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页(1 / 1)

加入书签

('

两年后,她长大了。她出落的很漂亮。她所经历的一切并没有让她变坏,她依旧善良、富有同情心。但和在爱里长大的孩子不同,她不自信,性格怯懦、软弱。我并不指望她能找到多麽出色的婚配对象,能给她的嫁妆也有限。但公爵对阿列克桑德拉的婚事很却上心。在多番比较之后,他为阿列克桑德拉选了一位富裕且有一定官阶的人。很遗憾,就是现在站在被告席上那位。我虽然表面上对阿列克桑德拉感到失望,但她有了不错的归宿也算是松了一口气。然而,我没有想到,她的苦难才刚刚开始。

阿列克桑德拉婚后就很少和我们联系了。我不知道她过得怎麽样。不过,我想没消息或许是好消息。直到我听到那件令人震惊的丑闻,我才明白她婚姻的真相。

是的,她又和伊万见面了,而且闹出了不小的动静。她的丈夫那时候站了出来,我们都感激他挽救了阿列克桑德拉的名誉以及家族的名誉。我,作为她的母亲,带头指责她,甚至唾弃她。

我花了很久才理解阿列克桑德拉当时的处境。其实,我并不用花那麽久去理解她,因为我自己也曾经历过不幸的婚姻。但人一旦过上了好日子,就容易忘记曾经的不幸,甚至会反感处于同样不幸处境中的人。人啊,就是那麽贱!

阿列克桑德拉从一开始就不爱自己的丈夫,对方也是一样。正如她后来在给我的信上写的那样,她进入婚姻的那一刻就意味着走进了一座坟墓。她怀念那个唯一给过她温暖的男人,她再次投入了她的怀抱。

我并不是要替她的行为辩解,但这是一个十八岁的女孩当年经历的事实。

经历了所谓的“丑闻”之后,阿列克桑德拉遭到了所有人的抛弃,包括那个口口声声说爱她的男人。从那之后,她变了。她不再抱怨自己的婚姻,她对自己的丈夫言听计从。而她的丈夫,在经历那件事之后仿佛永远地站在了道德的制高点。在她偶尔写给我的信中,我能感受到她丈夫对她的压抑、控制和无形的折磨。她问我,“妈妈,婚姻就是这样的,对吗?我不应该反抗,对吗?”是啊,她还能问谁呢?即便我对她态度冷淡,即便我努力和她拉远关系,她还是在最艰难的时刻给我写信,她当时应该很无助吧?

可我总是以沉默回应她。

后来,她的忍耐并没有换来丈夫的怜爱,反而让对方变本加厉,甚至想要了她的命。

至于是彼得·阿列克桑德罗维指使他的情妇下毒还是他的情妇撺掇他谋杀妻子,重要吗?他是什麽样的人已经很清楚了!他在法庭之上谎话连篇!还有他旁边那个卑鄙的辩护人,只认钱不要廉耻的东西!”

公爵夫人在叙述的过程中调理清晰,精神状态并不像我之前见到她那般神经质,只是说到最后再也抑制不住激动的情绪,对彼得·阿列克桑德罗维和辩护人破口大骂。

全场陷入了沉寂。片刻之后,审判长问道:“请问您为什麽到今天——此时此刻才把这些话说出来呢?”

“因为我无法面对自己这些年对阿列克桑德拉所做的事。我试图麻痹自己,我告诉自己,那是她的命运,没有其他办法!因为我自私,懦弱!我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坏母亲!我本来今天也不打算来的。是公爵,是受他的影响我今天才会出现在此。他太好了。他……”公爵夫人突然难忍泪水,“他因为这件事气得吐了血,旧病複发。阿列克桑德拉不是他的孩子,他却像对待自己的亲生女儿一样上心。他很自责,说阿列克桑德拉的命运是他造成的,因为她的婚事最初是他提议的。”

“请证人注意情绪。”审判长语气也缓和了些,低声提醒道,“您可有什麽证据要提交?”

“有。”公爵夫人把一个小包袱交给法警,“这里面是阿列克桑德拉这些年给我寄的信,全在这了。”

法警接过公爵夫人的包裹,从中取出一沓信交给了审判长。审判长开始审查证物。

公爵夫人还在低声喋喋不休,“我的大女儿一辈子都在受苦!而她受苦的根源就是我!没错!是我!是我害她的人生一片昏暗……”

“被告,你有什麽话要说吗?”审判长问。

彼得·阿列克桑德罗维脸色冷峻了下来,没有说话。辩护人科兹洛夫也一副心思深沉的模样。公爵夫人却突然两眼放光,像是想起来什麽似的。她朝被告席扑去,嘴里喊着,“刽子手!你会下地狱的!”

公爵夫人这一举动使本就戏剧化的庭审现场气氛更加紧张。审判长命令法警先把公爵夫人带下去,然后宣布休庭。陪审员们离座起身,準备退场商量。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