殿辰几次启唇,终究不知该如何面对这样的顾桥,终究,将万千翻涌复杂的思绪压下去,他轻抚他的背,笑道:真是大言不惭。

顾桥也不生气,抬起脸来说道:你可不许吃败仗啊,就算就算要吃败仗,你也要顾全好自己,绝不能逞匹夫之勇,知道吗?守不住边关又能怎样,你其他兄弟都在金陵,你撤一撤又怎样呢?

如今的安胜关中,长街一片萧条,原来的十几万常驻居民已经离开了不少,可还有很多难民已经饿得没有力气再走了,穷苦百姓也没有条件再往腹地迁徙。在后方,是无数正在逃命的民众,以及正在遭受天灾和叛乱的大燕,殿辰若撤,整个大燕都会陷入万劫不复之境

如何撤?如何能撤?

可殿辰知道,别看顾桥说得头头是道,其实那颗小脑袋瓜里现在什么也想不明白。

现在并不是他跟他讲道理的时候,殿辰点头,静静地说:好的,战况一旦不利,我就立马逃回来。

嗯,我随时都收拾好行李等你。

顾桥眼眶发红,怔怔地看着男人的脸庞,说道:殿辰,你有什么愿望吗?

怎么这么问?

我怕你忘了我们的约定,所以得让你许个愿望,等你凯旋回金陵咱们再一起去做,好吗?

殿辰想了想,笑道:希望你能给我生个女儿。

不太可能吧,顾桥很认真地说:我能生都是一个奇迹了,怎还能生女儿?不行,你换一个。

那就希望你一胎生三个,我们回金陵后,你每天都像沈大娘一样,天天跟我喊怎么还不死,怎么还不死啊?你实在受不了那群孩子了,就离家出走,四处流浪,最后要饭要到我的家门口。

顾桥比较火大地看着他:你怎么这么恶毒?

不过这也不可能。

殿辰一笑,却笑得有些悲凉,他轻轻一撇嘴,说道:若真的有这么一天,我可能已经战死了,我若不死,绝对不可能让你再出去要饭的,那就希望你就带着我们的孩子,要饭到我的坟头吧。

顾桥一愣,顿时就住了口。

说完,殿辰用力地抱了他一下,扭头看向平顺,眼神一瞬变得阴郁沉静,吩咐道:府中兵勇严加防范,你看好大门,不要让人进来一步。

平顺从未经历过战乱,虽然已经长大了,却还是被昨夜的动静吓哭好几回,他一边揉着通红的眼睛,一边点头哽咽道:六爷您放心皇妃还有小殿下,呜我一定会守好他们的

殿辰唔了一声,扭过头说道:桥桥,我去看看星儿,就得走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