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页(1 / 1)

加入书签

('

姚春梅听着妇人们的议论,得意洋洋,转头又去教训周芝芝:“芝芝,你还怪婶子说话不好听?我是真怕你们上了他的当,以后不知要吃多少亏呢?”

“唉,不怪了不怪了,原先是真不知呢。以后他摆酒,我也不去,本就不必来往的。”

“哼!”姚春梅大获全胜,这才蹲下身,棒槌敲得邦邦响。

第61章

周芝芝不由庆幸,上回莫非来村里送菜,说话行事让许多人对他大为改观,她也是其中之一,还打算以后给他好脸呢。

如今想来,恐怕是他故意蒙蔽大家的。

她生怕刚为莫非说好话的堂嫂还想不通,凑到陈水仙边上悄悄说:“嫂子,知人知面不知心,你也不要搭理他了。最多,回头村里遇到,把点吃食还他就是。”

陈水仙仍觉得姚春梅的话不可信,她不赞同地说:“还吃食不太好罢?前头子洋那事,你也是给的吃食?”

子洋是周芝芝的小儿子,今年才五岁,天天跟着八岁的哥哥子洪后面调皮捣蛋。

听堂嫂说起小儿子,周芝芝很奇怪:“子洋?子洋什么事?嫂子你好好提他做什么?”

“就是你子洋掉水里啊?不就是那后生救的么?你们怎么谢的他?给了点吃食?”

“......”周芝芝眉头皱起,疑心堂嫂是不是糊涂了?她小儿子什么时候掉过水里?又有那后生什么事?

陈水仙比她还奇怪:“开年的时候啊,子洋回去没和你们说?子洪也没说?”见周芝芝还是不信,她漂完最后一件衣服,边拧边说:“那你回去问娃罢,别说嫂子为了给人说好话,编话唬你。”

其他人还在听姚春梅“高谈阔论”,关于莫非是如何如何收买人心,千万莫上他的鬼当云云,周芝芝无心再参与。

剩下两件衣服也不漂了,她扯着堂嫂的洗衣篮跟着就往岸上走。

上了河坝,她走到陈水仙并排:“嫂子,我不是不信你,是真不晓得这事。我俩个小子有多听话你知道的,若说他们会瞒我这么大的事,我哪能不迷糊?你跟我说说先!”

陈水仙也是无奈:“我还当你们知道了,已经谢过人家了呢。原先大伙都不提那后生,我也就不好去问你们,哪晓得......”

她把洗衣篮换了个手,想了想,说:“就是离二月二还早几天时,我走娘家回来,还没过桥呢,老远看见子洪趴在河坝边玩儿还是做什么。他那身衣和子泽一样,我开始以为是子泽,恼得不行,捡了根棍子就跑过去,到近头,才晓得是你家的大小子。”

陈水仙娘家在瓦上村,两村在小瓦河最窄的河面搭了个不足两丈长的木桥,那桥离洗衣这边的河坝不远。

周芝芝点点头,阿奶黄老嬷很照顾侄儿黄德庆一家,过年时给俩曾孙做新衣,也没忘记给侄儿的孙子做了身一样的,就是陈水仙的儿子黄子泽。子洪和子泽差不多大,所以水仙嫂子认错了是有可能的。

只是子洪趴河坝边干什么?子洋又去哪儿了?她想到什么,望向堂嫂,嘴巴张得能塞进棒槌。

陈水仙懊恼地说:“是!子洋当时掉河里去了!那会儿水比现在深多了,又急得很。子洋泡在水里,拽着河沿几根草儿,眼见就要被冲走,我去拉也够不着。河坝的冻没化完,脚都站不稳,喊人喊半天没个鬼影,我都急死了。就那后生,从上头跑下来,二话不说,刺溜下去把你子洋拎上来的。”

她说到这儿,立定了,严肃地对周芝芝说:“别看我说得轻巧,等明年那个时候,你来河坝边看看,或是叫四福试试,就晓得情况有多凶险!人家真是自己命都不顾了,把你子洋救上来的。也没哪个去喊他,人也不是他推的,非亲非故......你说说,不是真的心善,他难道是不想活了?村里人,哪怕是隔邻隔壁的,你想想换做哪个敢去做?”

周芝芝听到这,又是后怕又是气恼又是愧疚,脸变得通红。

她跺跺脚,对陈水仙说:“我,我,我这,这俩小子!一贯不这样的,也不知为何偏这事瞒着我们?我上门去给人赔罪!”

“那姚家婶子编排人,一贯没底儿,反正我不信那后生会做出那种事。你回去问清了娃儿再说,也不能只信我这片面之词。当日我看着子洪带子洋进了家,才转身的,哪知你们没见着?若说赔罪,唉,算了吧,这么久了,他即是不提,可见也不太想和我们打交道的,何况他还不许我们上北山脚。”

两人都苦笑起来。

周芝芝心里难受得很,想了想,说:“那我去村长那里说清缘由,他家澄子不是与那边亲厚么?也让村长晓得姚家婶子说的那些事,万一又是她乱说呢?”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