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页(1 / 1)
('
下午时分越鲤在城外稻田里走,稻花间隙中有红色的鱼悠閑来去,戴着斗笠的随行官员向越鲤介绍:“这是本地特産的彩鲤,从小吃稻花长大,鳞片柔软可以食用,吃起来有一股稻香味。”
宁长风转头看越鲤,她问:“怎麽了?”
他说:“陛下不想吃?”
越鲤笑了笑:“自来了扬州天天吃鱼,吃腻了。还是刚来时那道花雕蒸鲥鱼最好吃。”
官员恭维道:“陛下识货,鲥鱼是长江中最贵的鱼,十分珍稀,每年只有初夏时节才有,出水即死。那天端到陛下面前的,可是新鲜刚捕的。”
宁长风跟着说:“这种稻田鱼适合烤着吃,熏烤之后香味浓,撒上调味料,与蒸煮的比起来也算换个口味了。”
越鲤勉为其难接受,宁长风便亲手抓了几条烤给她吃。
这天晚上回到住的园林,越鲤才好好把这个地方打量一番。这里是本地商户里最富的林家一处园林,听闻皇帝要来,收拾一新来招待她。这次越鲤来扬州的一应费用,也都是林家负责,他们家与井渊还是亲家。
院子引水入园,沿着蜿蜒水流造亭台楼阁,现在是初夏,夜间花树朦胧静谧,沿路树上、廊下、石桥、凉亭都绑了灯照明,脚下踏着花瓣,水墨江南,不像洛阳那麽富贵雍容,独有一份诗情画意。
晚上在汤池泡着的时候,越鲤问侍女:“城中有没有大一点的茶楼?”
侍女回答:“城南的曕明楼,是扬州城最热闹的茶楼。”
越鲤记在心里,第二天,带着宁长风去曕明楼喝茶买点心,听听衆人都聊什麽。
她在二楼要了一壶单芽的天目云雾茶,伙计介绍说:“小姐要不要尝尝我们当季的龙井茶糕,有茶糕和奶糕两种,各有风味。”
越鲤从善如流说:“各来一份。”
不多时,换了一个人上来送点心,殷勤对越鲤说:“绿色这碟是龙井茶糕,味清苦,有回甘。白色撒了茶粉的是龙井奶糕,味甜软糯。”
越鲤各尝一块,点评说:“都不错,奶糕更合口味。各给我打包一盒吧。”
那人说道:“不巧,茶糕今日已经售空,这是最后两碟,小姐如果想要,说个地址,明日我们送到府上。”
越鲤便说:“送到江宁门那边林府的怡园。”
那人又问:“是林小姐吗?”
越鲤说:“我姓钟,叫钟灵。”
那人一听,好心劝道:“小姐,这个名字可不兴叫。”
越鲤问:“怎麽了?”
“钟灵那是咱们陛下从前用过的名字,你多少避讳一下。”
越鲤与宁长风相视一笑,说道:“她用过我就不能用了?一个化名而已,难道天底下只许她用这两个字。”
那人脸色一变,把两盘糕点撤回手里端起来,说道:“小姐对陛下这般无礼,恕本店不能再接待。”
越鲤收回筷子,颇为意外,兴致勃勃道:“那我加钱。”
她手肘拐了宁长风一下,宁长风拿出一锭金子推过来。
越鲤没想到他拿了这麽贵的一锭出来败家,眼睛无声瞪大一瞬,又迅速恢複,打肿脸充胖子,豪气说:“够不够?”
伙计的眼珠子瞪得都快掉出来了,上半身情不自禁向金子倒,靠近了看到越鲤笑盈盈等着他,才如梦初醒,站直了掩饰说:“不行不行,我虽爱财,但陛下如昭昭日月,容不得旁人冒犯。不接待已经算好的,再纠缠下去,我可要送官了。”
越鲤问道:“看你打扮和气度不像寻常伙计,你是这店里什麽人?”
他回答道:“我是曕明楼的老板。”
越鲤向下看一眼:“老板不是那个吗,正数落伙计呢。”
他解释说:“我是大老板。”
越鲤恍然大悟:“是盐商t徐老板啊。”
徐正说道:“正是在下。”
“生意真是好啊,大老板都出来待客。”越鲤笑了笑,说道,“坐下吧,别演了。”
徐正连忙要跪下行礼,宁长风挡了一下。
他为人机灵,坐下悄悄说:“陛下慧眼,什麽都瞒不过陛下。但刚才所说,句句都是肺腑之言。”
越鲤说道:“还是徐老板慧眼,这麽多人,你我未曾谋面,就能一眼认出我来。”
徐正一脸狗腿,恭维道:“陛下天人之姿,哪能看不出来?”
越鲤一看就知道是有人来通风报信,还在她面前装模作样演起来忠诚了。她说道:“把茶糕给我打包来。”
人是油腻了一些,但茶糕无罪。
徐正连说:“这就去给陛下做新鲜的。”
越鲤吩咐说:“做好送到怡园。”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