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7页(1 / 1)
('
嗯……这还真的是……一个损招。大汉四州之地,但实际上,益州要供应南中,荆州本就不全,缺失两郡,又得供应北伐所需粮草军械,凉州更是一个急需要投入钱粮来稳定的地方的所在……如果雍州不能及时恢复生产,那么对大汉的影响,是肉眼可见的。而雍州的精华所在,就是三辅,就是关中平原。从左冯翊开始,历经长安,右扶风这一带,不仅是开发极早的农耕区,周边又有泾河,渭河,洛水三条灌溉带,以及从春秋时期就开始修筑的各种水利设施。如果关中不能及时恢复生产的话,那么大汉即使占据关中,也就失去了它本来的意义。而诸葛亮最担心的,就是曹魏打算以小股部队,对关中地区进行袭扰。尤其是左冯翊地区。左冯翊不同于右扶风,这里没有一条山道限制魏贼进出,潼关以外十里,就是广阔的平原,没有足够的军队,你根本无法锁死潼关。甚至于,如果曹魏真的采用这种小股部队穿插袭扰的办法来骚扰左冯翊地区,你就是安排了大队人马看守潼关要道,人家也能轻易绕过去。这年月,封锁网可不是那么好搞的。毕竟这年头的军事侦察只靠人的一双眼睛,通讯效率更是只能靠马腿来支撑……等你发现魏军穿插进入左冯翊,派兵赶去救援的话,城池倒是不会有什么损失,但在城外的田地,以及田地里的庄稼,可就保不住了。曹魏真要用这种恶心人的招数来对付关中的话,张溪还真的没啥好办法来应对。敌军如果真的只冲粮草庄稼而来的话,你再怎么严防死守,也做不到完全防住……什么时候出兵,烧哪个地方的粮田,完全是人家说了算的,今天心情好就不出兵,明天心情不好的时候,来个少量兵马长驱直入,拼着损失数百人的代价,杀到你长安城旁的长陵县,烧毁你的屯田庄稼,那也不是没有可能的事情。不管怎么防,主动权始终是在曹魏手里,你只能被动应战。兵力不够,又要照顾城防,又要防止敌军烧毁良田的……你能怎么办?!总不能学后世大洋彼岸的那个大明白似的,在潼关外面修墙吧。人家那是家大业大的禁得起折腾,就如今这个时代的生产力,大汉朝廷的物资财力,也根本做不到这点啊。张溪一想到曹魏可能跟你打游击袭扰战的可能,顿时也头疼了。说到底,还是关中如今兵力不足的缘故……真有十万人可以调动的话,他曹魏安敢用这种恶心的办法?!来多少人都给你埋了。可惜,如今再抱怨也无济于事,只能赶紧想办法,提前想好应对措施。可张溪想来想去,发现还真的没有什么好办法。左冯翊地区没有太过于险要的关隘,又没有足够的兵力堵住敌人,只能是在自己原有的作战思路上进行调整。根据张溪的推算,如果曹魏是采用这种游击战的话,大本营肯定是在潼关,以这个时代的游击战特性,曹魏的攻击重点,不太可能距离潼关太远。中国历史上,其实很早就有游击战的概念了,不过这个时代的游击战跟后来的游击战还是有本质的区别的。这年代可做不到什么“军民鱼水情”,因此,这个时代的游击战,进攻范围是有限的……除非曹魏那边再出一个惊才绝艳的霍去病,否则游击战注定不可能离的后勤基地太远。张溪仔细梳理了这年代军卒的作战方式,发现曹魏即使派出小股部队游击,那么作战时间也不会超过五天。出发行军一天,返程一天,中间作战时间三天,用来损毁城外田园庄稼。时间不能再长了,再长的话,就会被接到消息后来援的大汉军队给堵住,到那个时候,就是一个死字。而以这个时代军队的行军速度,一天的行军距离,大概在四十到五十里路左右……张溪划出的距离潼关二十里的缓冲区,显然是不够用的了。可如果再退后三十里,重建缓冲区……数千顷良田可就全划出去了,这个损失张溪可承担不起。因为朝廷跟荆州,益州世家的分化妥协政策,导致关中的屯田面积已经少了五千顷了,这要是再损失个几千顷良田,那关中屯田还搞不搞了?!五十里缓冲区,再加上可能遭遇战火的区域……整个左冯翊,有四分之一的地盘都不能作为稳定的屯田区了。而且如果再让曹魏趁机在左冯翊地区扎下根,继续往西推进这种骚扰策略……张溪总不能一直这么后退下去吧?!扩大缓冲区的办法,张溪只能是放弃了。必须要在正面围堵这些曹魏的军队。而一想到这里,张溪就只能选择效仿关羽了。当初关羽在南郡,是怎么在襄阳曹军的压力下,一点点的把战线往襄阳方向推动的?!其实说白了,也不难,就是把整个江陵北部作为战区,根本不奢求这地方的粮食收成,不停的主动发动进攻,不计成败的打消耗战,消耗个四五年的,一点点的往北推进。可这么做的话,自身消耗也不小,因此当初打襄樊之战的时候,关羽几乎是倾巢出动……如果不是张溪留了一个王基在江陵,估计结局跟历史不会有太大的区别。而且如今的雍州,跟当初南郡的情况还有所不同。南郡虽然只是一个郡的规模,但丁口不缺啊……如今雍州丁口减半,张溪为了保证右扶风和长安地区的发展,又几乎把左冯翊搬空了,用来搞屯田。这一下损失的,可就不是半个南郡的粮食收益,很有可能是整个左冯翊郡。更何况,武关道那边的曹军也不会就眼睁睁的看着右扶风地区安心发展的,这种骚扰要是在右扶风也复刻一把的话,那以如今右扶风的邬堡数量,也不见得能完全防得住曹军的小股部队渗透游击。思来想去,张溪依然没有什么太好的颁发,不得不内心咒骂——特么到底是那个缺德鬼想出来的这种缺德主意?!也不怕这么做损阴德,后世儿孙个个是白痴?!第720章 不是办法的办法好吧,诅咒别人这种事儿,张溪其实也不相信,就是内心咒骂两句出出气而已。骂归骂,该想办法解决的事情还是得想办法。张溪跟诸葛亮商量了良久,把某些不可明说的办法都想出来了,才勉强算是制定了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右扶风地区,因为有明确的防御方向,可以增加邬堡的建设,增加邬堡的密度,安排士兵屯守,就近监视魏军动向。不见得能完全防住魏军,但起码可以缩短救援时间,减轻魏军对右扶风的侵害。左冯翊地区,张溪出了一个主意,把左冯翊划定为五个防区,每个防区内安排固定的郡兵留守外,同时把留守的一万北军分割成五队,每队两千人,有专人统属,每人负责一个区域的救援接应。这么做也无法彻底堵住曹军,甚至连做到右扶风那样有针对性都不行,但起码的,能阻拦一下,不至于让曹军肆无忌惮的出入。而且吧,一旦曹魏不采用小股部队渗透游击的方式,而是大军直接入侵的话,这五个防区的北军也可以按照原计划绕后,放开曹魏军队,诱敌深入,在曹魏军队身后完成集结,一样不耽误张溪原有的战略安排。诸葛亮想了半天,也没有想到比这个更好的主意……能做到这样,在如今的关中局势下,已经是很不容易的事儿了。再一个,张溪终归是雍州刺史,雍州防务的事情,本来就应该以张溪为主,诸葛亮的事情也很多,不可能一直在雍州呆着,想办法解决雍州的防务问题。如今的诸葛亮,身边帮手是真的不少,真不用跟历史上那样一个人殚精竭虑,生怕手下人做不好事情,啥事儿都要自己决断。真没有这个必要。如今的诸葛亮,作为丞相,只需要做好统筹管理工作就好,下面的人做事是什么分寸,真不需要诸葛亮多担心。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