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4页(1 / 1)
('
一旦郡兵因为不愿戍边而选择叛乱,那可就不是一般世家煽动的叛乱那么简单了。世家追求的是利益,你只要愿意给出利益妥协,他们能掀起叛乱,自然也能快速平息叛乱。可郡兵叛乱,那就是底层士卒和百姓的叛乱了,这要是闹大了,可不是那么容易平息的。到那个时候,州郡陷入战火也就算了,你别忘了咱们主公的立世之本是什么。以民为本啊!!!民如果都叛乱了,那主公的立世之本就成笑话了,这个后果是承担不起的。这通说,说的刘备沉思,张溪无言以对。庞统笑笑,继续说道,“再者,元长之谋确为妙棋,却不知为何,如此操之过急?!”庞统一边说着,一边走到刘备的案桌上,找出关中地图,让黄门侍郎挂上,对着地图,说道,“关中之地新得,首要当以关中安危为先。左冯翊紧邻潼关—黄河一线,择其险要之地沿线布防,设军屯以资军粮当为首要,其他之地,可暂缓行之……以统估计,有三至五万郡兵布防足以,何须左冯翊全境皆用军屯,用兵十万之巨?!”庞统那意思,就是重点布防为主,其他地区没有必要一下去把摊子铺的那么大,可以以后慢慢来,不必急于一时。当然,还有一句话,庞统没有说出来。那就是——既然决定在左冯翊搞军事区了,那就不要用治理地方的思维去考虑事情……那些无法立刻兼顾到的区域,就算耕地有所荒废,哪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耕地这个东西,就算荒废了十年,将来也能再开垦出来,为什么非要从一开始就把所有的耕地都用作军屯呢?!这大概就是庞统的意见核心了——可以军屯,但没有必要在一下子在整个左冯翊都开展军屯,有个三五万郡兵搞军屯就足够了。可这话,张溪又不同意了。之前你说的那些吧,多少是有些道理的,张溪虽然不完全同意,但终究不好反驳。但你说这个,张溪顿时找到了反驳的空间。“士元兄好大的口气!”张溪没好气的看了庞统一眼,跟看败家子没啥区别的那种眼神。然后,张溪才稍微停顿一下,继续说道,“一亩耕地,三年不种则荒,五年不种则废……关中数十万顷耕地,士元兄一言而废之,岂不是败家儿郎之举?!”“元长,过言了!!!”庞统的脸色也不好看了。丫谁是败家子?!张溪可不管,继续说道,“乱世之下,百姓求一亩耕地尚不可得,国家求百顷良田而不易,士元兄却要建言废数十万顷熟地良田……此等事,我雍州刺史部不敢为也!”这话说的,庞统都有点气到了。是,他庞统是世家子弟出身,但也不至于是这种白痴吧……荒废数十万顷熟地良田,这么大的帽子扣上来,庞统也接不住。因此,庞统赶紧抗辩道,“元长莫要说此妄语。统焉能不知良田可贵,然事有轻重缓急,良田虽贵,一时荒废尚可补救,关中不稳,得而复失,如何补救?!”对着张溪说完这些,庞统也不等张溪的回应,立刻拱手,对刘备说道,“陛下,臣亦知臣之策非完全之策,然事总有取舍。今关中之地虽得,然东北潼关,黄河,东南武关皆不在我等之手,关中随时有兵祸之危。左冯翊军屯,确为良策,可若依元长之计,不过是以三州之地保关中尔,遗祸颇多,依统之计,虽荒废数年土地,却可以少量军卒拱卫关中,不留余毒于地方……陛下,土地可以复垦,关中要复得,却非易事,请陛下三思。”刘备听完庞统这话,也是有些动摇了……再看看一边的张溪,好像张溪也有些不知道该说什么好。确实如庞统所说,他的策略不是什么完美的策略,但同样张溪的策略,也不是什么好策略。像张溪这样做,确实是可以在短时间内弥补关中地区的问题,但张溪的做法,等同于把原本属于关中的危机和矛盾,转移到其他州郡去了而已。别的不说,总不能在关中人口恢复之前,一直让北军精锐和三州郡兵来拱卫关中吧?!那荆州还要不要用兵了?!益州还要不要治理地方了?!凉州要是有羌人或者鲜卑人入侵了又该怎么办?!不能全国各州都养着你一个雍州刺史部吧?!关中最大的问题是缺人,不是缺兵,主次矛盾要搞清楚,否则的话,即使按照张溪的办法来做,也不过是拆东墙补西墙而已,算不上从根本解决问题。刘备现在也为难,用张溪的策略吧,刘备也担心荆州,益州,凉州三地百姓和军卒不稳,可用庞统的策略吧,刘备又有心疼那些土地的荒废……那可不是几十亩地,是几十万顷啊!!!刘备正琢磨着到底该怎么取舍呢……站在一旁的黄权突然咳嗽了一声。黄权这一咳嗽吧,顿时吸引了在场其余三人的目光。也是,这家伙自从进来后,一句话没说……难不成他有什么好主意不成?!黄权看看三人,尤其是希冀的看着自己的大汉天子刘备,有些尴尬,又有些犹豫的笑了一下,才慢慢的说道,“老夫倒有一策,只是此策有些……”黄权那个吞吞吐吐的样子,张溪和庞统顿时心里咯噔一下……这老家伙,估计也说不出啥好主意来。但事到如今,张溪和庞统谁也说服不了谁,黄权要真有办法的话,听听也无妨。“公衡可有良策,以对当今关中困境?!”刘备微笑着,主动发问。黄权一听,刘备都发话了,他虽然还是有些心虚,但终于还是开口了。“回陛下,依臣下之见,关中困境,根结在于缺乏丁口,而蜀中之地,世家丁口众多而地少……”黄权说到这里,微微抬头看来眼刘备,心里再稍微一计较,一咬牙,说道,“天子若能下诏,恩准蜀中世家北上关中,实报丁口充实关中,以获取关中土地……”得,就知道这个黄权也拿不出什么正经主意来!!!第692章 搁置争议说实话,黄权说自己想法的时候,是真的非常不安的。不为别的,就怕刘备认为自己是有什么别的小心思。黄权对刘备这个人的人品是相当佩服的,但同样,黄权对刘备作为一个合格的政治人物,也是没有任何异议的。偏偏今天黄权要给刘备的建议,是一个看上去非常夹杂私心,但实际上,黄权真的没有多少私心的建议。在黄权看来,关中如今的困局,最大的问题就是缺人,缺了至少一半的人口……曹魏这招确实挺狠的。如果不能想办法补上这一半的丁口,那么不管张溪的调三州郡兵戍边,还是庞统的战略防御为先,都不过是一时之策,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四十余万丁口的缺额,那就不是靠一两年能解决的,就算让关中百姓放开了生养,那也得是二十年往上才能恢复到关中鼎盛时期的百万丁口的数目。那是一到两代人的事儿了。既然关中本身是无法在短时间内做到人口翻倍,那唯一的解决办法,就只剩下从外地引入人口了。刘备控制下,包括新成立的秦州也不过是五个州,而这个秦州只有三个郡,隔壁的凉州有五个郡,但这两个州其实都一样,出了名的地广人稀……要不是土地面积也稀少,这两州自己都缺人缺的要死呢。唯一有人口富裕的两个州,一个是荆州,一个是益州。可荆州那地方,地处三方势力的交汇处,刘备集团内部的人但凡不是集体脑抽了,否则绝对不会轻易从那地方迁徙人口入关中……能抽点人口充实关中的地方,可不就剩下一个益州了嘛。但问题是,益州世家什么德行,作为益州本土派的黄权,还能不知道么?!连东州派都容不下的排外者,他们能那么轻易的让刘备从益州抽调百姓丁口北上充实关中么?!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