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页(1 / 1)

加入书签

('

坏了,忘记自己已经成亲了,这府上还有一个萧云山。

萧云山道:“小侯爷不仅文武双全,乐理才能也了得,吹的曲子也算是全天下独一份的了。”

徐清淮立刻将笛子坦蕩地拿了出来,悠然几步走到萧云山跟前,露出一抹笑。

“吹着玩的,肯定比不上承淮呀,但若承淮愿意教我,我一定好好学。”

“我不白白收徒。”

闻言,徐清淮轻佻地一笑,手臂一弯将那人揽腰拉到自己身前。“承淮想要什麽,我都能给。”说着眉眼一弯,将唇贴上去。

萧云山微一愣怔,丝毫不及反应,任由徐清淮对他肆意一吻。

下人见状,立刻笑着逃开了。

待分开了,只见徐清淮眉眼柔和,又略带无辜。“这样足够吗,师傅?若是不够,还有别的能给。”

他看着萧云山逐渐泛红的耳朵,心想这样容易害羞的一个人,只怕会在吻过一次之后就能轻易投降,若一次不够,那就再吻一次,到时候萧云山就会含羞带怯地说一句“足够了。”

却见萧云山沉默了片刻,唇角延出一抹笑,然后平静道:“不够,再来几次也不够。”

徐清淮哼笑一声,竟然完全不在自己的意料之中。

萧云山推开他,整理了一下衣裳,道:“不过,我这人向来不会为难人,先欠着吧。到时候小侯爷还我一首好曲子,我在外面也能说教过徐小侯爷。”

徐清淮点点头,“哦。说的也是,什麽报酬都不如一个好名声。”

“快去用早膳吧,今日还要进宫面圣,小侯爷也不想被圣上训斥吧?”

徐清淮伸手用拇指轻抚过那人带着吻后水光的唇,低声道:“小侯爷从没怕过什麽,唯独怕你这张利嘴。”

面圣

镐京城牡丹盛放, 徐清淮把萧云山塞进了轿子里,自己骑着马,一行人往皇宫赶去。路上遇见不少人皆停息脚步观望,这三年不曾归京的徐小侯爷如今长得更是英俊了几分, 全然不见边地风沙的痕迹。

一直到了宣德门前, 宫门护卫直接放了行,倒是没见内监前来相迎。不过也是常理, 从前洪昌帝待他好, 无论他何时进宫面圣, 都会派内监去迎接。他与如今的圣上还从未相见过, 早上出门的时候萧云山倒是给他提了一嘴, 说当今圣上极为宽和, 从前二十年游遍天下,是个爱民如子的君王。

当年高穆谋反之后, 今上回京, 是因为天下无主。文太后在钟吾宁死后的一段时间亲政,暂时处理朝中事务, 待永安王回京之后,大臣们拥立永安王为帝, 太后又将亲政之权交还了他。因此, 他待太后极其亲善,有时处理政务还会过问太后。

但徐清淮能明白其中缘由, 再宽和的君王有时也需要一个名正言顺的由头, 今上从前毕竟是大昭的亲王,太后是他的皇嫂, 他继承了兄长的天下,便一定要善待皇嫂, 否则将会受到整个天下的指择。先让皇嫂亲政,自己再慢慢将政事接回自己手中,才不会让人觉得他是有意谋权。

徐清淮将萧云山接下马车,领着人走在皇宫大道上,一身朱红官袍尽显气度,更将一旁的萧云山衬得温润如玉。

徐清淮看着萧云山一身素白仙鹤袖袍,忍不住道:“承淮这身衣裳穿着,像是个平治天下的文臣。”

两人在皇宫行走,萧云山不敢多言,只淡淡叹道:“这里是皇宫,少说些话吧。”

徐清淮看着他谨慎的模样,有些忍俊不禁,但还是稍微克制了自己。毕竟他不知道如今的圣上到底是何种心性。行至御书房前,徐清淮也没了言语。三年未见,同一地方,竟是全然不同的心境了。

殿外侍候的内监急忙过来行礼,“圣上正在殿里与诸位大人议事,劳累两位大人先稍候着。”

徐清淮倒也恭谨,没露出什麽表情,萧云山则柔和道:“圣上既然忙着,我们候着就是。”

没过一会儿,殿中议事的大人们就出来的,徐清淮擡眼一看,倒是熟人。

谢裕看见徐清淮,道:“听闻昨日徐小侯爷刚回来便已成婚了,我今晨时才听下人说起,所以昨日才未曾赴宴,小侯爷可莫要怪罪。”

徐清淮一笑,“怎会怪罪?确实仓促了些,但原定就是昨日,总不能叫我家新夫苦苦等着。且我家院子小,未必招待得下那麽多人。”

院子小不小旁人可能不知,但萧云山既做了院子的主人,那必然是知道的。徐清淮这话显然是有些不在意他来不来的意思。

一旁的秦通看了眼萧云山,“徐小侯爷的府邸是先帝所赐,必然不会小到哪里去。云山公子的眼睛好了不少?”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