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5页(1 / 1)

加入书签

('

太多的不利条件放在眼前了,曹休就算想出兵,也需要好好的掂量一下。

但……曹休终究是曹休。

一个是性格上的缺陷,自大狂傲,另一个,则是在关中战事刺激下,曹休也迫切的需要证明自己。

经过再三衡量后,曹休内心的渴望终究还是战胜了自己的理智,他决定……写信。

是的,写信,曹休要给人写信了。

一封,是给自己的好友,镇守许昌的王凌写信,希望他能出借一万兵力给自己,同时提供一部分的粮草军械过来,支撑自己出兵淮南。

另外一封,写给了驻守在彭城的兖州刺史贾逵。

目的,是寻求贾逵的支持,出兵策应,进攻淮南。

有一说一,这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全天下都知道,他曹休跟贾逵是严重不合的。

以曹休的性格,能写信给贾逵服软,请求贾逵出兵策应自己,已经是一件让人大跌眼睛的事情了。

而贾逵,在接到曹休这封信的时候,甚至都怀疑,这是不是东吴鼠辈冒充了曹休的笔迹,想要玩很拙劣的调虎离山之计。

特么这太不科学了,曹休那个自大又缺心眼的货,会给自己写信?!

但是,当贾逵认真的比对了信件的火漆和曹休的私人印章,详细质询了来送信的使者后,贾逵不得不承认——这真的是曹休写给自己的信。

而当贾逵认真的看完了曹休信中的内容后,贾逵也陷入了沉默。

有一说一,初看这份信的开头部分,贾逵是相当嗤之以鼻的……这个曹休,又在不知天高地厚的瞎胡闹了。

如今大魏反攻关中的战事正在关键时刻,洛阳司隶一代,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关中之战上,所有的后勤补给都在往关中倾斜。

这种情况下,咱们边地守将,首先要做的,就是保证边境安宁,尽可能的监视东吴的动向,不要再重蹈五年前的覆辙,引起不必要的两线作战。

虽然大魏实力雄厚,但总是这么两线作战的话,也早晚有被拖垮的一天。

所以,当贾逵看到曹休希望主动在淮南挑起战事的时候,顿时认为是曹休又开始犯老毛病,好大喜功了。

本来不想理这货的,但出于礼貌,贾逵还是坚持着把信给看完了……看完后,贾逵却认为,这次曹休虽然有些欠考虑,但,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

曹休在信中提到了一件事,让贾逵感同身受——东吴这些年的休养生息,操练士卒陆战能力,长此下去,将来必成东境大患。

曹休身处汝南都能感受到的事情,贾逵就在彭城,跟下邳,琅琊,淮南等地接壤,他当然也感受的到,而且对东吴这些年的变化了解,贾逵有更加直观深刻的印象。

确实,不能再继续这么放任东吴发展下去了。

你别看在贾逵的指挥下,彭城如今隐隐有反攻入下邳或者琅琊郡的架势,但贾逵自己心里很清楚,那不过是仗着骑兵的速度优势打出来的战绩而已,真要让他发动一场反攻,夺回下邳或者琅琊郡,贾逵是有心无力。

能在彭城地区保持战略主动,已经是贾逵的极限了。

而且即使如此,贾逵也不知道,自己的这个战略主动,能保持到什么时候去。

下邳郡的陆逊,是一个文武双全之人,不仅用兵颇有章法,治理地方也做的非常的出色,这些年,下邳在陆逊的治理下,慢慢的已经开始恢复民生,重新聚集人口,恢复交通贸易了。

而琅琊郡,那是诸葛瑾的老家,诸葛瑾在这里施政,那可是比陆逊还要容易,他天生能得到琅琊郡世家们的帮助。

诸葛瑾虽然不如他的二弟名气大,但本身的能力却不差多少,尤其是在地方治理方面,一个郡的规模,还难不倒诸葛瑾这样的内政大才。

唯一的短板,大概就是诸葛瑾的军事能力很一般,如果贾逵想的话,是可以从琅琊郡打开局面,一点一点蚕食琅琊郡,给彭城拓展军事空间的。

这一点,其实贾逵也想过,甚至尝试过。

但……诸葛瑾的军事能力确实一般,但他有个族弟,那个叫诸葛诞的家伙,领兵作战水平,可是一点都不低。

贾逵的几次尝试,全都被诸葛诞一一看破,并且给打了回来,闹得贾逵损失千余人,却无法往琅琊郡前进一步。

诸葛氏……人才何其多也!!!

以至于这些年,贾逵也一直很忧心,再这么放纵东吴下去,等到东吴哪天训练好了步卒,又或者是从蜀贼那边弄到了马匹,搞出了骑兵……彭城危矣,兖州也危矣。

因此,虽然贾逵觉得曹休这个时候的主动出击汝南还是有些欠妥,但……真的有主动发起进攻的必要性了。

而且吧,对于曹休这次的作战计划,贾逵觉得吧,也未必没有可行性。

这事儿……贾逵觉得自己没法一个人决定,立刻派人去请中护军蒋济,前来议事。

第797章 贾逵和蒋济

蜀汉第一次北伐的时候,蒋济被曹丕委以重任,带领一万中军精锐支援徐晃,之后就被曹丕任命为中护军,留在彭城参赞东南军机。

后来,随着徐晃,臧霸等人的相继过世,贾逵升任兖州刺史兼彭城守将,蒋济虽然偶尔会被曹丕和曹叡调回中央一段时间,但很快就又会被调回彭城来。

没办法啊,谁让东南边两个战略要地的守将之间,不合闹的是天下皆知呢!!!

这要是中间没有一个黏合剂缓冲一下,天知道东南一旦有战事,会糜烂成什么样!!!

因此,蒋济基本就被固定在了兖州和彭城一带,负责参赞军务。

至于为什么不去汝南呆着……蒋济表示,鬼愿意跟那个志大才疏的混蛋玩意儿交往。

蒋济和曹休的关系,也实在说不上太好,主要原因还是曹休的性格问题。

曹休对自己的救命恩人贾逵都能出口不逊,还没事儿甩锅给贾逵,就这样的人,蒋济怎么可能跟他能合得来。

虽然蒋济晚年犯了点错误,误信了司马老贼,但有一说一,一个狂妄自大,任人唯亲的二世祖,跟一个有能力有功劳,还一直低调行事的三朝老臣,蒋济会在正始之变时选择支持司马懿,也不是什么难以理解的事情。

蒋济也不知道司马老贼掌权后,居然敢明目张胆的违背洛水之誓……那时候他再想反对,已经晚了,司马懿已经彻底掌控朝政了,最后蒋济也只能是郁郁而终。

本质上讲,蒋济还是为人比较正直的那一类文臣,天生跟曹休这种性格的武将合不来,相反,他跟贾逵之间的交流倒是一直不错。

因此,蒋济不是在兖州呆着,就是在彭城……这次碰巧蒋济正好在彭城视察军务,防止东吴犯境,然后就被贾逵逮住,两个人一起商量一下曹休的这次出兵建议。

实话实说,蒋济看到曹休这封信的时候,第一反应其实跟贾逵差不多。

第一是不可置信,第二是觉得曹休又开始异想天开,好大喜功了。

但等到蒋济完全看完曹休这封信的内容后,蒋济也有点不知道该怎么评价了。

异想天开还是有点的,但也不是完全异想天开。

好大喜功多少也有点,但这次的出兵计划,曹休考虑的,还算是比较全面了,并不是没有成功的可能性。

首先第一点,曹休在信中就写明了,即使周鲂断发明志,但曹休表示,自己依然无法完全信任周鲂。

出兵,不仅仅是因为需要遏制东吴的发展,同时,也是想要将计就计,利用周鲂的“投诚”,引兵进入当涂县,建立进攻寿春的跳板。

不管周鲂是不是真心投诚,曹休要进兵当涂县,周鲂是不可能拒绝的。

真心投诚,周鲂需要曹休领兵进入当涂县,帮他抵挡东吴的反扑。

假意投诚,周鲂要取信曹休实施阴谋,当涂县是必须要让出来的,否则的话,接下来的计谋根本没有施展的空间,曹休一看不对劲,可以直接缩回汝南,东吴并没有足够的底气可以直接顺势杀入汝南。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