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页(1 / 1)
('
他对越鲤态度郑重,简直有轻拿轻放的意味。越鲤没察觉,径自问:“宁老将军可还好?”
宁长风这才稳住心神,答:“一切都好。”
他又详细描述说:“那日收到陛下的信,起先拆出来玉玺和玉坠,爷爷他大为诧异,等读了信,他泪流不止,叩拜痛哭,想来陛下一定受了许多磨难,已经到了万不得已之时。他说,致使陛下陷入如此险境,宁家上下罪不可恕。”
越鲤摇摇头:“先帝负老将军已久,他愿意出兵,是天下之幸。”
宁长风答:“陛下言重了。其实从陛下殿前斩来使的消息传过来,爷爷就着手开始点兵,只是一直举棋不定,不敢妄动,直到那封信送来。”
越鲤推断说:“老将军恐怕身体还是不大好,不然不会派你来。”
宁长风见瞒不过她,便如实说:“爷爷年事已高,经不起奔波。况且读完信心绪激蕩,一下子……呕了血。料想洛阳情势危急,便派我急行来保护陛下。”
越鲤叹口气,问起关键内容:“你带了多少人来?”
宁长风答:“先行三千人来为陛下解围,后面还有三万二正在陆续赶来。听闻宁府出兵,不少义士自发来加入,整个豫南的兵力都调来了。”
越鲤舒心笑道:“够了,太够了,加上洛阳的守军,用来守城的话,抵姓吕的十万都够用。”
她心情豁然开朗,宁长风又说:“陛下,玉玺贵重,并未随身携带,等入城休整后再归还陛下。”
越鲤并不担心玉玺,随意说:“无妨。”
宁长风倒劝起她来:“临行前,爷爷曾叮嘱我,有几句话见了陛下务必要传达。”
越鲤偏过头看他:“什麽?”
他亦低头相对:“玉玺万分贵重,陛下切不可再轻易交与旁人。陛下是一国之君,这玉玺他人都受不起,唯有陛下天命所归,是它唯一的主人。”
越鲤答道:“其实交给你我很放心,今天你再晚来半个时辰,我就打算跟吕文镜谈判,叫你用玉玺来换我。”
如果玉玺交给其他人,比如韩世临,越鲤真没有把握他会不会拿出来交换。
宁长风低声说:“陛下实在是……”
后面的话他停住,说不出口,他觉得冒犯了。越鲤替他补全:“实在什麽,乱来?”
宁长风不好说是,但他确实是这个意思,也无法反驳,含糊着认了。
越鲤笑了笑,停了片刻,又追问:“你带的话还没说完吧,还有最重要的一句呢,我在信里问老将军,这麽多年,可曾有怨?”
她坐在马上,身后靠着宁长风,十分安全可靠。此话问出去,身后没了声音,她甚至能感觉到宁长风的呼吸。几个气息交错之后,她听到他声音柔和地说:“不曾。”
越鲤心知肚明,怎麽可能不怨?宁惟那一腔委屈,都随着先帝的离去成了一桩永远解不开的心事,只能不了了之。他必然明白越鲤所谓的“先帝后悔不已,临终时仍然记挂”只是她美化出来的,先帝要真有愧,还用等到新帝来道歉?
但他还是选择了继续忠于钟氏皇族。他的血泪是为往事痛哭,从前种种一笔勾销,他与先帝都潦草退场,将天下事托付给后来人,托付给越鲤和宁长风。
越鲤思虑着心事,几段交谈之间便进了城。沿途烛云一直随着他俩飞,它对越鲤实在好奇,几次企图落下来,被宁长风掠过去几眼,便不敢过来。
这个过程不动声色,越鲤最后才发现,她大着胆子打量一番,问宁长风:“它的名字是追风逐云的那个逐云吗?”
宁长风答:“是《山海志异》里钟山山神的那个烛云,更有意趣。”
这书越鲤也看过,一听他提起便知道。
进城之后,韩世临靠过来看越鲤,宁长风扶她下马。她走了两步,忽然想到重要的事,回头一把扯住宁长风:“长风,吕文镜也是急行赶过来,他带的人没有你多,刚才见了你就撤。他过来的速度实在太快,以我收到的战报推断,他已经和后方断了节,你去探一下,如果真是这样,你现在就去剿他,越快越好,不能等他跟后方彙合!”
宁长风肯定道:“我也正有此猜测,这次请陛下安心留在城中,臣定将叛贼生擒来。”
越鲤连忙说:“活不活的不重要,万一弄死就让他死去,别像他那样老是想着不能杀我,结果留了后患。”
宁长风便领命,刚要走,不放心地叮嘱越鲤:“陛下手臂的伤口记得上药。”
越鲤应了好,他才调转方向出城去追吕文镜。越鲤目送他出去,看了一会儿,听到身边人哼了一声。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