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页(1 / 1)
('
关羽顿时沉默不语,不再在这个方面跟张溪纠缠了。而张溪也松了一口气……要这个兵权,真不是张溪要跟关羽作对,主要是为了以防万一。历史线上,关羽失荆州不是大意,公安,江陵两个地方,他是安排了人守卫的,而且人数都在万人左右,真不算大意。这次关羽丢荆州,是真的被背刺,也没想到士仁这个刘备集团元老,糜芳这个刘备的小舅子,居然会这么干脆的投降江东,一点反应时间都不给他……士仁还能说是知人知面不知心,但糜芳这个就真的无法理解了。而且吕蒙这个人,抛开战略眼光不提,光说这次白衣渡江,仅靠一些伪装就破了关羽的沿江防御措施,只靠一封信和一张嘴就说降了士仁和糜芳,后来也是实打实的用自己的指挥才能把关羽给堵死在临沮,最后擒获关羽的。但演义线上的关羽,自负的真就跟白痴差不多,而吕蒙也跟侥幸成功的小人一样。张溪要这个兵权,就是为了防止万一关羽脑子一热走演义线,那样的话,张溪手里有兵权,起码可以坚守江陵城,为关羽回军争取时间。现在关羽让步,张溪自然不会在这个问题上继续纠缠,赶紧的见好就收。再之后,两个人一边喝酒,一边讨论了一些事情,不仅仅有成都中的一些政务策略,也谈到了刘备取益州时候的一些战事,最后扯东扯西的,也不知道怎么就聊到马超的事情上去了。关羽想问问张溪,马超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毕竟张溪是在成都城下见过马超的。关羽真就是纯好奇,毕竟西凉锦马超的威名,二爷也是听说过的,想听张溪讲述一下这位到底是何等神采之人。可张溪喝了点酒,再加上从上辈子开始就对马超看不起,所以开始叨叨起来。在张溪看来,关羽问这个问题就缺心眼。你关羽是谁啊,刘备的义兄弟,被曹操擒获后虽然投降了,但一听说刘备的消息,立刻挂印封金的前来投奔。可马超呢?!顶着伏波将军马援之后的名头,名家出身,结果造反害死自己老爸,允降又杀降的害死老婆孩子……就这货,纵使再勇猛,你关羽跟他比,那不是跌份么?!关羽听了张溪对马超的评述后,非常庆幸现在已经是晚上了,而且两人是关起门来喝酒聊天说的这事儿,现场连关平都不在……不然张溪这个评价要是传出去了,那马超不得恨死张溪啊。赶紧训斥一下张溪,告诫他不可酒后无德乱说话,然后……轻飘飘的把这个话题给滑过去了。有时候吧,关羽也真的是拿张溪没办法。因为早期张溪一直是跟寇封,关平一起厮混,所以关羽在心里,一直是把张溪当成子侄辈看待的。哪怕张溪在巴东郡设伏击败夏侯渊,关羽说起这个事儿来,也是用来告诫,激励关平的,不是当成同僚获得了多大的成绩来肯定的。大概也跟二爷觉得击败个夏侯渊不算什么了不起的战绩有关吧……但二爷可以这么觉得,那是因为他是二爷。其他人要是真的觉得夏侯渊不是啥厉害角色,那真的就是脑抽抽了……反正关平是不会觉得夏侯渊是弱鸡的。总之吧,二爷是把张溪当成晚辈看的,而马超呢,二爷眼里马超是名家出身,又曾经是一方诸侯,应该是跟自己平辈的……晚辈这么评价长辈,总是不好的。但马超这个长辈,张溪这个晚辈,二爷还是知道谁更亲的,所以嘛,二爷虽然训斥了张溪,但给的定义就是酒后乱说话,将来真要传出去,他二爷作证,张溪只是喝多了胡咧咧,你马超难道还要跟一个晚辈计较不成?!总体来说,关羽还是护着张溪的,看着张溪喝的有点多,开始胡咧咧了,赶紧叫来关平,安排房间给张溪,让他好好的休息。等明天酒醒了,就给送回自己家去。再然后,让张溪休息三天,三天后,正式上任。第248章 人手不足张溪新上任南郡太守,花了十几天的功夫,认真阅读了上半年南郡的各种公文,熟悉南郡的具体情况。看完后,张溪发现,这个南郡太守的工作,比起巴东郡太守来说,确实要轻省不少。这里的政务,基本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做事方式也有了固定的套路,不像巴东郡那样是新收之地,需要重建。官员各司其位,百姓依令而行,依时而动,并不需要新上任的南郡太守张溪,去寻求什么特殊的治理方法。嗯,起码州郡里的文书上,是这么说的。而这一切,都得归功于马良,马季常。马氏五常,白眉最良。马良的能力,真的比他的幼弟马谡要强的多。嗯……这么说可能也不太准确,马谡其实能力不差,放在合适的位置上也能发挥很大的作用,但可惜,他在不合适的时机,让某个人放到了不合适的位置上,因此被骂了近千年。而且马谡的死多少也有些……算了,不想了。总而言之,马良跟弟弟马谡偏好军事不同,马良就是一个治政的文官,治理地方就是他最大的才能。关羽镇守荆州这么多年,前期有诸葛亮帮忙调理政务,但诸葛亮入蜀后,所有的政务都落到了马良的头上。马良帮着关羽,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官僚管理体系,同时兴修水利,把江汉平原上因为战乱荒废或者损坏的水利设施全部整修了一遍。更重要的是,马良劝说关羽,对江陵城进行了加固。而加固江陵城这个事儿吧,其实挺不好说的。现在看来,加固郡治防御,可以有效的抵御外敌的入侵,但也正因为马良把江陵城修建的太坚固了,导致关羽在襄樊之战后回军,听说糜芳投降,江东军进驻江陵城后,叹息着说,江陵城没法攻克,最后转道去了临沮。后来曹丕继位后三路伐吴,江东的朱然,就是靠着江陵城的坚固,配合孙权击退了曹丕的进攻,保住了荆州。有时候啊,世事就是这么无常,关羽和马良修筑江陵城的本意是保住荆州的根基,但后来,却让江东人占了便宜。张溪虽然明知道是这样,但这个江陵城还是要修的。不仅要修,还得修的更加坚固一些。历史线的南郡太守是糜芳,可现在,已经是他张元长了。这要是不修的坚固一点,将来怎么用来给关羽回军拖时间。总而言之,马季常在政务方面,确实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如果不是死的早的话,将来成就不会比蒋琬费祎更低。毕竟在荆州时,马良的名气可比蒋琬要高的多。而马良呢……现在的马良,都快着急上火到睡不着觉了。有些事情呢,要是不真正当家,是不知道其中的艰辛的。张溪刚上任的时候,为了熟悉政务,他看的,基本都是南郡的上半年工作报告,现在都已经八月份了,很多事情,其实跟现在不一样。因此,马良在等到张溪初步熟悉了南郡情况后,赶紧拉着伊籍,两个人一起去拜访了张溪。张溪自然是热情的接见了两人。“季常先生,伯机先生,许久未见,近来可好?!”张溪热情的,对马良和伊籍行礼问好。这两个人,是刘备留下来,帮助关羽治理荆州的,是州牧一级的属官,而张溪,只是南郡太守,从职级地位来说,张溪还是下属。不过嘛,这年头是乱世,张溪的功劳地位都在那儿摆着呢,马良和伊籍也不会真的把张溪当成下属来对待。马良和伊籍也躬身回礼,说道,“不敢,我等见过郡守。”再然后嘛,就是一阵客套,然后张溪请两人落座,自己在主位上跪坐下来,等着两人说明来意。马良和伊籍对视了一眼,最终还是由伊籍出面,解释情况。主要是因为马良和张溪真的不熟。马良出仕那会儿,刘备在武陵郡,马良跟在刘备身边,而张溪这时候,是在江夏郡当郡丞。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