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1页(1 / 1)
('
但现在,随着张溪到达了巩县,引起了司马懿的警觉后,司马懿觉得,不能继续这么拖下去了。张溪都到了巩县了,谁知道他来的时候,是带了多少荆州军北上的?!虽然荆州各出的魏军细作都没有给出荆州军有异动的情报,但司马懿相信,张溪不可能无缘无故的出现在巩县,必然是有自己的目的的。说不定,张溪和诸葛亮真的找到了避开细作耳目的办法,抽调了一批荆州军精锐北上了呢。而现在司马懿的兵力,守卫虎牢关倒是不用太担心,但为了将来的反攻洛阳的战略考虑,现在司马懿还不能主动跟巩县的蜀贼开战,以免打草惊蛇,破坏了整个战略的实施。在不能主动出击,同时还需要探听蜀贼虚实的前提下,司马懿想到了一个办法。他命人把东吴军会进攻荆州的消息写在绢布上,命斥候游骑出去打探情况的时候,射箭交给蜀贼的斥候游骑。如果张溪在得知这个消息之后,选择主动撤兵,那就说明蜀贼如今并没有做好先发制人的准备,大魏还有时间集结兵力,进行反攻洛阳的战略。如果张溪在得知消息后不仅没有撤军,反而是主动对虎狼关发起进攻,那就说明蜀贼已经有了一整套先发制人的战略了,张溪也一定是带了大量的荆州军来援,想要尽快攻破虎牢关后,再回援荆州。这样的话,那司马懿只能是冒险让贾逵尽快从兖州集结兵力,过来支援自己了,什么反攻洛阳的战略,得等到打退蜀贼这次进攻再说。至于这么做,会不会暴露东吴军的行动计划……这关他司马懿什么事儿?!司马懿提前泄露东吴军的作战计划,本身就带着希望利用这个消息,逼迫张溪回军防卫荆州的想法的,能成功不是更好?!而这封书信,最后也确实到了张溪的手里。对于这封书信的真实性,张溪根本不做怀疑……就东吴那个德行,跟曹魏结盟后,要是不打荆州的主意,那才是怪事。而这封书信最大的意义,就是告诉了张溪如今东吴军还在淮南撤军的过程中,那么也就代表着,东吴要进攻荆州,至少还需要一到两个月的准备时间。至于曹魏为什么要告诉张溪这些事情……其实也不奇怪。历史上的襄樊之战,曹操在派人去跟东吴结盟后,转头就把东吴要偷袭荆州的事儿,派人射到了关羽的营地内。这么做的目的,除了夹杂了一些曹操的私心外,更重要的,是在关羽军中散步不安定的因素,造成军心混乱,从而逼迫关羽撤军回援江陵。这个时空,因为关羽打的太快了,关羽水淹七军的时候,曹操才刚刚从汉中撤兵,而等到曹操派人去跟东吴结盟,东吴还没有出兵偷袭的时候,关羽就已经攻下了樊城,全据襄樊防御体系。曹操根本来不及搞这种小伎俩。现在好了,司马懿替曹操补上了这一计。但问题是……张溪真的是来探亲的,不是带兵来攻打虎牢关的,所以司马懿这一计根本没有任何效果。跟虎牢关对峙的汉军,是大汉北军精锐,根本不是荆州兵,荆州是否有失,除了能让张溪多想一下外,根本不会影响到任何军心士气,也不可能直接撤兵。同时,司马懿这么做,也让张溪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现在这个时候,曹魏还没有完全做好反攻洛阳的准备。如果真的做好了一切准备,司马懿静待时日,寻找机会发动进攻就好,没必要故意透漏东吴军的行动节奏。换句话说,司马懿不仅误判了自己的来意,同时这个老狐狸,自己心理也没底。有一说一,如果张溪真的是带着精锐的荆州军来巩县支援的话,他现在回立刻发动进攻,强攻虎牢关。就算打不下虎牢关,破坏魏军的战略布局也是好的。但可惜,张溪也确实没有带兵来巩县,甚至,大汉也同样需要时间来抽调各地兵力,支援洛阳防御。所以,张溪略微的思考了一下,当下命人把自己的大纛赶制出来,交给邓艾,立于营中虚张声势,但,不要主动发动进攻,继续就地僵持。不进不退,但虚张声势……让那个司马老狐狸去猜吧,看看能不能猜到自己来巩县的目的是什么。至于邓艾提议的,要不要让麾下士卒夜间出城,明日一早打荆州军旗号入城,虚张声势……张溪想了一下,还是算了。这么做,虽然也可以打乱曹魏的战略部署,但问题是,也有引发曹魏仓促起兵,提前反攻洛阳的可能……现在洛阳也没有准备好应战,还是不要过分刺激那个老狐狸。张溪做完这些以后,立刻启程,带着儿子儿媳妇返回洛阳……书信也不等了,直接交给邓艾自己看就是了,如今到底还是战事要紧。回到洛阳后,张溪把司马懿射箭投书的事情一说,诸葛亮顿时眉头紧皱。“元长差矣……虚设旗帜确为好计,但若辅以主动进攻,司马懿必然中计,全力防守虎牢关,不敢轻出。”诸葛亮微微摇头,说道,“可如今,军中空有元长旗号,却又按兵不动……虽可瞒司马懿一时,恐瞒不过几日也。”张溪一听这话,也是楞了一下,然后才摇头苦笑,说道,“虽如此,然洛阳空虚,溪不敢如此冒险尔。”诸葛亮听了张溪的解释后,想了一下,也是点点头。这么用谋,倒也符合张溪这个人的用兵风格。只是,大概率是瞒不过司马懿几天的,接下来司马懿会不会做出一些试探性的进攻,也就不好说了。因此,诸葛亮想了一下,对张溪说道,“如此,元长速回荆州,调南阳兵入洛,迟恐误事。”做好完全的准备吧。第988章 战备因为张溪的一番瞎操作,导致洛阳地区有提前开打的可能,为此,张溪也不能在洛阳久待了,必须立刻赶回荆州去,一边布防防备东吴,一边立刻调南阳兵北上支援洛阳。调兵的事情好解决,张溪在路过南阳的时候,跟徐庶见了个面,谈了一次。都是聪明人,只要跟徐庶说清楚现在的基本情况,徐庶自己就能明白,北上支援洛阳的重要性。只是,这里面还有几个小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徐庶没有提前准备。从召集各县郡兵到宛城汇合,到准备北上粮草军械,再到领兵抵达洛阳,这最快都需要一个月的时间……这一个月的时间里,洛阳有变的话,他徐庶再有本事,也不可能立刻抵达。这个问题……张溪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只能是让徐庶尽快做好准备,尽早北上。而且以诸葛亮之能,应该还不至于在一个月的时间内,就被曹魏彻底击破,导致洛阳失守吧……徐庶一听张溪这么解释,就知道第一个问题无解,除了自己尽快协调好各种准备工作外,没有其他的办法。那么,第二个问题——徐庶领兵去了洛阳的话,谁来守卫南阳。徐庶手底下也没人可用啊。南阳郡打下来快三年了,但南阳郡兵的组建,却是刚刚完成的……之前驻守在南阳的,不是大汉北军,就是襄阳郡兵,各有归属。因此,等这些各有归属的军队离开南阳后,新组建的南阳郡兵就完全是一支新军,军中裨将校尉倒是不缺,但有领军留守能力的将军,那是一个都没有。不,应该说还是有一个的,那就是张嶷。但问题是,张嶷必须守着襄城不能动,否则无法有效压制颍川郡的魏军……你把他调回来守南阳倒是行,可你又让谁去守襄城呢。而且没有将军也就算了,毕竟将军严格说起来,只负责军务……可南阳郡重归大汉都三年了,一直到现在,还没有正式任命的太守呢。你就算不给我一个将军,给我能拥有统筹全局能力的太守也行啊!!!这个问题,张溪也尴尬啊……他这个荆州牧,有调动军队的权利,但是没有官员任免的权利啊,这事儿当初上任之前,就说好了的。 ', ' ') ↑返回顶部↑