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1页(1 / 1)
('
“这就是今日之会的内容。”
听到嵇恒的话,所有人脑海一下懵了。
创一门新律?
这‘钟恒’当真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吗?
大秦现行的律令,已经有上百年了,经过上百年的发展,早已十分的完备了,想要在已经很完善的律令下,再重新创造一门新律,这怎么可能?
大秦完备的法令下哪有这个条件?
嵇恒提出的要求,不仅李二郎等人懵了,就算是深谙律令的蒙毅、张苍、陈平等人,也全都一脸无措,被打了个始料未及。
另起新律?
这当真有可能吗?
大秦哪还有另设新律的空间啊?
自商鞅变法以来,天下对秦律的评价,一直都是密而繁。
秦法繁于秋荼,而网密于凝脂。
秦朝的法条在很多人眼里,已经是比秋天的荼蘼花还繁多,并且秦朝的法网是比凝固的油脂还要细密的存在。
在这种丰富而繁琐,条目繁缛,体系繁杂的律条下,还要另创一门新律。
这当真可能吗?
殿内安静,无一人吭声。
全都头大如麻。
李二郎等人更是很想去问一下他们的这位府主,你当真了解秦律吗?你知道秦律有多细有多繁密吗?
此刻不仅是蒙毅等人一脸不敢置信,张良同样是瞠目结舌,被嵇恒的话给惊住了。
当真是语不惊人死不休。
但这也太离谱了。
哪怕他过去身为大秦的敌人,也从来想不到这种离谱角度。
望着下方众人的目瞪口呆,嵇恒暗暗摇头,继续道:“你们是不是觉得我说的话有些匪夷所思,甚至是离谱至极。”
“但总要试试嘛。”
“不试,怎么知道大秦律令的败坏。”
“我了解秦律,甚至不比你们了解的少,秦法从某种意义上讲,算得上是丰富而琐碎,条目繁缛,体系繁杂,控制着底层民众的方方面面。”
“但大秦律令很多法律概念模糊,某些条文又相互重复或自相矛盾。”
“大争之世,除秦之外,奉行的其实是另外一套办法,即‘刑新国用轻典,刑乱国用重典’,而秦是反其道而行之。”
“统一前遵循法家思想苛政治国赢得了天下。”
“但统一后,天下伤痕累累,百废待兴,民众亟待休养生息,大秦的律令却依旧因循守旧,不思变通,依旧持续压榨着底层民众,让底层民众苦不堪言。”
“归根究底。”
“是大秦律令已跟不上时代了。”
“而这也是改制的方向。”
“你们真正要做的,是跳出现有秦律的框架,在保留着秦律的重法轻礼,重刑轻罪,以及严格但又兼具公正和审讯的宽和,在这些条件下,重新研究出一门新的法律,然后用这门律法逐渐代替过去老旧的律法。”
“严且公,苛且正!”
“不过现在还考虑不到那么远。”
“你们要考虑的是从什么角度来设立新法,以容纳改制的各项规章跟制式。”
闻言。
众人若有所思。
他们已经听明白了。
嵇恒是想跳出大秦现有律令的框架,只保留秦律最基本的原则,在这种框架下,重新设立一门新的律令。
但这同样不容易。
他们生活在秦律下,受到现有秦律影响太深了。
并不是说跳出去,就能跳出去的。
而且这一切太突然了。
他们毫无准备。
更不知该如何起头。
也不知该从何处开始。
安静许久。
蒙毅道:“还请钟先生为我等指点方向,这一切太过意外了,完全出乎了我等意料,也出乎了我等的想象,实在是毫无头绪,脑海空空。”
众人也一脸苦笑。
他们本以为自己已做好充足的准备。
结果。
真的面对嵇恒时,才发现准备远远不足,而且是差的非常多,多到让他们无所适从。
嵇恒蹙眉。
他已经给这些人一个月时间准备了。
但显然。
他们还没准备好。
嵇恒深吸口气,平复下心情,缓缓道:“你们其实没必要考虑那么多,只需要抓住一样,便是秦律之根本是什么。”
“是法!”
“是军功爵制。”
“而为何大秦律令会繁而杂。”
“便是因为军功爵制下,明确规定了,爵位是用来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荣显,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
“为了加以区分,最终层层区别下来,就变成了繁而杂。”
“大秦之根本是军功爵。”
“所以想设立新法,也当从爵位开始。”
“出于爵,又胜于爵!”
“而新律想要从旧律商脱离,自然是要脱胎于军功爵,但又要跟军功爵有明显区分,故我的想法只有一个。”
“将爵位两分。”
“民爵是民爵,军功爵是军功爵。”
“以此来重定尊卑、爵秩、等级等地位和待遇。”
“开民法!!!”
第492章 我不急,可以等!
“开民法。”
听着嵇恒这慷慨激昂的话语,在场所有人都沉默了,眼中布满了震惊跟难以置信。
他们无论如何都想不到。
嵇恒会这么疯。
何为民法?
那便是约束民众之法。
而大秦自商鞅变法以来,早就确立了各种律法,整体而言,已经是有了一门‘民法’,只是杂而散。
不成规章。
然嵇恒却对此并不满意,想完全的跳出现有的框架,重定律法,进而创造一个新的天下秩序。
一个有别于过去的秩序。
只不过嵇恒稍微做了一下掩饰,称之为民军两分,实则就是直接跟过去割席。
之前大秦执行的所有律法,大多数都会归到军功爵下,唯有少数会归入民法,如此一来,一切都是新创。
而民爵对应的民法,已是一种全新的体系了。
一个国家两种并行体系。
这真合适吗?
无人知道,也没人清楚。
张良双眸微沉,终于明白为何嵇恒对自己之前提出的一些想法不以为然了,因为那些想法,终究落于窠臼了,没有真正的跳出军功爵的影响。
军功爵制并非不好。
但军功爵制适应的时代变了,军功爵制适应的是大争之世,适应的是有战争攻伐的时代。
然随着天下一统,这个基础已经没有了,继续使用这一套体系,只会让越来越多人感到压抑跟痛苦。
因为获爵的机会太少了。
而军功爵对应下的田地赏赐,对应着的各种等级,以及在和平时最让人渴望的减刑,都无法获得了。
这只会让越来越多人不满。
这其实是显而易见的,只是真的敢说出来,乃至是跳出来,并提出创建一个脱离军功爵的体系,这无疑需要莫大的勇气跟胆量及魄力。
非常人敢为。
他同样未曾考虑过。
一来,他有着一定的惯性思维,习惯从已有的体系上做思考,二来则是并不知该以什么为主体构建。
但嵇恒给出了答案。
爵位!
大秦靠着爵位来笼络民心,若是直接抛弃爵位体系,莫说大秦朝堂,只怕关中民众都无人会答应。
因而爵位必须要保留。
但军功爵却必须要做出切割,所以只能在旧有体系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开设一门民爵。
以民爵来驭民。
两者的侧重跟特殊处都不同,因而的确可以弄出两门体系,也很容易为人接受。
张良颔首。
这的确是开创性的建议。
于大秦稳定有大利。
一旁。
蒙毅跟张苍对视一眼,眼中同样布满深深的震撼,当听到嵇恒说军民两分时,以他们对秦律的了解,一下子就捕捉到了其中的利害。
一针见血。
亦如醍醐灌顶,让他们振聋发聩,脑海嗡嗡的,不知嵇恒是怎么能想的这么透彻的。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