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页(1 / 1)
('
吴远给徐县长散了根烟,嬉皮笑脸地道:“事先也想跟你通气来着,实在是没来得及。”
言下之意,这主动权把握在你手里。
谁能想到你这般火急火燎地见了国际友人呢?
徐县长接过烟后,任由吴远点上道:“这事确实怪不着你,你也是一片公心为了家乡的建设和发展。”
随即才侃侃而谈道:“这一上午,我跑了好几个乡镇,情况实在不容乐观。我正愁今年怎么渡过难关,你就送来了这枕头,你让我怎么拒绝?”
吴远嘿嘿一笑,也不说话。
徐县长却话锋一转道:“别光笑,这次你打算捐多少?”
吴远没有明说,却也把意思传达到了:“总不能比国际友人更多吧?”
徐县长会心一笑,转过头来,意有所指道:“有时候我发现你,行事作风,真不像是二十出头的小伙子。”
旋即又问道:“说吧,这次你有什么诉求?”
吴远矢口否认道:“没有,一点都没有。你都说了,我是一片公心。我只是希望这次捐款,能用到实处。别好心办坏事就行。”
“滑头,滑不溜秋!”说完这句话,徐县长转身就走。
虽然吴远什么都没提,但徐县长真不能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表示。
以吴远在外头日益上升的影响力,谁知道他下回还会带回来什么来头的国际友人?
这种可能性,县里头不能无视。
从县政府离开,吴远也去了县招待所,安排萨拉一行人用餐。
包间里,萨拉明显比和徐县长会谈时放松多了。
和徐县长比起来,吴远无疑算是自己人,没那么多顾忌。
于是有说有笑,倒也相得益彰。
尤其是,听得久了,吴远也开始能听懂一些常用单词的意思,回应一些yes、no以及OK之类的。
虽然常常猜错,但却更增加了俩人沟通交流的乐趣。
这样,只有女翻译胡瑶受伤的世界达成了。
因为俩人这般乐此不彼地猜来猜去,反而增加了她的工作量。
以至于一顿饭吃下来,她都没怎么顾得上吃。
包厢外。
沈清安静地守着。
偶有相熟的小姐妹路过,全都惊讶于她站在外面服务道:“清清,你怎么不进去?上回他都让你帮忙陪客了。”
沈清波澜不惊地道:“他需要我的时候,我自然会进去的。”
虽然上回她见缝插针地在吴远面前露了回脸,帮了个忙,但她断然不会因为这点小忙,就自我感觉良好。
跟吴老板这样的贵人相处,摆正自己的位置很重要。
沈清就很懂得摆正自己的位置。
隔天4月17日,星期二。
旭日东升。
北岗老百姓,总算是迎来了久违的大太阳。
太阳再不像昨天那般扭扭捏捏,欲遮还羞的,显得敞亮多了。
照在人身上,仿佛能把连日来积攒的霉气全都晒走。
吴远端着口杯,蹲在门廊下,晒着太阳,对着仨狗,痛痛快快地洗漱。
刚刷完牙,老丈人提着早餐进大门了。
吴远很感动。
这老丈人为了让自己多睡一会儿,都亲自提溜早饭上门了。
只是带个早饭而已,至于穿得如此隆重么?
中山装纽扣扣的一丝不苟的,这靠五月的天,也不嫌热。
吴远接过早餐,顺嘴问了一句道:“爹,你不嫌热哪?”
杨支书在沙发上坐下来,依旧是正襟危坐道:“不热不热,正好正好。”旋即催促道:“你赶紧吃。”
吴远不以为然道:“明朝还没来呢,我着什么急?”
一听这话,杨支书直接摸起电话,给村部打电话,让老许头在大喇叭里喊一声马明朝。
好家伙。
吴远终于感觉出不对劲了:“爹,你今天是不是有什么事儿?”
“其实也没什么大事,”杨支书挥挥手道:“就是县里打电话通知我,去参加捐赠仪式。”
吴远习惯性地哦了一声,随即明白过来道:“爹,这下你放心了吧,满意了吧?”
杨支书忍不住眉开眼笑。
他自然明白吴远的话里所指,美滋滋地绷着嘴道:“算他徐县长有点良心。”
这么公开重要的捐赠仪式,却把梨园村的村支书叫到现场参加,等于是摆明了说,不会亏待梨园村的。
为啥?
自然是因为这些捐赠,都是靠梨园村吴远的关系拉来的。
这个态,徐县长必须表出来。
听到广播,马明朝是匆匆忙忙、一脚油门地赶过来了。
那速度快得,让吴远早餐都没来得及吃完。
更何况,还得换身衣服。
不过和杨支书煞有介事不同,吴远就随便换了身套头衫和外套,穿上之后,扔在人堆里都看不出来的那种。
等到一会代表曼迪菲家具厂捐过款之后,估计也不会给人留下什么特别的记忆点。
这样,就挺好。
九点半钟,银色桑塔纳抵达县大礼堂。
这大礼堂有年代了,墙壁斑驳,唯有头顶哪红五星熠熠闪耀。
县里但凡有些大事小情的,都会在这里举行。
不过等到几年后,北岗升级为地级市,把政府所在地搬到了新区那边后,县大礼堂也就失去了作用,被改造成红旗电影院了。
前世,吴远也是在这里看rose和jack在这里斯洛伐克的。
记忆尤深。
而此时此刻,县大礼堂门口聚集了不少青少年。
全都统一着了装,带着红领巾和臂章。
实小少先队的乐队,正在奏乐,迎接今天这场捐赠仪式的八方来宾。
吴远一下车,林秘书便迎过来了。
这时,他才想起问道:“萨拉呢?”
林秘书连忙道:“县招待所已经派车,把她们早早送来了。”
吴远放下心来,转念一想,才发现,自己这是纯属多虑了。
不管怎么样,徐县长能让萨拉这个金主跑了么?
不能够。
第414章 流程乱了,但问题不大
“吴老板,杨支书,你们请跟我来。”
林秘书在头前带路,领着吴远和杨支书走进了县大礼堂。
礼堂里济济一堂,单从回声的浑厚度来判断,就比乡大礼堂空旷多了。
吴远不得不惊讶于县里的组织力,竟然短短一夜,就组织这么多人到场。
这里面包括工人、中学生和小学生。
而礼仪礼宾,都是县招待所照搬过来的现成人员。
沈清就穿着旗袍赫然在列。
吴远也是走到主席台,才看到守在帷幕旁边的沈清。
不得不说,这身大红旗袍,虽然艳俗,但穿在沈清身上,是真好看。
啧啧,赶明儿,也弄身旗袍给媳妇穿穿。
至于萨拉、胡瑶早已在主席台就坐了,萨拉的位置仅次于徐县长,而胡瑶就侧坐在萨拉的身后。
看得出来萨拉也有点紧张。
因为自打吴远出现,萨拉的目光就一直跟着他走。
实在是今儿这场面有点大。
吴远随着林秘书绕到主席台的另一侧,在从右数第三个位置上坐下,而杨支书则被安排在了最末的位置上,跟吴远恰好隔了个人。
就挺好。
吴远刚坐下,沈清就借机快步走过来,给他倒茶。
吴远点点头,这才注意到主席台前面正中,摆着一个大大的募捐箱。
不由一愣,旋即忍不住思忖道,好家伙,一会台下的小学生不会也要上台来捐款吧?
这倒是很符合县里的一贯作风。
主席台中间,刘书记也赫然在座,正和徐县长相谈甚欢。
看得出来,在捐赠一事上,俩人已经暂时达成一致。
不过目光扫完主席台,却没发现梁记者的身影。
打眼往台下一瞧,结果正捧着相机在台下坐着呢。
也是,她是记者,在台下才好拍照。
喧喧嚷嚷间,很快到了十点钟。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