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页(1 / 1)
('
传说在第一次会面时,其中一位代表拿着速溶茶水浇了对方一头,愤然离去。这是济之大学校史上的一处“奇谈”,更多人倾向于这是假的,毕竟高端会晤怎么会用一次性杯子装茶叶汤呢?
他们都是拿着金杯盛长白山天池水。
也有人认为这是假的,持这一观点的人从“后全球化时代的文化建构与结构”的角度出发,理由为“两位代表均来自东方”,追根溯源他们同属于历史上最难被同化的民族,有着同胞之情谊,按照当地的古语说,那叫“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见面应当泪流满面、把酒言欢,最后共浮一大白才对。
而又有一些人,坚定不移地相信阴谋论。
因为商业投机者与阳春白雪的科研人员永远处于对立面,一个投机倒把利益至上,一个视万千诱惑犹如粪土。志向高远的科研人士怎么可以沦为金钱的附庸?让自己高贵纯洁的灵魂陷入无序混乱的状态?!持这一观点的人受到了大批匿名人士围攻,他们自称为时先生粉丝,大家都没有名字,如果一定要有个名字,那么这个群体名为our——毕竟他们亲切称呼时约礼先生为hour ,他们的理由是“济之大学学生自治委员会出身寒门,最开始那几位核心成员本来就是贫困生,见识短浅,他们代表创造的文明少的可怜,拿他和美丽眼睛里可以划桨的hour相比简直是天方夜谭。”
“沈女士是一个很容易让对手黯然失色的人。”兰先生在后来的回忆录中言辞恳切地写道:“尽管时先生是我忠实的朋友,我也视其为志趣习性相当的友人,但是其态度之傲慢、逻辑之诡异,实在令其对手汗颜。
对方代表温文尔雅,知书达理,斯文果敢,我在她的身上体会到了属于文明社会的谦逊与有礼。”兰先生在后记中专门另起一行,斜体加粗道:“本人以放弃稿费担保,沈女士是一位纯粹澄澈的人,很容易令人对其心生好感。”
这段自传中的话把兰先生推上风口浪尖,无数读者给他投喂一星评分,并将其视为“被女巫蛊惑的邪恶仆从”,以至于老年的兰先生不得不在接受即兴采访时专门解释,“至于我的好友时先生,请原谅我坦率直言,他是裂变的原子,巨大的威力可以产生普照世人的高温光芒”。其实这段话是沈女士说的,原话为“他如同伽马射线般值得我谦虚的赞美,毕竟他产生的放射性同位素可以污染整个银河系,从几千万光年以外飞来包围你。”
此为后话,暂且不表。
沈方慈继虾仁猪心之后,继续放送人参公鸡汤,专门写了一篇小札刊登在校报上,从黑心商人批判到社会资本传递,堪称不带脏字骂人檄文之典范。
时约礼震怒,转而在校园网和当日报刊发布紧急宣言:
“本人单方面宣布冷战三天。”
ID:心碎欲绝的蓝夜
(好的吧,我这样迟钝。当阿礼告诉我,他即将失恋,我才知道他口中的阿慈是沈方慈女士。我安慰他,沈方慈女士并没有答应同你交往,她依然单身,所以你只是结束单恋。2061.8.16 兰)
第113章 尾声95·繁花万镜
“她是这样地鲜明而热烈,如同一片屠原的火焰。熊熊燃烧的大火照亮荒野。”
这是ID“蓝夜”写过的情书。
校园网上经常充斥着这种知慕少艾、情窦初开的陈词滥调——无人注意这位失意青年,所以这一页就被轻易揭了过去。
时间匆匆游走。
网名蓝夜的青年,经常在网上发一些言辞隐晦或者热烈的情书。
而他书写内容的转变——
来自他们将要毕业的时候。
酒渴起夜汲,月白天正青。
如果没有这个叫做姚月白的女孩子出现,后续的故事仿佛也不会继续。
沈方慈远渡重洋,修学、实习——
时约礼背负着家族继承人的身份——在时约礼声名鹊起的时刻,他的邮箱里每天都塞满无数书信。事实上,时约礼本人还保留着手写信件的传统。他就是这么奇怪,因为与沈方慈的交往,他在很多论题上先锋且激进,而在技术上是保守派,曾有人形容他是士大夫。他倡导的跨学科综合也为人诟病。他是提倡个性自由生长的。学生可以随时挑选自己最爱的老师。而沈方慈作为学生自治委员会的领袖,曾在公开场合言明:利用“素质”一词进行标准是精英对平民的碾压。她曾经极力反对跨学科综合——在当时,事实证明综合教育就是谎言,最适合底层民众的方式就是集约教育,他们可以以最少的成本获得最多的报酬,教育回报率极高,依靠严格选拔和训练,可以选择出最出类拔萃的人物。这是刺激社会流动的最佳方式。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