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页(1 / 1)
('
但是通过后来的相处,他们又彼此放下了芥蒂。
时敬之本人就是德尔菲诺大区的人嘛,然后闻命带他离开奥本来到贝伦老城区,但是从来没告诉时敬之“这里也是德尔菲诺”。时敬之说自己要跑啊之类的,闻命就会很恐慌很自责。
再就是光明街又炸了,闻命记忆里时敬之死了。当然他没死,不过他们重聚以后矛盾依然很多。
比如很简单的一点,闻命仰望的文明社会的一切反而是时敬之感到恐惧和抗拒的。
“玫瑰花”被我剥开一半了,其实这还不是全貌,比如,闻命在救了托马斯以后其实就已经恢复记忆了,但是他依然眼瞎,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这个时候他就在研究盲文和凯尔特文了呢?我会继续认真写的!!!
《玫瑰》写完了!!!下一卷《镜像》。
注:不要忘记彼得潘。当你开始怀疑自己,你就失去了飞翔的能力。
不要害怕犯错,很多美好而奇妙的事情是从一个失误开始的。
这两句话是我做的读书笔记,大学演讲之类的,可是我找不到原文出处了。
………在捋着蛛丝向天堂攀援过程中只因动了利己之心便重新堕入地狱中无明的苦海。——《蛛丝》,芥川龙之介。
第38章 Chapter 38·镜像
时敬之这个人,是永远把道德责任排在第一位的人,他做事的首要动力往往是强烈的道德感而不是出于本心,更严重的是,很多时候他甚至会为了符合某些严苛的标准而下意识压抑本心,比如本能的直觉、愿望和欲望。他的世界里严重非黑即白,他偏执地要求自己满足对“正确”“崇高”“人类社会最严肃命题”的追求,并且残忍地不允许自己出现瑕疵,一旦他做出了有违社会标准的事,羞耻感会吞没他,凌虐他,让他在精神上把自己杀死几百次。
这种极端的完美人物的养成是由家庭、学校、社会一起打造的。
他处在一个无比封闭的环境中,听到的永远只有一种声音,那就是:你要做个好孩子。
他是为了标准而存活的,那些标准包括怎样做一个合格——哦不,应该是优秀,优秀到光芒万丈的地步——优秀的儿子,优秀的学生,优秀的上司,优秀的下属,条条框框束缚了他,他活得像个工具。
现在,他有了新的角色,他要学会做一个爱人者。是的,那些规则甚至包括爱,规定了谁应该被爱,如何被爱,他应该付出什么,他应该怎样去爱,他应该怎样达到一个无比高的标准,去做一个完美的爱人者。时敬之在拿着自己的生命和自我意志来逼迫自己符合那些有关爱的律法。
他的潜意识在给他下指令,一个心智健全的爱人者应该无怨无悔、默默无闻、无私奉献、不求回报、勇于牺牲、勇敢承担……要温柔、识大体、和善、正义、刚强、坚韧、宽容、恒久、要学着仰望和崇拜、要懂得赞美和欣赏、要博学多才、要小鸟依人……这个世界上有万般标准,他鞭策自己努力,努力学习、努力改变、努力进步、努力满足那些有关爱的标准。
以前他觉得时氏夫妇吵架不好,他们互相像刺猬一般伤人,他就希望自己做一个脾气好的人。他觉得郑嘟嘟活泼可爱,这个也得学,虽然学不到活泼可爱,有一颗包容活泼可爱的心也可以,所以他允许这种性格的人在自己身边为所欲为。
闻命“我喜欢你”般的潜台词如同一块敲门砖,不仅仅让闻命本人完全进入了时敬之心里的安全区间,更是给时敬之套牢了更多的枷锁。
时敬之在试着做一个完美而全能的人。他付出时间、精力、金钱、身体……他真的无怨无悔、甘之如饴,他觉得他在遵循自己的本心,因为兰先生告诉过他,遵循本心是对的,正确的事。
现在这还不够,他透支自己的所有去陪着闻命做爱,因为闻命有这种需求,他这样告诉自己。
所以,哪怕那些手段和过程如同蹂躏、虐待和强迫,哪怕让他不喜欢、让他感觉羞耻、让他痛、让他本能排斥,他也会第一时间在心里给对方找千万个理由,甚至说,给这件事情本身找无数个合理性:这是伴侣之间应该发生的,哪对情侣之间的相处有固定模式呢?这是情趣、这是闻命爱的表达方式、这是对方需要他做到的也是他应该去满足的需求………这些选项都会排在最前面驱使他迎合闻命,罔顾自己内心的意志。
他刚遇到闻命的时候,其实就已经在这么做了,现在他觉得不够,他应该付出更多。
那天以后,闻命明显觉得时敬之变了,他好像卸载了所有的防备,再也没了一开始那些貌合神离的状态。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