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页(1 / 1)

加入书签

('

谢裕道:“这位竟是云山公子?”

徐清淮冷笑一声,并未答他,只是一把牵住萧云山的手,对秦通道:“秦御史去过我家?”

还没说几句话,方才的的内监便过来了。“徐小侯爷,可以进去了。”

几个人表面上对着彼此拱手行了礼,谢裕和秦通刚一擡头,却见徐清淮已经拉着萧云山进了御书房。

两人走远些,谢裕才开口,“没想到云山公子竟是这般容貌,那眼睛也是恢複得恰到好处啊。”

秦通目视着前方,淡淡一笑,“若是幼时生病瞎了眼睛,或许是能治好的,但只怕也无法恢複如初,照样有不寻常之处。倘若是人为毁掉的眼睛,怎麽能轻易治好?纵使神医妙手,耗费个几年的时间,难不成还能换一副新的眼珠子?”

谢裕一皱眉头,疑问道:“师哥的意思是,他从前是假盲?”

“如今可是已经‘大好’,真假哪里还重要?”秦通声音淡淡,“那白绫盖住的只怕不是眼睛,而是一副绝世的容貌。”

御书房内。

丰隆帝面前摆着一幅山水画,看得正仔细,听见两人进了殿内,不由地擡头。

两人跪拜在地,行了礼。丰隆帝先是一顿,而后一笑,“这是抚宁侯家的儿子吧?听闻你这些年一直驻守西北,昨日才回京?”

徐清淮毕恭毕敬地答道:“回陛下,微臣徐清淮。”

“好,长得确实像抚宁侯。”丰隆帝摆弄着面前的画,淡淡道:“昨日你们成亲,朕也是从宫人的嘴里听说的。男子成亲在我大昭确实少见,不过你们也不必在意他人看法,皇兄既然为你们赐了婚,那便好好将日子过下去。”

徐清淮正欲开口,便听他又忽然道:“萧卿的眼睛好了很多,从前只听说在治着,朕还是第一次见到你不用遮住眼睛的时候。”

萧云山道:“微臣谢圣上挂念,眼下虽有所好转,但每日还是用着药,若要完全康健,只怕还要有些日子。”

“无妨,朕可以派太医替你诊治,不管用什麽药都行。”

萧云山神色一顿,只听徐清淮道:“陛下,内人的眼睛一直是由一位江湖神医治疗,用的是民间偏方,长久用奇法疗愈,若是一朝忽然更换医士,内人的眼睛只怕是承受不了太医的手法,太医也不知内人的体质如何,恐会耽误治疗。”

丰隆帝的眼睛从萧云山身上挪开,淡笑一声,“罢了,徐将军说的也是。朕这些日子忙糊涂了,一时没有想到。”

他叹了口气,用手按了按额头,没有继续说下去的意思。

两人站在殿内,衬得气氛有些尴尬。萧云山见状,道:“国事重要,陛下也要注意身子。”

丰隆帝擡眼一笑,“萧卿有心,朕知道了。”

“昨日朝中有人给朕上书,说淮州瘟疫,死了许多百姓。朕自昨日开始到现在一直焦头烂额,淮州那地方偏远湿热,若要派朝中大臣前往调查,只怕是他们也适应不了那里。朕思来想去,忽然想到徐将军与淮州似乎是有些渊源的?”

徐清淮答道:“臣知晓淮州是先定国公的故乡,也是太后娘娘的故乡。臣素来听闻,淮州乃是大昭的鱼米之乡,景色甚美,但臣还从未去过。”

丰隆帝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原来如此,徐将军可是皇嫂养大的,又一直跟随定国公父子,自然也算是半个淮州人。朕想着,这事还是徐将军来做最合适,徐将军身强体壮,比朝中那一帮文臣不知好多少。”

徐清淮微一愣神,只听丰隆帝接着笑道:“朕怕的是,若朕派了个文臣过去,凭他们的身子骨,若是淮州百姓尚且未安抚好,再让朕搭上一条性命,那可就是朕的罪过了。”

徐清淮道:“陛下既然信任臣,那臣必定不辱皇命。”

.

翊坤宫的鸟雀飞舞,落于阶前,文昭修剪着院子里花草的枝桠,只见一个宫女跪到她面前。文昭见状,搀她起来,道:“家中亲人可都安葬好了?”

这宫女哽咽着起身,“奴婢多谢太后娘娘体恤,无以为报……”

文昭从前身为皇后时候就素有贤惠之名,登为太后之后也是待下人极为宽和。她是淮州人,先前便听闻淮州突发瘟疫,只可惜自己身为太后,无法轻易离开镐京,自己身子又不好,行不了太远的路程。宫中有许多宫女皆是从淮州来的,她体恤下人,听闻宫女中有亲人去世,也颇感心疼,只能给些钱财让宫女回乡埋葬亲人。

宫女说着流了泪,文昭便拿帕子为她拭了去。宫女道:“奴婢回乡,看见淮州死了好多人,州府衙门不许百姓随便埋葬,怕污了水和地,因此只能送到官府设置的义庄去,经由仵作挨个查验了才能下葬。那仵作要价颇高,娘娘给奴婢傍身用的钱也都交上去了,奴婢当掉了头上的珠花才勉强足够。”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