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9页(1 / 1)

加入书签

('

扶余国主尉仇台没有哪一刻会比现在更加后悔,自己为何没有好好珍惜此前和公孙度做邻居时候的好日子。但他此时才意识到这一点,也显然不能改变他行将被吞并领土的败局。

他本以为等他退入肃慎的地界上,尤其是退到那山岭夹道之地,也就是被后世称为三江平原的地方便能够脱身了,却在此地遭到了甘宁的“欢迎”。

另一面的高句丽国主则是在度过了盖马大山后且战且退,直接退到了吕蒙为其準备的埋伏圈中。

自当年的洛阳论功到如今,已有将近两年半的时间了。

彼时还在作战之中有勇力过甚之嫌的吕令雎,已有了一番成熟将领的风範,彼时还只是张昭麾下一员护卫的吕蒙,也早不再是空有豪情的毛头小子,而是个能够精準无误将高句丽国主给擒拿在当场的优秀将领。

四月方至,这四方或许可以叫做部落,或许可以叫做国家政权存在的势力,所有能够算是实权的人物便已经全部落网,没有任何一个成功逃遁。

不过,或许就算其中真有能够侥幸脱逃的,在亲身经历过这等就连海上都没有放过的全方位包围后,可能也没有这个胆子继续与大雍抗衡。

扶余国主尉仇台和高句丽山上王同被处死。

被迫放下了守备武器的四部兵马则在随后赶到的沮授等人协助下,暂时被安顿在了扶余王城周遭,以便于对其做出管理,而由参与此战的其余衆将负责继续收缴各地的兵权,以防在这片土地上再生波折。

在将近为期一月的整饬后,就连最为偏远地方的岩洞之中都已被通知到位,他们已归属在了大雍治下。

但让身在长安的乔琰有点意外的是,在经历了这一番行动后,甘宁并未如同原计划的那样直接南下三韩与倭人岛屿,按照她早前交代的那样行驱策百国、震慑三韩之道。

在这封从辽东送回的文书中写道,四方平定后,吕令雎决定请甘宁先往北沃沮以东的海岛上一探。

在沃沮之民被俘虏之后,吕令雎问他们,此地有没有什麽神异之物,比如说,这里的黑土地看着就很能耕作良种,若是能将某种高産作物给带回到中原地界,陛下必定要高兴一番。

结果良种不良种的还没见到个影子,这些经由高句丽人做翻译后勉强还能沟通的沃沮人和吕小将军说了个事,说是海中有个女国,没有男人。②

吕小将军当然很好奇,这个海中女国是个什麽东西,是不是也有和陛下一样英明神武的女帝。

尤为有意思的是,倘若一国之中只有女子,那要如何繁衍生息呢?

那沃沮人便说,那国中有一口神井,只要往井中看一眼就能够生下孩子了。

要这麽说,吕令雎可就不困了。

历代帝王之中,有感而孕可都是出开国君主或者贤君的标配,倘若真能有这麽一口神井,将其上报到陛下那里,也得算是一桩功业。

这年头可没那麽多对神话传说和以讹传讹之事的打假,又遇上了吕令雎和甘宁这两个混不吝的行动派,他们当即改道,先往那处海岛去探索一二。

因那处海岛并没有想象中的遥远,事实上不过两日的时间,甘宁等人就已回返山口海湾之地,随后重新起航,朝着东面而去,并抵达了这处长条状的海岛上。

若按后世的说法,那是位处于北海道岛以北的库页岛。

可让吕令雎大觉失望的是,这岛上并无那等神井,也并非只有女子,不过是因为岛上女多男少,故而有了这等传言。

但这方未开化之地并无政权可言,也就意味着,她们可以不必考虑国家交涉之事便可将其纳入治下,等同于是将大雍的国土又做出了一番扩展。

而他们在岛上一番搜寻后,又在岛屿北部发现了煤炭和黄金资源。

失望归失望,好在收获也不算小,吕令雎还真是有够实诚地把自己的整套探索流程都给报备到了乔琰的面前,请她给拿下的扶余、高句丽、沃沮、肃慎连带着那海中岛屿起一名字,以示其为大雍之臣属。

名字啊……

乔琰转了转手中的笔,颇有几分苦恼。

就算如今的小冰河期尚未过去,东北地界上的气温远比后世的情况还要冷得多,乍看起来不是那麽适合生存,但在粗陋的耕作环境下,此地的种植産出就能够确保四部子民的生存,足以证明其土地之中的养分之高。

那片经由数万年草甸剥落的腐殖质所形成的黑土,固然不如后世所见的厚度,但因其形成极慢,也不会相差太多,反而少了因过分开垦而导致的水土流失之祸。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